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基因

作品数:126被引量:201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相关作者:钱前曾大力丁沃娜高振宇郭龙彪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水稻研究所浙江师范大学宁波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微小RNA:小小的基因调控者
《科学24小时》2025年第1期6-9,共4页杨先碧 
生命是宇宙中的一大奇迹,控制生命生生不息的密码是基因。那么,又是什么在控制基因?科学家发现RNA是基因调控的主要参与者,而微小RNA便是其中之一。美国科学家维克托·安布罗斯和加里·鲁夫坎是微小RNA的发现者,他们因此获得了2024年诺...
关键词:微小RNA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安布罗斯 基因调控 控制基因 维克托 主要参与者 生生不息 
薏苡雌性不育株FS2106的性状遗传分析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24年第7期1083-1091,共9页李祥栋 陆秀娟 魏心元 潘虹 曾涛 石明 
贵州省级财政种业发展项目(黔财农[2022]45号,黔财农[2023]2号,黔财农[2024]14号)。
稳定遗传的雌性不育系是薏苡实现杂种优势利用的关键,雌性不育基因的利用也是实现轻简化杂交种制种的重要途径。本研究团队在资源鉴定过程中首次发现了在自然条件下产生的薏苡雌性不育遗传材料FS2106。以FS2106为试验材料,对其表型、花...
关键词:雌性不育 标记性状 控制基因 遗传规律 薏苡 
青海欧拉羊(Ovis aries)群体中角发育控制基因RXFP2的选择信号分析被引量:2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2024年第3期442-452,共11页张强龙 吴森 阎明毅 韩翠 余忠祥 
青海省重大科技专项(2021-NK-A5);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费自主选题项目(MKY-2019-04);农业生产发展资金-联合育种(羊)(2130122)共同资助。
欧拉羊(Oula sheep)属于藏羊(Tibetan sheep)的一个分支。不同于其他国内外绵羊(Ovis aries)品种,欧拉羊的公母羊皆生有大犄角。这是长期放牧条件下自然选择的结果,但其大犄角不利于现代高效畜牧业生产需求。已有较多研究把绵羊无角性...
关键词:欧拉羊(Ovis aries) 无角欧拉羊 全基因组选择 分子辅助育种 RXFP2 
基于转录组学的粉葛葛根素生物合成相关基因挖掘被引量:1
《江苏农业科学》2023年第5期30-37,共8页周豪楠 马喜玲 涂志伟 李林桐 胡远锋 肖旭峰 罗莎 范淑英 
江西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葛栽培岗资助项目(编号:050014-9021107274)。
挖掘与粉葛葛根素生物合成的相关基因,为相关控制基因的验证及深入研究提供理论参考。对6个生长时期的粉葛块根进行转录组测序,在葛根素含量最高时期与最低时期初步筛选差异表达基因,对各时期葛根素及其上下游代谢物含量变化趋势与差异...
关键词:粉葛 葛根素 转录组 异黄酮羟化酶控制基因 异黄酮7-O-葡糖苷转移酶控制基因 异黄酮合酶控制基因 
22份中国高粱主产区品种重要农艺性状控制基因利用分析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年第1期20-27,共8页朱振兴 李丹 张丽霞 李金红 陆晓春 
辽宁省优秀青年自然基金(2021-YQ-04);中国博士后面上基金(2021M693848);国家谷子高粱产业体系岗位专家(CARS-06-14.5-A3)。
[目的]育种是利用不同基因、不同等位基因的组合培育优良新品种的技术。在分子育种过程中,明确供体材料及被改良材料含有的不同功能单倍型基因是背景筛查重要内容。分析中国高粱主产区推广品种已经利用的不同单倍型功能基因对未来分子...
关键词:株高 糯性 开花时间 单宁含量 高粱 
CAPS分子标记在油棕核壳厚度控制基因SHELL鉴定中的应用被引量:1
《分子植物育种》2022年第14期4723-4730,共8页曾精 曾宪海 潘登浪 李炜芳 李哲 
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0QN352);农业农村部品种改良提升专项(NYPZ2020108);海南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ZDYF2018223);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1630022020011)共同资助。
油棕核壳厚度性状是影响油棕单株棕榈油产量的重要因子。SHELL基因是控制油棕核壳厚度性状的关键基因,其显隐性与核壳厚度性状类型高度相关。本研究根据已发布的油棕SHELL基因序列中的SNP位点,设计了一对特异性CAPS引物和限制性酶切位点...
关键词:油棕 核壳厚度 SHELL基因 CAPS标记 
大豆高蛋白主要控制基因的鉴定和分析获新进展
《科学观察》2022年第3期14-14,共1页
6月1日,一支国际联合团队在大豆高蛋白主要控制基因的鉴定和分析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员张恒友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联合团队的研究利用经典连...
关键词:控制基因 农业生态研究 中国科学院 高蛋白 基因组测序 遗传背景 东北地理 数据联合 
东北地理所等在大豆高蛋白主要控制基因POWR1的鉴定和分析研究中取得进展
《高科技与产业化》2022年第6期42-42,共1页
近日,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大豆遗传与分子改良学科组博士张恒友及其合作者在大豆高蛋白主要控制基因的鉴定和分析取得研究成果。研究利用经典连锁数量性位点状(QTL)分析结合基因组测序数据联合分析,鉴定到位于20号染色...
关键词:控制基因 农业生态研究 分子改良 中国科学院 高蛋白 基因组测序 东北地理 数据联合 
东北地理所发现PG031基因具有改良大豆种皮吸水性的应用潜力
《粮油与饲料科技》2022年第2期47-47,共1页
大豆群体的种皮吸水性差异很大,几乎所有野生大豆的种皮都是硬的、不吸水的,而栽培大豆群体的种皮相对容易吸水。硬的吸水性差的种皮可以保护种子在自然条件下免受病菌、旱涝、腌渍的侵害,以顺利度过休眠期而适时萌发,同时收获的种子容...
关键词:控制基因 野生大豆 栽培大豆 种皮 分子设计育种 东北地理 吸水性 应用潜力 
蚕学外文学术论文摘要选译
《广西蚕业》2022年第1期69-72,共4页
1.FUJII T,KAKINO K,FUKUMORI H,et al.Non-molting dwarf(nm-d)as a mutant of Bombyx mori with a defect in purine synthesis.Insect Biochemistry and MolecularBiolog.DOI:10.1016/j.ibmb.2021.103636.(2021).[题目]不蜕皮细小不...
关键词:眠蚕 日本九州大学 控制基因 学术论文摘要 鳞翅目昆虫 必需基因 蜕皮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