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争议诉讼

作品数:102被引量:102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范跃如丁胜如孙德强杨冰柯菲菲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政法大学安徽省总工会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北京社会科学基金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中国劳动x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综合工时制度下延时加班费计算方式辨析
《中国劳动》2015年第8期38-41,共4页何日升 
在劳动争议案件的审理中,劳动者诉请加班费的案件占据极大比例。而加班费的计算也是劳动争议案件审理中的重点和难点。用人单位在面临劳动者诉请加班费的时候,如果不能掌握正确的计算方法,可能在劳动争议诉讼中处于不利的境地.造成...
关键词:加班费 计算方式 工时制度 劳动争议案件 劳动争议诉讼 案件审理 用人单位 劳动者 
企业如何把握劳动争议案件的时效
《中国劳动》2014年第9期45-46,共2页曹荧琦 
企业劳动关系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力资源管理人员承担着构建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的重要责任。我国对于劳动争议案件实行的是一裁二审制,劳动仲裁是劳动争议案件诉讼的前置程序。在劳动争议案件中,无论劳动者还是用人单位,...
关键词:劳动争议案件 劳动仲裁 仲裁申请 用人单位 人力资源管理 仲裁裁决 前置程序 劳动关系管理 劳动争议诉讼 一裁终局 
工伤认定不是劳动争议诉讼的立案条件
《中国劳动》2009年第3期54-54,共1页唐华武 
实务中,有的劳动者因工遭受事故伤害后未经工伤认定,便与用人单位达成赔偿调解协议,事后又反悔,申请仲裁未予受理,起诉到法院。法院能否立案受理,对此有不同意见。笔者工作中遇到这样一起工伤待遇劳动争议案。简要叙述如下:
关键词:立案条件 工伤认定 劳动争议诉讼 劳动争议案 事故伤害 调解协议 用人单位 不同意见 
与当前劳动争议处理现状相适应的操作模式——当事人选择劳动仲裁员制度
《中国劳动》2004年第6期40-42,共3页叶跃华 吉志铭 
关键词: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会 中国 操作模式 劳动仲裁员 劳动关系 当事人 用人单位 劳动争议诉讼 
劳动争议仲裁的受案范围对劳动争议诉讼的影响
《中国劳动》2004年第6期37-39,共3页孙德强 
关键词:劳动争议 劳动仲裁 受案范围 中国 《民事诉讼法》 劳动关系 《劳动法》 司法救济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