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历史哲学

作品数:31被引量:54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安希孟王平邓晓芒吴国源方博更多>>
相关机构:山西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江苏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哲学研究》《江西社会科学》《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社会科学论坛》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从自然目的论到道德目的论——康德历史哲学奠基的疑难与演变被引量:1
《哲学评论》2023年第2期84-100,共17页陈永庆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康德晚期实践哲学研究”(21FZXB051);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自然向自由的过渡——康德晚期实践哲学研究”(2021BZX008)的阶段性成果
康德把历史哲学奠基在目的论学说而不是所谓的“历史理性批判”之上。但批判哲学的目的论思想经历了复杂的演变过程,从《纯粹理性批判》中缺乏先天根据的逻辑原理最终转变为《判断力批判》中拥有先天根据的先验原理,它的先天根据也从178...
关键词:二元论 历史哲学 自然目的论 道德目的论 反思判断力 
马克思对康德历史哲学三重矛盾之解决
《教学与研究》2023年第11期55-65,共11页李军时 
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儒学义利之辨的多向度展开对新时代社会道德建设的启示研究”(项目号:19XKS020)的阶段性成果。
康德的历史哲学因其所拘囿的二元论立场,始终无法克服历史的必然与人的自由、人的非社会性与社会性、公民宪政与人的道德趋归之间所存在的矛盾。马克思对象性活动或实践概念所凸显的本体论革命,既开启了哲学对世界本质探求的全新视角,...
关键词:马克思 康德 历史哲学 本体论 
康德历史哲学的思维方法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5期1-9,共9页刘凤娟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康德历史哲学新论”(19FZXB041)。
康德历史哲学之所以能够被称为“哲学”,是由于它具有完善的思维方法,并且契合其批判哲学的先验逻辑的方法论。首先,就普遍历史的理念而言,它表达的是纯粹理性凭借一个“终极目的”概念对人类社会中一切经验性行动的系统统一性,其中包...
关键词:康德 历史 思维方法 合目的性 辩证发展观 
康德历史哲学的定位:希冀抑或归宿?
《德国哲学》2022年第2期82-97,316,317,共18页郭继民 
关于康德的历史哲学,学界存在不同的声音:推崇者以“第四批判”名之,反对者则认为它根本达不到“三大批判”的层次,顶多是第三批判的延续。有争论是正常的,但前提是须至少做好三件事:首先要知晓康德历史哲学的内在逻辑,其次要将其置于...
关键词:康德 历史哲学 逻辑推演 
类的希望与个体的希望——康德历史哲学引发何种希望?
《复印报刊资料(哲学文摘)》2021年第1期58-59,共2页刘作 
近年来康德的历史哲学受到学界的关注,其中有两个问题涉及对康德历史哲学的基本理解:第一个问题是,康德是否放弃灵魂不朽的公设,而用类的延续取代它。对于这一问题的讨论具有代表性的是盖耶和刘凤娟,他们都认为,康德在历史哲学中用类的...
关键词:灵魂不朽 伦理共同体 最终状态 康德 公设 哲学 道德 延续 
类的希望与个体的希望——康德历史哲学引发何种希望?被引量:1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5期94-101,共8页刘作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项目“《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奠基〉系统释义》的翻译研究”(20JHQ027)。
学界认为康德在历史哲学中以类的延续以及类的延续所达到的伦理共同体取代灵魂不朽的公设。但是这种观点忽视了康德哲学中类的希望与个体的希望的区分。康德的历史哲学属于反思判断力的作用,试图说明人类会逐步进入一个合乎法权的状态,...
关键词:康德历史哲学 类的希望 个体的希望 类的延续 灵魂不朽 
康德历史哲学的三个向度被引量:1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1期31-43,共13页刘凤娟 李恭胜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马堡学派的哲学思想及其现当代哲学意义研究"(17CZX041)
康德的历史观不仅带有其批判哲学的显著先验特征,更具有辩证性和实践性内涵;后者缓和了其批判哲学的"形而上学"特质,揭开了德国古典哲学辩证思维的序幕。康德历史哲学可以从时间性本质、辩证性内核、实践性归宿三个角度来建构。其时间...
关键词:康德 历史哲学 时间 辩证 实践 永久和平 
对康德历史哲学何以可能的再思考被引量:1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1期23-29,共7页刘凤娟 李恭胜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马堡学派的哲学思想及其现当代哲学意义研究"(17CZX041)
相对于康德的理论哲学和道德哲学,其历史哲学受到的关注是较少的。然而,历史仍然构成其哲学体系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它是人类社会从自然状态到自由之最终实现的时间演历,但也是其科学的形而上学建筑所遮蔽的那种动态的和辩证的思想要...
关键词:康德 历史哲学 理性 合目的性 
自由与道德的目的:康德历史哲学诠释
《江西社会科学》2018年第5期12-18,共7页徐晓宇 刘欣蕾 
黑龙江省哲社规划项目"全球化进程中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研究"(14B028);黑龙江省研究生教改项目"研究生教育优质资源共享模式研究"
康德认为,历史的研究有两条路向,一条是从经验到规律的路向,另一条是从规律到经验的路向,它们体现了普通历史学家与历史哲学家不同的致思取向。后一条路向,即辨析历史事实背后的观点和理念、统一性和目的、意义和价值,是历史哲学家需要...
关键词:自然 自由 道德 目的 
从灵魂不朽到类的不朽——康德历史哲学的产生及其本质被引量:5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1期58-65,共8页刘凤娟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康德因果性理论研究"(14FZX039)的研究成果
以个体灵魂的抽象理念为前提保证来世的时间持续性,是康德对灵魂不朽的实践设定的基本内涵;但这无助于建立人与人之间实在的交互作用以及一个现实的政治共同体。康德取而代之的是人类一切经验性行动对于某种隐秘的自然意图的合目的性,...
关键词:康德 灵魂  历史 时间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