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府制

作品数:41被引量:83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丁立军李慧王希隆齐清顺赵云田更多>>
相关机构:伊犁师范学院宁夏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陕西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新华文摘》《东北史地》《现代妇女(理论前沿)》《新疆农垦经济》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黑龙江省研究生创新科研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从行省制到军府制:乾隆朝治理新疆之策略转变再研究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25年第1期108-119,215,共13页王科杰 
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项目“汉满蒙文史料档案与清代西域丝绸之路研究”(24VJXG020)的阶段性成果。
乾隆二十四年末南疆底定后,清朝为应对地方治理及驻兵屯田所带来的挑战,拟定在新疆逐步推行行省制。然而到乾隆二十五年二月,随着阿桂由阿克苏北上伊犁屯驻,清朝对新疆的统治策略由行省制改为军府制。这一转变是在阿桂的影响下,乾隆朝...
关键词:行省制 军府制 乾隆皇帝 阿桂 新疆 
新疆军府制的创立、发展与深化
《新华文摘》2025年第1期63-67,共5页王希隆 
新疆古称西域,早在先秦时期,丝绸西传,玉石东来,中原即已与西域保持着密切联系。宣帝神爵二年(前60),西汉王朝设立西域都护,开府于乌垒城(今新疆轮台县境内),管辖治理天山南北地区。我国大一统中央政府管辖治理新疆,迄今已历两千余年。
关键词:西域都护 西汉王朝 天山南北 新疆轮台县 大一统 
新疆军府制的创立、发展与深化——以西汉、唐、清三朝为中心
《西域研究》2024年第4期1-16,167,共17页王希隆 
西汉创立的西域都护府制,是一种以军统政、军政合一的军府制,此制对后世影响深远。唐朝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创新,改西域都护为安西都护,改一都护府制为安西、北庭两都护府制,不仅传承都护之内涵,且治理目标更为明确,制度体系更为完备...
关键词:军府制 西域都护府 安西都护府 北庭都护府 伊犁将军 
清代乌鲁木齐都统述论——兼论清代新疆两军府制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24年第4期74-86,218,219,共15页王希隆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清朝驱准保藏与治边安边政策调整研究”(23CZS04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清朝统一新疆后,传承与发展汉唐军府管理体制,设伊犁将军总统天山南北。伊犁将军与参赞大臣组合制是清朝军府制的基本结构,乾隆三十八年乌鲁木齐都统的设立则是对这一基本结构的完善。都统的设立是出于乌鲁木齐军政区处于双重管辖事权...
关键词:清朝 新疆 乌鲁木齐都统 两军府制 
边疆记忆视域下清代新疆治理文献体系构建研究
《中国档案研究》2024年第1期193-206,共14页华林 何爽 卢思雨 
教育部重大招标项目“元明清时期中国边疆治理文献整理与数据库建设研究”(项目批准号:21JZD042)阶段性成果
清代经过康熙、雍正、乾隆三代数十年的努力,至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最终平定了准噶尔政权和大小和卓叛乱,重新将新疆置于中央政府的直接治理之下。清朝统一新疆后,借鉴和继承历史经验,制定了灵活多样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民族、...
关键词:《回疆则例》 行省制 协饷 分而治之 军府制 雍正 准噶尔 新疆治理 
清前期吐鲁番“土流并治”回众管理模式的形成被引量:5
《清史研究》2021年第4期134-142,共9页王启明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经费专项资金特别支持项目“清代回疆换防八旗满文档案的翻译整理与研究”(19SZTZ02)阶段成果。
文章利用军机处满文录副奏折等档案,首先考证出乾隆二十六年清廷设置小伯克的吐鲁番回迁威鲁堡回众及原莽噶里克属众分别于乾隆二十八年及三十二年迁居伊犁,此后吐鲁番盆地不再有所谓的"办事大臣—小伯克"回众管理体系,而扎萨克制则在...
关键词:清前期 吐鲁番 回众管理模式 军府制 扎萨克制 
乾隆朝伊犁军府体系建立新论
《西部蒙古论坛》2021年第1期22-31,M0003,M0004,共12页锋晖 
2020年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乾隆朝新疆治理制度研究》(20BZS140);2019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十三五”重点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第二轮招标课题重大项目《习近平同志治疆方略研究》(批准号:19XJKD0201)的阶段性成果。
清朝政府对新疆直接管理,以伊犁军府的建立为标志。伊犁军府构建前后,哈萨克、布鲁特汗国大规模非法越境问题贯穿其中,为此清朝新疆治理制度由直省制转为军府制,伊犁驻防规划亦随之从无到有、由小及大,八旗和绿营几经调整而确立,并保留...
关键词:乾隆朝 伊犁驻防 军府制 满文档案 
乾隆年间对新疆治理模式变化
《炎黄地理》2020年第12期1-3,共3页谢佳希 
自乾隆二十年清军进击准噶尔开始,直至伊犁将军的设立,清政府对新疆地区的治理模式几经转变,从传统的分封羁縻制到规划同于内地的行省制,期间针对不同模式的缺点作出了频繁的调整。最终权衡利弊确立以伊犁将军为核心的军府制。自此之后...
关键词:行省制 伊犁将军 军府制 模式变化 羁縻制 权衡利弊 光绪年间 新疆地区 
清代新疆军府制与行省制比较研究
《新疆地方志》2020年第2期53-58,共6页王艺桦 
国家社科基金新疆历史问题研究专项“新时代巩固新疆各族群众‘五个认同’研究”(19VXJ027)阶段性成果
清朝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中央王朝,在统治的267年中,完成了对边疆的统一,明确了中国疆域版图范围,在边疆地区行使了有效的主权管辖,在新疆后先后实行了以伊犁将军为主的军府制度和新疆巡抚为主的行省制度,实现了国家行政体制的一致...
关键词:清代 新疆 伊犁将军 巡抚 军府制 行省制 
“办事大臣——小伯克”:在军府制与扎萨克制之间——乾隆二十六年吐鲁番地方民众管理体系的调整被引量:6
《西域研究》2018年第4期25-35,M0004,共12页张莉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清至民国时期天山北麓土地开发与环境变迁研究"(项目编号:13FZS014)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前人一般认为清代新疆建省之前,吐鲁番地区的地方行政管理体系是军府制下的扎萨克制,不同于新疆东部地区的府州县制,亦不同于南疆各城的阿奇木伯克制。本文细致整理和分析方志、档案史料中的记载,认识到乾隆二十六年(1761)吐鲁番地方民...
关键词:乾隆时期 吐鲁番 民众管理体系 扎萨克旗制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