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哲学

作品数:325被引量:1321H指数:1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王寅顾林正任平张宗艳郭继民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外国语大学四川外语学院山西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外语学刊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西哲第四转向的后现代思潮——探索世界人文社科之前沿》(下)
《外语学刊》2020年第2期F0003-F0003,共1页王寅 王天翼 
本书作者正是受到后现代人文社科大潮的鼓舞才写出此书,为能使国内文科(特别是语言文学方向)学者大致认识到西方后现代哲学的基本内容和发展脉络。若能认清这一全球人文研究大潮,站在世界学科前沿,让语哲和语言学的研究迅速进入“第四...
关键词:语言文学 人文研究 科研水平 人文社科 后现代思潮 后现代哲学 学科前沿 学术视野 
后现代哲学视野中的构式语法研究
《外语学刊》2019年第3期F0003-F0003,共1页刘玉梅 
本文发表于《外语学刊》2013年第五期作者在简述后现代哲学"体验人本观"(embodied humenism)和"多元多面"方法论的基础上,探讨构式语法的后现代特征,并指出语言学研究与哲学研究永远是盘根错节地缠绕在一起,也许正是这种理不清的缠绕关...
关键词:后现代哲学 构式语法 语法研究 哲学视野 《外语学刊》 后现代特征 语言学研究 哲学研究 
后现代哲学视野中的语言主观性研究被引量:2
《外语学刊》2017年第2期7-12,共6页刘兴兵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医患会话中的评价性语言:一项基于中国医患门诊会话语料库的研究"(13YJC740059);四川外国语大学科研项目"对话句法的理论批判与发展"(sisu 201505)的阶段性成果
当前人文学科研究已经步入后现代主义大潮。作为后现代主义第三期的重要组成部分,王寅主动融入和开拓这一潮流,创造性地提出体验人本观、现实—认知—语言的认知语言学核心原则和SOS理解模型。我们总结语言主观性的特性,发现它具备后现...
关键词:后现代哲学 语言主观性 特性 研究走向 
二语习得研究的后现代哲学审视被引量:2
《外语学刊》2017年第2期13-18,共6页姜孟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认知科学视域下的第二语言习得研究"(11XYY024);四川外国语大学科研基金项目"第二语言习得概念观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钱冠连和王寅最近提出"语言哲学家在第二次哲学启蒙的时点上如何自处"和如何将中国后语言哲学"作为我国语言学界的本土理论加以打造"的问题。本文在后现代哲学视野中考察二语习得的研究现状,认为当前的二语习得研究在"本体论承诺"上过...
关键词:二语习得 后现代哲学 3大承诺 4大元假设 
后现代哲学视野中的认知语言学--哲学第四转向后的语言学新论(下)被引量:6
《外语学刊》2015年第4期58-64,共7页王寅 
语言学理论在西方哲学第四转向"后现代思潮"的影响下,终于摆脱了基于客观主义形上学的索氏理论和TG学派的束缚,进入到"认知语言学"的新时代。我们认为,体验哲学和认知语言学是建设性后现代哲学的产物,为人类理解世界、认知自身、研究语...
关键词:第四转向 后现代哲学 认知语言学 语言新观 SOS 
后现代哲学视野中的多模态认知研究——以《国王的演讲》电影海报为例被引量:31
《外语学刊》2015年第4期82-86,共5页王天翼 甘霖 
近年来,国内外多模态语篇研究多从系统功能语言学入手,很少基于后现代哲学与认知语言学加以分析。本文拟将后现代哲学倡导的"多元化"方法论细化为"多层次"、"多视角"和"多理论"的"三多"方案,并且以认知语言学中的隐转喻及突显原则为理...
关键词:后现代哲学 多模态语篇 三多原则 电影海报 《国王的演讲》 
后现代哲学视野中的构式语法研究被引量:9
《外语学刊》2013年第5期20-25,共6页刘玉梅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构式的论元实现--基于识解的压制研究"(11BYY004)和重庆市教委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认知构式语法框架下的辞格构式研究"(13SKJ06)的阶段性成果;四川外国语大学青年科研骨干人才培养计划的资助
本文在简述后现代哲学"体验人本观"和"多元多面"方法论的基础上探讨构式语法的后现代特征。构式语法从消解中心主义、拒斥天赋观和生成观、批驳普遍概括假说出发,提出了一系列具有浓厚后现代特征的基本观点,如体验心智观和概括创新观、...
关键词:后现代哲学 体验人本观 多元多面方法论 构式语法 
后现代语境中的认知诗学学科定位和发展前景被引量:10
《外语学刊》2013年第5期26-30,共5页赵秀凤 黄洁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叙事语篇视角的认知诗学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认知诗学是滥觞于本世纪初的一种以文学为研究对象的跨学科研究,在学科定位、学理基础和研究范畴等方面存在含混,研究实践与研究名称依然名不副实。本文把认知诗学置于后现代文化语境中,用后现代哲学思想反观其学科定位与发展前景。参...
关键词:后现代语境 后现代哲学 认知诗学 学科定位 
整合性研究——后现代哲学视域中的认知语言学被引量:20
《外语学刊》2013年第5期1-7,共7页王寅 
西方哲学经历了毕因论(本体论)、认识论和语言论转向后,于20世纪50-60年代又出现了第四次转向“后现代思潮”,这既为人类理解世界、认知自身、建构哲学开启了一个全新的窗口,也为语言学研究指明了一个全新的方向。笔者认为,体验...
关键词:第四转向 后现代哲学 认知语言学 语言新观 
后现代哲学视域中的认知神经语言学进路被引量:9
《外语学刊》2013年第5期8-13,共6页廖巧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修辞的神经认知语言学研究"(11XYY016)的阶段性成果
在后现代哲学视域中,语言研究呈现出纷繁多元的研究态势。本文认为,认知神经语言学是后现代哲学视域中语言研究发展的一条有效进路。认知神经语言学体现出后现代哲学的主要特征,即跨学科性、去中心性、体验人本性、多元多维性等。我们...
关键词:后现代哲学 认知神经语言学 有效进路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