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殖民主义批评

作品数:55被引量:187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王军李嵘剑傅俊严又萍韩媛媛更多>>
相关机构:吉林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四川大学吉林动画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文艺争鸣》《外国文学评论》《海外英语》《青年文学家》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重点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后殖民视角下恩古吉对文化身份的探索被引量:1
《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综合版)》2024年第2期60-65,共6页王志凤 
恩古吉·瓦·提安哥是非洲最重要的后殖民文学创作者之一,他的作品反映了肯尼亚茅茅运动武装斗争期间以及独立后的各种社会问题。作者恩古吉本身具备流散者的标记,他不仅遭受了肯尼亚政府的迫害,也被西方精英阶级所排斥,因此他的作品常...
关键词:后殖民主义批评 身份危机 恩古吉 《一粒麦种》 种族主义 文化碰撞 
后殖民主义批评在中国的理论行程与批评实践
《文艺争鸣》2023年第7期53-58,共6页王晴 
“一个殖民地总是被迫接受一门外来的语言;并且历史上所有的殖民主义战争(几乎毫无例外地)都是语言的战争,也是争夺语言的战争。”(1)《关键词:文学、批评与理论导论》中谈到殖民主义、后殖民主义及新殖民主义等概念时如是说道。作者从...
关键词:新殖民主义 钱伯斯 批评实践 后殖民主义批评 殖民化 殖民地 关键词 战争 
世界杯打破外界刻板印象
《新体育》2022年第12期16-16,共1页Larbi Sadiki 
史上最小的世界杯主办国卡塔尔正在创造历史。在很多人看来,卡塔尔可以通过世界杯展现自己的实力,但不能仅从国际关系的角度来看待世界杯。正如后殖民主义批评家爱德华·赛义德所说,欧美国家习惯于从自身立场定义对错,还会站在道德制高...
关键词:世界杯 刻板印象 后殖民主义批评 卡塔尔 欧美国家 
儿童文学中的“他者”与作为“他者”的儿童——当代西方儿童文学的后殖民主义批评被引量:1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2期78-87,共10页赵霞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当代西方儿童文学理论批评研究”(16CWW029)。
当代西方儿童文学的后殖民主义批评发端于1970年代,自1990年代以来得到迅速发展,形成了两条基本的批评线索:一是沿着一般文学领域后殖民主义批评的传统,致力于揭示、解释、剖析儿童文学书写中殖民话语霸权、压迫与反抗的现实;二是从儿...
关键词:儿童文学 后殖民主义 西方 他者 
后殖民主义批评视域下影片《绿皮书》中种族与文化身份认同探析
《喜剧世界(中旬刊)》2021年第11期26-28,共3页刘新宇 
《绿皮书》在美国惯用的“公路片”的创作模式下,讲述了黑人钢琴家雪利与白人保镖兼司机托尼进行南方巡演一路上的故事,表达了黑白种族之间如何放下偏见与歧视,最终达到身份和解与定位的故事。美国作为一个移民国,自始至终牵扯和纠结于...
关键词:后殖民主义 种族文化 身份认同 
后殖民主义批评视域下“星期五”的文化身份解读被引量:1
《新纪实》2021年第8期15-18,共4页谢克彬 
本文从后殖民主义批评的视角,解读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库切的《福》和图尼埃的《礼拜五》中的相同人物星期五的文化身份的变化。笛福笔下的星期五被鲁滨逊驯化,丧失了自己的民族文化身份;库切描述了一位无声抵抗、用沉默来保护自...
关键词:星期五 文化身份 驯化 抵抗 引领者 
“批评理论的中国问题”的认识论革新被引量:2
《文艺争鸣》2019年第6期101-104,共4页颜芳 
刘康教授以阿尔都塞、詹姆逊、巴赫为例,阐明中国不是外在于而是'内生'于'理论'生产之中,因此提出以'批评理论的中国问题(China Questions of Critical Theory)'为视角去重新观照中国之于西方理论的关系;'批判理论的中国问题'还超越于...
关键词:西方文论 内在批评 批判理论 后殖民主义批评 身份政治 修辞策略 前现代 批评理论 詹姆逊 认识论 理论家 认识对象 
《印度之行》中印度人的身份危机与重建
《传播力研究》2019年第8期135-135,共1页王慧 
E.M.福斯特是二十世纪最著名的英国小说家之一,《印度之行》是他最为著名的小说之一,本文旨在分析小说中印度人阿齐兹的身份危机。由于文化霸权和世界的不平衡发展,无论在殖民时代还是当今社会人们都会面临身份危机。本文运用后殖民主...
关键词:后殖民主义批评 身份危机 重构身份 
最蓝的眼睛和最美的下巴——后殖民视角下《最蓝的眼睛》和“王贝整容事件”之对比被引量:1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18年第12期165-166,共2页王巧丽 
本文试运用后殖民主义理论,分析托尼·莫里森的《最蓝的眼睛》和中国的"超女王贝整容事件"。通过两者对比,我们得出:不能一味地模仿他人的蓝眼睛和尖下巴,要从自我中发掘出最美的眼睛和最美的下巴。我们只有正确处理好本民族文化和外来...
关键词:《最蓝的眼睛》 最美的下巴 后殖民主义批评 
后殖民主义批评理论视角下阿富汗女性身份建构——以《灿烂千阳》为例被引量:2
《新余学院学报》2018年第5期72-75,共4页王春 胡其林 
安徽省高校2018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卡勒德.胡塞尼小说人文精神研究"(SK2018A0527)
卡勒德·胡赛尼的小说《灿烂千阳》根植于阿富汗部族和传统文化,聚焦父权制、极端宗教主义和战争压迫下阿富汗女性沦为沉默客体的现实。基于后殖民主义批评理论,梳理阿富汗女性身份缺失的历史渊源,从性别、社会和文化角度分析了《灿烂...
关键词:《灿烂千阳》 后殖民主义批评理论 阿富汗 女性身份 建构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