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灾制度

作品数:37被引量:93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李军赵晓华张明爱蔡勤禹熊贵彬更多>>
相关机构:山西大学中国农业大学陕西师范大学中国政法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成都行政学院学报》《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学术月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北魏中后期抗灾救灾情况梳理
《炎黄地理》2023年第12期1-3,共3页白星昱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青年项目“北魏中后期抗灾救灾研究”(项目编号:2023-Q09)。
北魏中后期自然灾害频发,主要是由自然原因和社会原因共同造成的。主要灾害包括水灾、旱灾、蝗灾、地震、冰冻等,灾害发生之后也引发了各种社会危机,政局动荡。现主要探讨灾害发生之后北魏政府施行的一系列抗灾救灾措施,包括赈恤、蠲免...
关键词:政局动荡 兴修水利 救灾制度 抗灾救灾 自然灾害 北魏 政治史 巩固统治 
明代灾荒视野下的群体行为与国家治理
《理论观察》2023年第6期119-122,共4页王金鹏 
明代自然灾害不仅发生数量之多、地域分布之广,而且越往后期呈现越严重的发展趋势,对明代的政治、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本文从新的角度出发,通过与明代灾荒息息相关的灾民、士绅地主、官员三个群体中的一些行为,来论述国家治...
关键词:明代灾荒 灾民 救灾制度 
清代救灾制度趋于严整
《历史评论》2023年第2期105-105,共1页赵晓华 
作为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吸纳历代经验,救灾制度严整,主要包括报灾、勘灾、筹赈、赈灾、善后等方面,基本覆盖整个救灾过程。报灾是救灾启动的首要程序。勘灾,即由地方官勘察受灾程度,确定成灾分数。清代的筹赈方式,包括朝廷调拨、省...
关键词:救灾制度 受灾程度 清前期 勘灾 地方官 
唐代税收制度的财富再分配效应研究
《唐史论丛》2022年第1期3-22,共20页卢厚杰 陈蓉婧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收入分配与市场研究(7—19世纪)”(项目编号:19BJL001);山西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唐代贫富分化问题与国家治理研究”(项目编号:2019W081)资助成果
一、问题的提出孔子曰:“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1]儒家所秉持的相对平均财富占有的思想成为中国古代的治国理念之一[2]。这一理念落实到制度构建层面,表现为土地制度(尤其是均田制)、救灾制度和赈恤制度等,此类制度体系竭力调...
关键词:税收制度 看得见的手 再分配效应 财富再分配 均田制 治国理念 救灾制度 制度构建 
踔厉奋发蹚新路 高掌远跖谋新篇——梅州市扎实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
《广东安全生产》2022年第5期20-21,共2页温勇登 
作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急管理一头连着社会“安全指数”,一头连着千家万户“幸福指数”。为有效应对各类突发事件,在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救灾制度优势的同时,必须扎实推进基层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筑...
关键词:安全指数 应急管理 救灾制度 幸福指数 有效应对 体系和能力 梅州市 突发事件 
新时代中国救灾制度的优越性——以2020年山东援助湖北抗击疫情为例
《时代人物》2022年第2期42-44,共3页石镇 孙誉真 魏紫潭 王佳冉 刘高元 
2020年武汉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短时间之内迅速席卷湖北,进而蔓延到全国。中央政府及时做出反应,拉开了全国疫情阻击战,全民防控的人民战争。山东各界在对本次新冠肺炎疫情的重灾区——湖北省的援助行动中表现突出,为打赢这场疫情防...
关键词:新冠疫情 救灾制度 防控 政府 民间组织 
观念、制度与资源利用——近代华北代食品研究被引量:1
《云南社会科学》2021年第4期155-167,188,共14页胡英泽 赵慧斌 
人与食物的关系是人类与自然生态关系的衍生物。明清时期,受区域社会资源禀赋的影响,华北地区贫民素有“糠菜半年粮”的饮食传统与食物观念。特别是在发生灾荒后,民众会食用平时不常吃的一些动植物。缺少这种饮食传统的地方则会将之视...
关键词:灾荒 代食品 资源利用 救灾制度:抗战时期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防灾减灾救灾实践
《中国减灾》2021年第13期12-15,共4页唐晓辉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中央十分重视抗灾救灾工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逐步完善救灾制度、建立相关机构,形成了与当时国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灾害认识水平相适应的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和救灾模式。与此同时,一系列蓄洪水利工程修建完...
关键词:防灾减灾救灾 社会发展水平 救灾制度 地震科学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救灾模式 认识水平 
古今救灾制度的差距与变迁--专访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副所长夏明方教授
《书摘》2020年第11期57-60,共4页阳敏 
清朝的救灾制度是亮点《南风窗》(以下简称《南》):在没有发达的资讯和信息传递网络的年代,是怎样应对灾情、统计灾情的呢?夏明方(以下简称夏):灾情上报制度至少从秦代开始就有了,清代更加完备。比如某一个地方闹了灾,地方官必须在45天...
关键词:救灾制度 《南风窗》 中国人民大学 副所长 明方 信息传递网络 地方官 
清代救灾制度为何效果显著被引量:1
《人民论坛》2020年第1期142-144,共3页赵晓华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项目攻关项目“近代救灾法律文献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18JZD024)的阶段性成果
清朝吸纳历代经验,建立了系统完备的救灾制度,其内容主要包括报灾、勘灾、筹赈、赈灾、善后等多个方面,基本覆盖整个救灾过程。清朝将救灾责任法律化,救灾立法体系严整灵活,从而确保救灾制度有效运行。清代救灾制度建设与王朝活动同步进...
关键词:清朝 救灾制度 荒政 救灾立法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