经历体

作品数:77被引量:115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陈前瑞罗荣华王继红宋玉柱邢向东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宜春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经历体“过_(2)”与可还原性被引量:1
《世界汉语教学》2023年第2期209-221,共13页陆方喆 朱斌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汉语语体类型与体标记的选择和制约关系研究”(编号:20CYY033)的阶段性成果。
以往研究把体标记“过”的语法意义概括为“终结性”“可重复性”和“不连续性”等多个特征。文章提出“过”表达的动作或状态具有“可还原性”特征。所谓“可还原性”是指动作或状态变化后可恢复至与变化前相似的状态,即可构成“非X→...
关键词:变化 可还原性 “过” 体标记 
江苏盐城方言特殊“过”字句的类型及成因
《现代语文》2023年第4期56-60,共5页蔡华祥 赵铭敏 
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江苏方言体标记的共时分布及历时演变研究”(2020SJZDA010);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长江下游沿岸方言体标记的共时分布及历时演变研究”(JUSRP2001ZD)。
江苏盐城方言体助词“过”的使用频率很高,也颇具地域特色。首先是对含有经历体意义的“过”字句进行考察,如“V+过_(2)+O+过_(3)”“V+O+过_(2)”“V+过_(2)+O_(1)+把给+过_(22)+O_(2)+过_(3)”“把给+过_(2)+O_(1)+过_(22)+O_(2)+过_...
关键词:盐城方言 “过”字句 经历体 
新乡方言的完结体标记“罢”及其语法化路径——兼论完结>经历的扩展
《语言研究集刊》2022年第1期262-279,406,共19页景高娃 
浙江省教育厅科研项目“汉语经历体的语法化研究”(项目编号Y202045508);第66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汉语完成范畴标记研究”(项目编号2019M660921);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汉语方言语法特征语料库建设”(项目编号19AYY00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在近代汉语中,“罢”发展出了完结体的用法,这一用法在现代汉语普通话中已经不常使用,但是保留在河南新乡方言中,并继续发展。与近代汉语的“罢”相比,新乡方言的“罢”在表达完结时可以用在动补结构或形容词后,也发展出了表达经历的用...
关键词: 新乡方言 完结体 经历体 语法化 
《汉语体标记语法化的类型研究》出版
《语文研究》2022年第2期4-4,共1页本刊讯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陈前瑞教授所著《汉语体标记语法化的类型研究》于2021年12月由商务印书馆出版,该书是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项目资助成果。全书31万字,按照类型学的思路集中分析古今汉语完成体的多功能性及其演变过程。全书主体...
关键词:语法化 中国人民大学 语体标记 经历体 多功能性 古今汉语 基金项目资助 科学研究 
也说“曾经”
《高等日语教育》2021年第2期1-17,162,共18页徐晶凝 
本文以中日对译语料库和媒体语言语料库作为研究依据,对时间副词"曾经"的语篇分布进行了细致观察,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曾经"的语法地位。研究认为,在时间的三元结构框架下讨论"曾经"的语法属性需要谨慎。"曾经"的主要作用在于语篇的连贯...
关键词:句法分布 语篇连贯 语法属性 过去时 经历体 
经典汉语语法专著体范畴回顾及创新性体貌系统推介被引量:1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21年第5期80-92,共13页丁崇明 荣晶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类型学视角下的云南方言语法研究”的阶段性成果(16BYY050)。
简要回顾了20世纪到21世纪的语法专著对体范畴体系的描写。最初几部大家的现代汉语语法著作提出了自己的体范畴系统,但20世纪中期的语法著作淡化对体的描写,20世纪末期体的研究逐渐热起来,服务于对外汉语教学的几部语法专著把动态作为...
关键词:体范畴 完成体 已然体 进行体 持续体 经历体 
经历体助词“过”的产生年代及来源研究述评被引量:2
《现代语文》2021年第9期35-39,共5页赵怡 蔡华祥 
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江苏方言体标记的共时分布及历时演变研究”(2020SJZDA010);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文脉专项项目“吴方言史”(19WMB084);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长江下游沿岸方言体标记的共时分布及历时演变研究”(JUSRP2001ZD);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苏皖鄂赣江淮官话与周边方言的接触与演变研究及数据库建设”(19ZDA307)。
汉语经历体助词“过”是何时产生和如何产生的,学界还没有定论。关于它的产生年代,主要有六朝、唐代、宋代三种观点,其中,“宋代说”更具有说服力。关于它的产生过程,现存观点主要分为两派。多数学者持单一语法化路径的“过1”说,杨永...
关键词:经历体 “过_(2)” 产生年代 来源 争议原因 
浅析布依语经历体及其体助词
《山海经》2020年第13期0016-0017,共2页王建良 
经历体是布依语动词体范畴中的一种,布依语动词的体范畴是通过动词加虚词的形式来实现的,即动词后接体助词才能准确表达。
关键词:经历体 体助词 语法化 
从副词“尝”的多功能性看上古汉语的经历体与过去时
《学术研究》2020年第4期169-176,共8页焦一和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上古汉语体信息表达方式系统研究”(19CYY032)的阶段性成果。
上古汉语时间副词“尝”可表达“典型的经历体”“泛化的经历体”“过去时”三种时体意义。“尝”表达经历体的功能与表达过去时的功能之间存在演化关系,且后者相对弱势。“尝”的多功能性体现出上古汉语经历体与过去时之间的关联,在肯...
关键词: 上古汉语 经历体 过去时 
汉语时间性量化词“过”:从约鲁巴语中的“Rí”分析
《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19年第4期170-172,共3页语嫣 
约鲁巴语中的“Rí”因为在句子成分的语法位置而被学界归为动词词尾,经常出现在动词后或其修饰动词的宾语后,与汉语中表经历体“过”有很多相同之处,如:都用在动词后表示经历体、都有非延续性、都有重现限制、都具有时间顺序的折断能...
关键词:guoexp ríexp 经历体 篇章表述结构 时间量化词 时间参考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