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济权利

作品数:67被引量:92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孔繁华张冉何红锋张晓晓王铁玲更多>>
相关机构:华南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西南政法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一起办公桌椅及家具政府采购项目质疑案件的答复处理及启示
《中国政府采购》2024年第3期50-54,共5页玉晨 
本文通过分析一起单位办公桌椅及家具政府采购项目质疑案件的答复处理,提出,一方面,代理机构需提高从业人员专业能力水平,规范编制采购文件;另一方面,需规范处理和答复质疑,依法合规有效化解采购争议。质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
关键词:政府采购项目 采购文件 办公桌椅 救济权利 采购过程 《政府采购法》 代理机构 规范处理 
面对处罚你会行使救济权利吗
《中国道路运输》2023年第5期42-43,共2页商新华 
当事人对行政执法机关执法人员开展执法工作依法享有法律规定的救济权利,在行使这些救济权利时,需要依法依规,实事求是,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和后果。
关键词:救济权利 法律责任 实事求是 行政执法机关 依法依规 执法人员 行使 当事人 
如何破解冒名婚姻困局
《方圆》2023年第6期24-29,共6页郭洪平 
自《关于妥善处理以冒名顶替或者弄虚作假的方式办理婚姻登记问题的指导意见》出台一年多来,“两高两部”各司其职,加强衔接,强化通力协作,坚持依法纠错、救济权利,主动化解矛盾纠纷,推动了冒名作假婚姻“存量”的处理,解决了一批冒名...
关键词:婚姻纠纷 冒名 救济权利 依法纠错 婚姻登记 作假 各司其职 
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一案两书”司法应对——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一)》中“同一仲裁裁决”认定为切入点
《中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2022年第7期51-52,共2页邱琳 郭纯 
“一案两书”问题的由来《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办案规则》(以下简称《办案规则》)第五十条第四款规定:“仲裁庭裁决案件时,裁决内容同时涉及终局裁决和非终局裁决的,应当分别制作裁决书,并告知当事人相应的救济权利。”之后有关地方性规定...
关键词:终局裁决 劳动争议案件 仲裁裁决 劳动人事争议仲裁 仲裁庭 司法应对 裁决书 救济权利 
完善刑事涉财产执行救济制度的建议
《当代检察官》2021年第12期31-35,共5页刘荣荣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对司法活动的监督畅通司法救济渠道,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因此,我们有必要建立健全刑事涉财产执行救济制度体系。进一步加强对执行行为进行依法有效的监督,以更好地保障当事人、利害关系人、案外...
关键词:利害关系人 民事执行 救济渠道 案外人 立法与司法 执行救济制度 救济权利 法人和其他组织 
生产安全事故调查报告的可诉性探究
《法制博览(名家讲坛、经典杂文)》2021年第33期163-165,共3页徐蓉 
生产安全事故调查报告定性问题是目前法学界的真空地带,法院受理案件不畅使得司法救济也因之无法实现。事故调查报告结果是行为人承担法律责任的前提与依据,而司法救济直接影响的是相对人的人身与财产性权益,这种权利救济不能与传统"无...
关键词:生产安全事故调查报告 救济权利 可诉性 
可上诉但未上诉民事案件再审审查的审视与反思被引量:2
《人民司法》2021年第16期F0003-F0003,共1页贺世辉 冯康 丁玉龙 
“不打二审打再审”是指当事人对可上诉的民事案件,不选择上诉的途径救济权利,而是待判决生效后申请再审。近年来,民事再审审查案件受理数逐年递增,尤其对一审生效案件申请再审的比例剧增。实践中,可以将此类问题产生的原因分为正当理...
关键词:申请再审 民事案件 案件受理 正当理由 救济权利 上诉 再审审查 二审 
农村信用合作社的股权可以质押
《人民司法》2021年第11期55-59,共5页庄蓥超 
【裁判要旨】判断其他财产权利是否属于可以质押的权利,应当考察其是否具有可质押的权利特点。在实现担保物权特别程序中,可举行听证,着重审查担保是否成立及实现担保物权的条件是否成就。对利害关系人不服裁决结果,赋予复议的救济权利。
关键词:利害关系人 实现担保物权 质押 农村信用合作社 救济权利 裁判要旨 财产权利 裁决结果 
贪污款物是否属于特定款物的认定
《公民与法(审判版)》2020年第10期44-45,共2页仲伟丽 
裁判要旨行为人利用职务便利,通过伪造虚假的申报材料,经区、市、省级民政部门审批,使不符合申请伤残抚恤金条件的人领取伤残抚恤金,骗取国家财产,但未影响到其他伤残人员得到应有的救济权利,此种情况下,行为人的主观恶性及社会危害性...
关键词:民政部门 主观恶性 特定款物 救济权利 利用职务便利 裁判要旨 贪污 社会危害性 
刍议运用不安抗辩权维护企业合法权益
《混凝土世界》2020年第7期92-95,共4页杜文彬 
依法成立的合同,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均有义务积极履行,但在履行过程中,发生合同当事人权利义务可能失衡的情况下,从维护公平正义、促进交易和保障安全角度,法律赋予了合同一方当事人救济权利,不安抗辩权即是该权利之一。不...
关键词:不安抗辩权 履行合同义务 双务合同 先履行抗辩权 履行义务 企业合法权益 合同当事人 救济权利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