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说

作品数:166被引量:134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黄应全舒也刁俊瑗赖大仁王文戈更多>>
相关机构:安徽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中国话剧艺术生产过程中“距离说”的应用——以话剧《青蛇》为例
《文学艺术周刊》2024年第21期44-46,共3页李诗钰 
“距离说”是西方美学理论之一,由英国美学家爱德华·布洛在1912年发表的《作为艺术的一个要素与美学原理的“心理距离”》一文中提出,“距离”概念是爱德华·布洛美学理论的核心。以“距离说”为关键词搜索,戏剧影视类相关论文只有9篇...
关键词:文献分布 心理距离 关键词搜索 话剧艺术 戏剧影视 美学理论 戏剧艺术 学科分类 
电视剧《步步惊心》中的悲剧意识
《今古文创》2023年第39期86-88,共3页张晨洁 
电视剧《步步惊心》虽然是一部网络小说改编的穿越剧,但是自2011年开播以来一直拥有较高热度,且被讨论的问题大多都比较深刻。重观《步步惊心》,揭示其中的悲剧意识,呈现穿越视角下的恐惧与怜悯,展现人物行为推动下的悲剧命运,可以引起...
关键词:《步步惊心》 悲剧意识 心理距离说 
“距离”美学中国化早期的批评实践——李长之的《鲁迅批判》被引量:1
《贵州社会科学》2023年第2期52-58,共7页刘绍瑾 孟易桦 
李长之的《鲁迅批判》以“距离”为核心观念对鲁迅性格中的诗人特质与其创作中的“纯艺术”作品做了精彩的阐发和论析,是“距离”美学思想应用于实际批评的最初尝试。分析《鲁迅批判》中体现出来的“距离”美学思想,不仅对研究基础极为...
关键词:李长之 距离说 鲁迅 批评实践 
设计的时空感被引量:1
《艺术与设计(理论版)》2022年第11期37-39,共3页胡汉华 
要刻意“远离”客观创作对象,通过设计作品的“空白点”,交织好作品中的“显性因素”和“隐形因素”,从而形成设计的时空感。
关键词:距离说 空白点 时空感 显性 隐形 
文学作品中布洛“心理距离说”效果分析被引量:2
《文化产业》2022年第30期55-57,共3页白玫 
“心理距离说”表达了美学研究的一种心理学转向,其站在新颖独特的角度展开美学研究。不同于传统研究观点,“心理距离说”是指人们在鉴赏文学作品时感受到的距离并不是客观的、实际可以测量的空间距离,更多的是存在于人们主观世界中的,...
关键词:心理距离说 文学作品 主观世界 布洛 心理学 新颖独特 空间距离 美学研究 
态度论、经验论还是趣味论?——乔治·迪基对“何谓审美”问题的探索
《复印报刊资料(美学)》2022年第1期88-96,共9页黄应全 
乔治·迪基除了提出著名的体制论艺术定义,还对“何谓审美”问题做了很多研究,这些研究大体可分为两个方面。迪基以心理距离说、无功利注意说为代表,否定审美态度论。他把审美态度论所讲的距离现象、功利或非功利现象解释为注意力集中...
关键词:心理距离说 审美态度 审美经验论 迪基 艺术定义 主观论 比尔斯 无功利 
态度论、经验论还是趣味论?——乔治·迪基对“何谓审美”问题的探索被引量:1
《文艺研究》2021年第11期20-31,共12页黄应全 
乔治·迪基除了提出著名的体制论艺术定义,还对"何谓审美"问题做了很多研究,这些研究大体可分为两个方面。迪基以心理距离说、无功利注意说为代表,否定审美态度论。他把审美态度论所讲的距离现象、功利或非功利现象解释为注意力集中问...
关键词:心理距离说 审美态度 审美经验论 迪基 艺术定义 主观论 比尔斯 无功利 
“虚静”论与“审美距离”说之比较
《明日风尚(下旬)》2021年第8期137-140,共4页董雅琪 周勇 
宿州学院校级重点学科(2019xjzdxk3)。
在中、西美学理论中,“虚静”论与“审美距离”说是一对较为接近的理论范畴,一直以来,就二者本质内涵的探讨和二者之间的比较前人学者也有较多卓越的论述。 其中,审美态度上的“超功利性”是二者共同的特点,而围绕二者是否为等同的美学...
关键词:虚静论 审美心理 审美距离 审美超功利 
距离“说走就走”的国际旅行还有多远?
《中外文化交流》2021年第6期72-74,共3页张清 张美伦 
人类在漫长发展史中,一次次战胜艰难险阻后继续前行的事实,特别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的中国,短期内迅速控制疫情,最早实现复工复产,成为2020年唯一经济正增长主要经济体的事实证明,不管新冠肺炎病毒如何变异和持续,人类终将走出这场全球...
关键词:人口大国 全球危机 国际旅行 主要经济体 发展史 
心理距离说与舞蹈形象的关系——以古典芭蕾版和现代芭蕾版《天鹅湖》为例
《大众文艺(学术版)》2021年第5期119-120,共2页马楚越 
舞蹈是抽象与具象的结合,舞蹈是感性经验与理性经验的碰撞。文章以美学理论"心理距离说"为理论几点试分析舞蹈形象的塑造以及内涵表达,通过心理学的角度更深层次的强调舞蹈形象之于舞蹈艺术的重要性。
关键词:心理距离说 舞蹈形象 心理空间 艺术想象 力效 意象 共同美 共同美感 《天鹅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