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赎精神

作品数:19被引量:16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更多>>
相关作者:崔斌箴周仲谋胡沛萍李晓庆李寒波更多>>
相关机构:复旦大学上海大学兰州大学西藏民族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剑南文学(经典阅读)(上)》《电影艺术》《文化学刊》《作家》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戈达尔《电影史》的图像政治、救赎精神与影像诗学
《电影艺术》2024年第3期27-35,共9页程艺 
2022年度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后期资助课题“历史与影像——戈达尔影像政治性研究”(项目编号23HQZZ23YB)阶段性成果。
“图像将在复活时刻到来”,意指戈达尔在《电影史》中通过重新聚焦欧洲文化、艺术作品来复兴欧洲整体的“精神性”和新历史;通过拼接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片段来完成电影在历史中的“未竟之业”;这些被蒙太奇复活的图像时刻和被救赎的...
关键词:让-吕克·戈达尔 《电影史》 欧洲艺术 影像诗学 
瓦格纳歌剧《罗恩格林》“救赎”主题研究
《黄河之声》2021年第9期34-37,共4页宋云梦 
《罗恩格林》是瓦格纳三部浪漫歌剧中的最后一部,在歌剧内容的表达上带有鲜明的“救赎”精神,这与前两部歌剧是有所区别的。瓦格纳在歌剧音乐中塑造了“圣杯骑士”的人物形象,并表现出“救赎”主义精神。文章以精神史视域下的“救赎”...
关键词:《罗恩格林》 瓦格纳歌剧 脚本 “救赎”精神 美学价值内涵 
救赎精神的隐喻表达——交响曲《画家马蒂斯》音乐寓意解读
《北方音乐》2020年第6期72-74,共3页王睿 袁利军(指导) 
20世纪,德国音乐家欣德米特从马蒂斯的人生境遇中受到了对当前困境的启发,从而创作交响曲《画家马蒂斯》和同名歌剧。在交响曲《画家马蒂斯》中,欣德米特延续格吕内瓦尔德·马蒂斯德画中的宗教救赎精神从而达到普世救赎的目的。在歌剧...
关键词:保罗·欣德米特格 格吕内瓦尔德·马蒂斯 救赎 隐喻 
带有救赎精神的一种现代绘画
《鸭绿江》2019年第4期44-46,共3页岛子 
关于《艺术何为》,我们把它称为是“自我写作”,它的特点具有实践化和体验式的一种个人自我认知,都是讨论、记述自己的艺术。读马克·罗斯科的《艺术何为》和《艺术家的真实》这两本书,可以把马克·罗斯科作为一位思者。我认为伟大的艺...
关键词:精神 体验式 思者 艺术 绘画 个人 两本书 艺术家 
弋舟中篇小说中的救赎精神
《文化学刊》2017年第10期63-64,共2页李妍 李晓禺 
2015年度甘肃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自筹经费项目"甘肃当代少数民族作家群研究"(项目编号:2015B-023)的阶段性成果
本文深入分析了甘肃当代著名作家弋舟中篇小说中的救赎精神,首先总结了其作品所展现的现代人不同个体的焦灼不安、迷茫不定、空虚寂寞及欲望萌动的生存状态;其次阐述了作者多角度透视人性在不断滑向黑暗的同时又奋力向上挣扎的态势,并...
关键词:弋舟 中篇小说 救赎精神 
蕴藏在严歌苓小说中的女性世界探索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7年第12期204-205,共2页贾利博 穆阳 
提起当代享誉世界文坛的华人女性作家,不得不提到严歌苓,她创作了很多经典、熟悉、令人钦佩的女性人物,形形色色女性的心理活动、生存状态跃然纸上,让读者过目不忘。很多学者在分析严歌苓塑造的女性人物之后,发现了她的作品中从精神层...
关键词:严歌苓 女性小说 救赎精神 
深入时代幽微处的敏感书写——弋舟小说简论被引量:5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6年第6期95-97,共3页周仲谋 
作为一位有责任感的作家,弋舟以深入时代幽微处的敏感书写,揭示和呈现当下城市生存的内在实质,批判社会转型中人性的自私卑劣,以及知识分子的精神堕落,表达出对时代的沉重忧思。在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上,弋舟小说往往从一个概念或者哲学...
关键词:弋舟小说 时代 人性批判 救赎精神 
作家的担当意识与文学的苦难救赎——《祭语风中》访谈被引量:4
《阿来研究》2016年第1期117-125,共9页胡沛萍 次仁罗布 
2015年,《芳草》第3期刊载了著名作家次仁罗布的长篇小说《祭语风中》。之后,该小说由中国出版集团中译出版社于2015年8月发行单行本,随后在中国文学界引起了巨大反响。次仁罗布是一位对创作抱有严肃、神圣态度的作家,可以说,这部小说...
关键词:著名作家 救赎精神 文学界 苦难 中国出版集团 民族文化心理 长篇小说 意识 
漫步课外撷英采华 收获课内百酿成蜜
《语文天地》2015年第4期45-47,共3页荣雪飞 
语文,原本是一个妙趣横生、天生浪漫的名词;语文,原本是一门博大精深、包罗万象的学科;语文,原本是一剂救赎精神、护佑灵魂的良药。然而,在冰冷板滞的应试背景下,语文却成了陪衬,成了替补,在学生的拼拼凑凑、读读背背、东拉西扯、生搬...
关键词:语文学习 课外 课内 救赎精神 语文素养 原本 学科 应试 
马克思的革命及其救赎精神
《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3年第1期48-50,92,共4页陈开华 
本文由马克思哲学革命的思想入手,逐步分析其人类解放的思想,其中的关键是马克思重新确立新的最高主体——无产阶级,而新主体变更是以反讽之方式扬弃西方传统救赎精神。
关键词:革命 解放 主体 反讽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