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权

作品数:649被引量:751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张星久许哲娜郑济洲雷艳红赵世超更多>>
相关机构:武汉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清末民初留学毕业生考选制度探析被引量:1
《中国考试》2023年第6期83-89,共7页张卫杰 
2015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清代留学档案的整理与研究”(15ZDB040)。
清末留学毕业生考选仿照科举制。即便在科举废止后,留学毕业生考选表面上参酌西方文官考试制度,具体措施仍大多仿照殿试成例。经由君主亲自操控擢用之权,通过殿试的留学毕业生成为天子门生。在政治制度发生巨大变革的背景下,民国初期留...
关键词:清末民初留学毕业生考选 科举制 殿试 君权 
破解“两个黑格尔”问题的新契机:论“法哲学讲义”中的君权
《复印报刊资料(外国哲学)》2023年第3期38-46,共9页梁燕晓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青年马克思政治哲学中的‘黑格尔因素'研究”项目批准号:(21CZX011);2022年度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校级青年科研项目“马克思政治哲学视域下的全过程人民民主与西式民主比较研究”(项目批准号:2022QN029)的阶段性成果。
君权理论,长期以来都是解读黑格尔法哲学的脚石,也是黑格尔在政治哲学谱系中招致低毁的原因之一。为了挽救黑格尔的政治形象,哈贝马斯、里特尔等学者曾试图挖掘强调主体间协商民主的“青年黑格尔”与强调市民自由的“市民社会的黑格尔”...
关键词:黑格尔 君权 法哲学讲义伊尔廷 
破解“两个黑格尔”问题的新契机:论“法哲学讲义”中的君权被引量:1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6期46-55,共10页梁燕晓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青年马克思政治哲学中的‘黑格尔因素’研究”(项目批准号:21CZX011);2022年度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校级青年科研项目“马克思政治哲学视域下的全过程人民民主与西式民主比较研究”(项目批准号:2022QN029)的阶段性成果。
君权理论,长期以来都是解读黑格尔法哲学的绊脚石,也是黑格尔在政治哲学谱系中遭致诋毁的原因之一。为了挽救黑格尔的政治形象,哈贝马斯、里特尔等学者曾试图挖掘强调主体间协商民主的“青年黑格尔”与强调市民自由的“市民社会的黑格尔...
关键词:黑格尔 君权 法哲学讲义 伊尔廷 
清末师日立宪的尊皇取径与困境
《社会科学战线》2022年第9期136-145,共10页邓华莹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9CZS049)。
清末立宪在君权体系下接嵌西式民权制度,在政权形式上是一次具有结构性意义的转型尝试,其蓝图与模型主要是《明治宪法》及相应的法政理论。《明治宪法》以尊崇天皇为基底,由此产生天皇总揽统治权的“国体”与“立宪政体”的分立与纠缠,...
关键词:清末立宪 君权 民权 国体 政体 
民权、君权、神权:莎士比亚戏剧的政治伦理思想溯源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22年第7期55-59,共5页张松林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莎士比亚戏剧本源系统整理与传承比较研究”(19ZDA294);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莎士比亚历史剧的政治教化研究”(2019BWX018);河南省高校社科创新团队项目“中国文学演变与文化转型”(2014-CXTD-08);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项目“莎士比亚戏剧中‘恶’的美学形态”(2018-ZZJH-397)。
莎士比亚的政治伦理表现形式多样,维护国家统一的思想在历史剧中最为突出,并以统一为核心展示了民权、血统至上、君王独尊、君权神授等多种政治伦理思想。这些思想来源复杂,主要有英国政治中的民权惯例、王权血统继承和主权在神等政治...
关键词:莎士比亚 戏剧 政治伦理 
“红光满室”叙事的渊源学考察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1期103-113,共11页张同胜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中国古代文学阐释机制研究”(20XZW003)。
古代中国小说、文人笔记、正史杂记中,帝王降诞时的"红光满室"叙事可追根溯源至游牧民族的光孕、白光崇拜以及对日神的崇奉,从而,人们潜意识里认为帝王实乃太阳神在人世间的化身这一观念就成为"君权神授"合法性的政治伦理依据。汉语言...
关键词:“红光满室” 光孕 太阳崇拜 君权神授 祆教 
“了解之同情”:董仲舒“君权”思想辨正
《衡水学院学报》2021年第5期50-57,共8页吴杰 
2018年福建省高校杰出青年科研人才培育计划;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8CFX008)。
董仲舒的"君权天制"论回应了汉代社会关于政权合法性问题的追问,攻破了君主本身足以独制天下之命的专制思想倾向。董仲舒虽将君权神化,客观上强化了君主的权威,但他并不主张君权至高无上。董仲舒认为君权要受到天的制约,君主要"法天而...
关键词:董仲舒 君权 君权天制 法天而治 灾异谴告 
尊君、改制与“实理公法”的初创——以戊戌变法前康有为的世界观形塑为中心
《安徽史学》2021年第1期46-54,共9页段炼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清末民初天理世界观的瓦解与公理世界观的形塑研究”(15BZS085)的阶段性成果;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资助。
随着19世纪末期思想与时势的密切互动,康有为在《教学通义》《康子内外篇》《实理公法全书》《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等著述当中,通过对传统经学与西方学说的“创造性诠释”,初步实现了他对于心目中新世界观的形塑。这一新世界观...
关键词:君权 改制 孔子 实理公法 康有为 
作为政治修辞的天赋人权被引量:5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5期122-131,共10页刘练军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宪法学文献整理与研究”(17ZDA125);东南大学反腐败法治研究中心课题(2015ZSJD002)的研究成果。
天赋人权乃是一种应然的道德权利观念而非实然的法定权利,它是针对君权神授论而提出的一种政治学说。在天赋人权说看来,政治共同体是由人民签订契约而形成的,因而国家和君主的统治权源于人民的出让而非上帝的授予。人民签订契约,交出自...
关键词:天赋人权 自由平等 君权神授 社会契约 
孟子对早期儒家禅让学说的反思与重构被引量:5
《文史哲》2020年第5期135-143,168,共10页夏世华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西汉儒家政治合法性思想研究”(19BZX053)的阶段性成果。
早期儒家禅让学说以传贤反对传子,固然有其反对世袭的意义,不过自身也有诸多理论困难。孟子通过对政治权力授权逻辑的反思,指出天子能够以天下与人这一早期儒家禅让学说的理论前提违背了基本的政治授权逻辑,从而重构出天子荐人于天、天...
关键词:孟子 尧舜 禅让 世袭 君权更替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