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调

作品数:123被引量:200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艺术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庄永平郑荣达李健正崔宪陈克秀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艺术研究所河南大学上海音乐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解读隋初郑、苏乐调音阶对应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24年第3期5-10,共6页庄永平 
202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一般项目“中国传统琵琶乐曲旋律特征研究”(编号:23BD074)阶段性研究成果。
隋初朝廷郑译与外来苏祗婆乐调音阶的对应,是我国音乐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它深深地影响了我国一千四百多年来音乐发展的路线。郑氏所采用的音阶对应方式其实非常简单,那就是将胡琵琶的定弦(以子、中弦,老、缠弦不计)调高(转动弦轴绞高)...
关键词:郑、苏乐调对应 弦绞高大二度 调号音 之调式 为调式 
明清时期燕乐调名实质的改变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24年第4期1-5,I0002,共6页杨善武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中国音乐宫调史研究”(项目编号:14BD038)第十八章“燕乐宫调的沿革”部分内容整理而成。
元代以后南北曲所用燕乐调在调名上与宋代是一致的,但其用于表明某种调高、调式的实质作用却在明初以后开始改变。到了清代同样的燕乐调,其宫调含义已然失去,成了徒有虚名的存在。之所以如此,与文人曲词创作由注重音乐的依腔填词而为脱...
关键词:明清时期 燕乐调 调名实质 曲词创作 俗乐发展 
日本器乐古谱研究的现状与未来
《黄河之声》2024年第7期96-99,共4页徐洁 
2021年度湖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计划青年人才项目《唐代宫廷乐舞在日本的变迁研究》研究成果(项目编号:Q20212401)。
乐谱是保存和传递音乐信息的重要方式,而日本的器乐古谱与中国古代的音乐息息相关。我国许多学者对于日本现存的器乐古谱进行研究,希望通过日本器乐古谱内容中找到中国古代音乐的影子。文章将中国学者的日本器乐古谱研究分为版本研究、...
关键词:器乐古谱 版本 乐调 曲考 译谱 
唐宋燕乐调命名系统的演变及其原因探析
《北方音乐》2024年第1期26-35,共10页张红梅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一般项目“中国传统调式理论百年研究史研究”(编号:21YJA760087)的阶段性成果。
唐宋燕乐调存在“之调式”“为调式”两种不同的命名系统,正确辨析不同时期的宫调称谓对理解燕乐宫调理论的内涵与本质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唐会要》《乐府杂录》《新唐书》等文献中二十八调的称谓表述是统一的“之调式”体系,体现出唐...
关键词:唐宋燕乐调 二十八调 之调式 为调式 宫调 
音乐的力量
《朝气MilKenfant》2023年第1期42-59,共18页铁铁周 李磊(摄影) 秦立巍(摄影) 彤俊(摄影) 王弢(摄影) 张帆(摄影) 宏阳(摄影) 苏贞(摄影)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借其师苏格拉底的口特别强调:“音乐教育之所以比其他的教育重要得多,是因为节奏与乐调有着最强烈的力量,能够浸入心灵的最深处。”自古以来,音乐的教育意义都是教育家和家长们无法忽视的部分。
关键词:《理想国》 苏格拉底 音乐教育 柏拉图 教育家 乐调 
唐宋乐调研究被引量:2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22年第6期1-6,I0001,共7页庄永平 
唐宋乐调为我们留下了很多难点与困点,要解决这些难点与困点必须把它们捆绑在一起研究才行。例如,从隋初郑译与外来苏祗婆乐调对应起;唐代正宫的产生;黄钟宫的似乎消失;侧商调的实质;以及《敦煌乐谱》《三五要录》等谱的解译;日本雅乐...
关键词:唐宋乐调 正宫 黄钟宫 侧商调 《敦煌乐谱》 《三五要录谱》 
琴五调与工尺调对应关系的形成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22年第4期126-136,166,共12页桑坤 
2020年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青年项目《中国传统琴律学研究及文献整理》(项目编号:20CD174)的阶段性成果。
琴五调是古琴上常用的五种调弦法,并由此衍生出各种琴外调。琴五调的理论探索由来已久,其中,对琴五调以律定弦的做法始于北宋。宋元之际,以“十二均分被五弦”为中心的理论探讨反映了琴律理论向雅乐体系的靠拢。明清工尺谱兴盛以来,逐...
关键词:琴五调 十二均 工尺调 俗乐调 
《当代教育》2022年第4期85-85,共1页杨胜珍 
雨,轻轻地,柔柔地,细腻地,吻在半灰色的阳台上,像极了西海岸浪漫的琴师在含情地演奏着对爱人的思念之曲。听,清脆的雨声宛如纯色的乐调,沁入静谧的寝室里,游离在没有任何鼾声夹杂的空气中,可想而知,我是如此的幸运。在这绝伦的境界里,...
关键词:苏东坡 乐调 情境 
证实“三种音阶”定论“同均三宫”被引量:1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22年第3期11-17,共7页刘永福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中国传统'宫调'术语考释"(编号:17BD072)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同均三宫”作为一个“律声系统”概念,包含“同均”与“三宫”两种内涵,前者强调“七律为均”,后者指代“三种音阶”。“黄钟一均惟用七律”等史料证明,“七律为均”及其律声系统关系,是中国古代乐学理论中的固有概念。运用逻辑思辨...
关键词:同均三宫 七律为均 三种音阶 乐学理论 数理结构 借调记谱 乐调实践 
潮州乐调的音阶流变梳理与分析
《中国音乐学》2022年第2期56-65,共10页辜玉斌 
笔者对古谱中的几百首曲目进行分析后,认为潮州音乐的各个乐调的音阶都是从最初的五声音阶经历发展和流变,过程中出现了与六声、七声,乃至八声音阶并存的情况。但不管发展成何种音阶,五声音阶始终是每个乐调的基础,“奉五声”是它的根...
关键词:潮州乐调 音阶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