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中药

作品数:1478被引量:7733H指数:3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张冰田守生尤金花周祥山张晓朦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中华中医药杂志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艾儒棣运用皮类中药治疗顽固性皮肤瘙痒经验
《中华中医药杂志》2024年第7期3481-3484,共4页宋玮 张钟艺 张雪珥 陈明岭 肖敏 郭静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82074443)。
艾儒棣教授认为,皮类中药多有以皮达皮的特质,为配方佐使良品。辨证论治是中医的精髓,“以皮达皮”亦遵循此原则,在辨证的基础上运用皮类中药治疗顽固性皮肤瘙痒可获良效。皮类中药并非盲目堆砌,需注意药物的性味归经,以及药物间的相须...
关键词:以皮达皮 皮类中药 顽固性皮肤瘙痒 名医经验 艾儒棣 五皮饮 
基于法象思维分析植物类中药不同部位与药效的关系被引量:6
《中华中医药杂志》2023年第1期398-401,共4页郝永龙 陈美荣 安然 刘向红 
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学术经验继承项目(No.2017-29);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No.2016WS0587)。
法象思维是中医药学理论体系构建和临床实践的思维基础,对中医药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文章通过应用法象思维对植物类中药不同部位与药效的关系进行文献整理、分析,发现不同药用部位的形质与其药效密切相关,如植物根类中药主下行,茎枝类...
关键词:法象思维 药效 不同药用部位 关联关系 取象比类 
膏方胶类的选配策略被引量:3
《中华中医药杂志》2022年第12期7283-7287,共5页杨铭窈 杨敏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No.81804163);浙江省中医药传承与创新“十百千”人才工程(杏林工程)省级中青年临床名中医项目(No.浙中医药[2017]27号)。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人们保健意识的提高,膏方的使用日趋增加,在膏方中发挥着独特作用的胶类中药也逐渐受到重视。近年来,关于胶类中药的实验研究日益增多,其配伍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文章重点介绍阿胶、鹿角胶、龟甲胶、鳖甲胶、黄...
关键词:膏方 胶类中药 配伍 阿胶 鹿角胶 龟甲胶 鳖甲胶 攻补兼施 
基于UPLC-QTOF-MS技术鉴别10种龟鳖甲类中药的真伪被引量:9
《中华中医药杂志》2022年第6期3434-3440,共7页钱敏 刘宇文 刘晓华 王云飞 倪承前 蔡伟 
浙江省基础公益研究项目(No.L G F21H280006);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科技计划项目(No.2019009);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项目(No.2015KYA065);浙江省中医药科技计划项目(No.2015ZB104)。
目的:建立专属性的龟鳖甲类中药的鉴别真伪方法。方法:借鉴胶类药材特征肽鉴别方法,使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结合化学统计方法分析酶解样品溶液。结果:筛选出乌龟、巴西龟、花龟、黄喉拟水龟、黄缘闭壳龟...
关键词:龟甲 鳖甲 混淆品 特征离子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 真伪鉴别 特征肽 专属性 
TNF-α相关的炎症与肿瘤环境中益气解毒类中药对BMSCs的保护机制被引量:8
《中华中医药杂志》2021年第10期6225-6229,共5页骆亚莉 李研 刘永琦 王碧雯 周啸天 马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81760804)。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属于先天之精,在治疗组织损伤和免疫紊乱等方面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细胞所处微环境属于津液的范畴,其平衡稳定状态有利于维持细胞生物学特性。肿瘤坏死因子(TNF)-α是炎症及肿瘤环境的重要细胞因子之一,BMSCs在...
关键词:肿瘤坏死因子-Α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益气解毒类中药 肿瘤 肿瘤微环境 
基于化学结构相似性的植物类中药“性-构”关系分析被引量:15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9年第6期2657-2661,共5页付先军 王振国 李学博 周扬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81473369);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No.2007CB512601);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No.2017YFC1702703);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No.2016CYJS08A01-1)~~
目的:分析中药药性与其主要成分结构之间的关联程度。方法:筛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版一部中分别来源于寒性与热性植物类中药的主要成分共209种,以基于原子环境(AE)之间的海灵格距离作为化学结构相似指数的计算方法,对来源于寒...
关键词:中药 寒热药性 性-构关系 结构相似度 海灵格距离 
镇痛中药症状与性味归经分析被引量:12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9年第6期2661-2663,共3页于长颖 徐雪 张飞龙 陈建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No.81522051);国家重点研发计划(No.2017YFC1700106)~~
目的: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的镇痛类中药的主治症状与其性味归经之间的关系,为临床医生用药提供借鉴,以提高临床疗效。方法: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筛选出镇痛类中药,用余弦算法验证,建立中药与症状网络,使用Fast Unfoldin...
关键词: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镇痛类中药 症状 性味归经 
乌头类中药的风险-效益评估被引量:13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8年第6期2221-2224,共4页张晓朦 林志健 张冰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药品评价中心项目;北京中医药大学新奥重点项目~~
效益与风险是药品的固有属性,风险-效益评价结果是衡量临床合理用药水平的重要指标,但目前中药尚无相关评价模型与实例研究。立旨于此,文章剖析了古今毒-效、风险-效益内涵,并以毒性中药乌头为示例,综合数据挖掘、多准则决策分析等方法...
关键词:乌头   风险 效益 
开窍类中药促透及透皮吸收的研究概况被引量:10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7年第1期222-224,共3页叶秋莹 王晖 
广东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项目(No.粵教高函[2014]97号);广东省联合培养研究生示范基地项目(No.粤教研函[2015]2号)~~
天然透皮吸收促进剂具有起效快、效果好、不良反应小、无污染等优点,以开窍药为典型,其经皮给药系统治疗具有显著的疗效。开窍类中药有效成分不仅本身能够透过皮肤而被吸收发挥作用,也可作为药物的促透剂促进药物的吸收增加疗效。文章...
关键词:开窍药 促透作用 透皮吸收 综述 
化痰止咳平喘类中药饮片安全问题分析与用药警戒思考被引量:18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6年第12期5149-5156,共8页李凡 张晓朦 张冰 
北京中医药大学"重点学科"开放课题(No.2013-ZDXKKF-19);北京中医药大学新奥"名老中医药专家经验挖掘学术研究重点项目"(颜正华临床中药学思想的挖掘与传承模式研究);北京中医药大学首批创新创业教育项目(临床中药创业理论与实践课程建设);北京中医药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重点课题(No.XJY15002);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No.20130013120001;No.20120013130002);新奥奖教学奖基金(北京中医药大学优秀传承团队国医大师颜正华名医工作室)~~
目的:梳理化痰止咳平喘类中药饮片的安全事件报道,分析其引发不良反应/事件(ADR/ADE)的特点及原因,提出化痰止咳平喘类饮片的药物警戒与合理用药建议。方法:系统检索30年来国内外文献报道,收集和整理59味化痰止咳平喘类饮片的ADR/ADE文...
关键词:化痰止咳平喘类 中药饮片 不良反应 安全问题 合理用药 用药警戒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