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诱变

作品数:461被引量:1803H指数:3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陈志强王慧刘永柱郭涛张建国更多>>
相关机构:华南农业大学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核农学报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2019年中国核农学十大进展
《核农学报》2020年第11期I0002-I0003,共2页
1.广适高产稳产小麦新品种鲁原502实现大面积应用。该品种由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原子能利用研究所与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利用空间诱变与常规育种相结合选育而成,解决了重穗型品种易倒伏的生产难题,连续多年实打亩产超过800公斤,...
关键词:中国农业科学院 推广品种 作物科学 核农学 空间诱变 常规育种 高产稳产 大面积应用 
空间诱变创制不结球白菜晚抽薹新种质及新品种艳春的选育被引量:9
《核农学报》2018年第7期1249-1255,共7页李晓锋 朱红芳 朱玉英 侯瑞贤 
上海市种业发展项目青菜分子育种关键技术和育种创新体系[沪农科种字(2016)第1-9号];上海市种业发展项目蔬果新品种种质创新与良种生产技术集成示范[沪农科种字(2017)第3-1-2号];上海市绿叶蔬菜产业技术体系[沪农科产字(2017)第2号];国家高新技术发展计划(863计划)项目(2013AA103006)
为创制不结球白菜新种质,并利用其选育新品种,通过空间诱变育种技术创制了不结球白菜晚抽薹新种质SP67,并与传统育种方法相结合,选育了不结球白菜晚抽薹杂交新品种艳春。形态观察表明,艳春植株直立,中矮箕类型,生长势强;叶深绿色,叶面光...
关键词:不结球白菜 空间诱变 晚抽薹 艳春 
空间诱变选育抗稻瘟病水稻品种研究进展与展望被引量:17
《核农学报》2017年第2期271-279,共9页孙大元 张景欣 陈冠州 王慧 朱小源 陈志强 杨祁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016A030311017);国家863项目(2012AA101201)
长期的生产实践证明挖掘新的抗病资源、鉴定和利用抗病基因是防治稻瘟病最为经济有效的策略。因此,挖掘新的抗病资源以改良水稻品种的抗病持久性,是当前稻瘟病抗病育种的当务之急。空间诱变育种在创造优异新种质、诱导新的基因资源和培...
关键词:水稻 空间诱变 稻瘟病抗病育种 
盐粳188空间诱变后代性状变异分析被引量:5
《核农学报》2016年第9期1672-1678,共7页赵一洲 倪善君 张战 李鑫 毛艇 张丽丽 刘研 刘福才 
辽宁省科学事业公益研究基金项目(GY2014-B-012);辽宁省重大科技攻关计划项目(2014201004)
为研究粳稻品种空间诱变后代的变异特点,对粳稻品种盐粳188的SP1、SP2群体进行分析。结果表明,SP1与对照品种差异不显著;SP2群体各性状表现出双向分离,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为1.786-2.082,形态距离系数为0.58-91.08,各性状变异系数...
关键词:粳稻品种 空间诱变 后代群体 性状变异 
空间诱变玉米自交系齐319的SSR标记变异分析被引量:6
《核农学报》2014年第8期1345-1352,共8页于立伟 张林 李静 邸宏 刘显君 曾兴 张德贵 李新海 王振华 
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12531028)
玉米自交系齐319经"实践八号"育种卫星搭载后,发现两个籽粒诱变系SP-M1和SP-M2,由硬粒变为中齿和马齿。为解析籽粒变化原因,本文选用分布在玉米10条染色体上的385对SSR标记对两个变异株系和齐319进行变异分析。研究表明,SP-M1和SP-M2诱...
关键词:玉米自交系齐319 空间诱变 SSR分析 
利用空间诱变技术进行早籼稻新品种的改良被引量:18
《核农学报》2014年第6期949-954,共6页俞法明 严文潮 毛雪琴 金庆生 李小华 陈蕾 陆艳婷 
国家水稻产业技术体系(CARS-01-48);浙江省0406重大科技攻关(2012C12901);浙江省科技创新团队项目(2010R50024;2010R50033)
利用卫星搭载2个早籼稻品系浙105和浙207干种子,进行空间诱变处理。回收后SP2-SP7逐代选择,以主要农艺经济性状改良为目标,结合稻瘟病和白叶枯病抗性筛选,获得一批突变品系;选用72对分布于水稻12条染色体上的SSR引物对5个变异株系与原...
关键词:早籼稻 空间诱变 性状 稻瘟病 白叶枯病 SSR 
大豆空间诱变突变体的RAPD分析被引量:9
《核农学报》2014年第5期772-776,共5页赵曦 王广金 李铁 刘丽艳 谭巍巍 陆杰 付亚书 刘昭军 
国家转基因重大专项基金(2008ZX08009-003)
本研究应用RAPD技术在分子水平进行大豆空间诱变突变体的差异性分析,为大豆空间诱变育种提供理论基础。首次应用RAPD标记对大豆空间诱变的12个品系及4个原始对照种进行多态性分析。随机选用的70个RAPD引物对原始对照种及12个空间诱变品...
关键词:大豆 空间诱变 RAPD 多态性 
水稻培矮64S空间诱变突变株系的花培效应研究被引量:2
《核农学报》2014年第3期386-392,共7页黄翠红 刘永柱 陈立凯 郭涛 杨瑰丽 陈志强 王慧 
国家"863"计划(2012AA101201);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资金(CARS-01-12);广东省农业科技创新团队项目(2011A020102004)
利用"实践八号"农业卫星搭载籼稻光温敏不育系培矮64S的干种子,对诱变后代19个突变株系进行了花药培养研究,考察了愈伤组织的诱导与分化情况。结果表明,与对照原种相比空间诱变后代的花药培养力发生了变化,其中H17、H11、H14、H6花药培...
关键词:培矮64S 诱变效应 花药培养 优良株系 
空间环境诱发玉米胚乳突变体的鉴定与分析被引量:1
《核农学报》2013年第11期1603-1609,共7页张采波 周园元 汪瀚宇 汪宏维 汪生庆 荣廷昭 曹墨菊 
国家"863"计划项目(2012AA101202);"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8BAD97B03)
用返回式卫星"实践八号"搭载玉米自交系08-641和18-599,从诱变后代中获得籽粒皱缩透明和皱缩不透明两种胚乳突变体,经多代自交获得突变性状稳定的遗传材料。籽粒可溶性糖含量测定结果显示,籽粒皱缩透明突变体st1在授粉10d后籽粒糖含量...
关键词:玉米 空间诱变 胚乳突变体 遗传分析 分子检测 
利用空间诱变技术选育大豆新品种克山1号被引量:20
《核农学报》2013年第9期1241-1246,共6页张勇 杨兴勇 董全中 薛红 张明明 李微微 宋继玲 许德春 孟丽芬 付立新 赵晓南 胡少新 刘录祥 
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1103007);黑龙江省科技攻关项目(GA09B101-1-9)
为了创新大豆品种和探讨育种技术,本研究通过空间诱变有性杂交F2,采用系谱选育方法,育成大豆新品种克山1号。该品种油分含量21.82%,蛋白质含量38.04%,2007-2008年参加国家早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629.5 kg·hm-2,较对照品种黑河18号增产...
关键词:高油高产 空间诱变 克山1号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