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华人

作品数:389被引量:428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曾玲汤锋旺孟庆梓张钟鑫陈松岑更多>>
相关机构:厦门大学暨南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南洋理工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福建省高校服务海西建设重点项目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新加坡华人国家认同的演变——从开埠到李光耀政府时期被引量:2
《八桂侨刊》2023年第2期31-39,93,共10页朱陆民 陈佩杏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美国重返东南亚的同盟战略研究”(14FGJ005);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美国的印太联盟战略及中国的应对策略研究”(19YBA32)。
1819年是新加坡历史的转折点,英国人莱佛士登陆新加坡并将此开埠为自由贸易港。英殖民政府一开始就鼓励各方移民迁入新加坡,这吸引了大批来自中国华南地区劳工移民。独立建国之前的新加坡,华侨国家认同的偏好更加倾向于中国而非新加坡,...
关键词:新加坡 华侨华人 国家认同 李光耀 
从“马来化”“英化”到“再华化”--以19世纪末20世纪初新加坡土生华人为中心的考察被引量:3
《世界民族》2021年第3期89-100,共12页张晨怡 
国家民委委托课题“新时代中国边疆民族治理理论研究”(2019-GME-064)阶段性成果;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国疆域最终奠定的路径与模式研究”(15ZDB028)资助。
19世纪末20世纪初,新加坡华人社会经历了一个从“马来化”“英化”到“再华化”的过程。新加坡华人的“再华化”不仅是关乎文化的,也是关乎政治的。在文化方面,主要表现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追寻,具体包括华语运动的滥觞和儒教复兴运动的...
关键词:新加坡华人 马来化 英化 再华化 
国家认同的建构:“自主选择”政策下新加坡华人对华文教育认同的转向(1956-1987)被引量:1
《惠州学院学报》2021年第1期111-117,共7页周杰城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6CSS019)。
1956年,新加坡《教育政策白皮书》宣布一律平等对待英文、马来文、中文、淡米尔文等四种语言教育。该政策的颁布意味着政府摒弃了之前对华文教育的限制政策,家长拥有自由选择子女上何种语言源流学校的权利。然而,在该政策出台后,华人族...
关键词:新加坡 华文学校 教育政策 教育认同 
新加坡华人谱牒的传播特征与价值
《文化与传播》2020年第5期24-28,共5页邢永川 韦守 
2019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一带一路”背景下东盟国家华侨华人谱牒跨文化传播研究(项目批准号:19BXW075);2020年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一带一路”背景下新加坡华人华侨谱牒跨文化传播研究(项目编号:YCSW2020049)阶段性成果。
谱牒记载着以家族为中心的历史,是家族间组织传播的一种重要媒介,是海外华人传承、传播中华文化的载体。晚清民国以来,大量华人涌入新加坡,新加坡逐渐形成了以华族为主体的多元族群社会。在这片土地上,新加坡华人继承传统,编修谱牒以传...
关键词:华人家谱 谱牒传播 谱牒特征 谱牒价值 身份认同 
新加坡华人舞狮文化研究被引量:8
《体育文化导刊》2017年第2期86-91,共6页黄东教 
2016年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体育类)(16CTY022)
通过文献资料法等对新加坡华人舞狮进行研究。发现:华人舞狮于1904年之前传入新加坡,并历经萌蘖初生、消匿停滞、崛起兴盛、正轨繁荣等阶段;新加坡华人舞狮主要有南狮、北狮、青狮三类,融存于民众联络管委会、民众俱乐部、宗乡会馆、学...
关键词:民族传统体育 体育文化 新加坡 华人 舞狮 
英属时期新加坡华人宗乡会馆的社会职能被引量:1
《东南亚南亚研究》2016年第4期94-99,共6页宋海群 魏炜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新加坡社会治理现代化研究(15BSS014)"的阶段性成果
英属时期大量华人从中国迁往新加坡,在当地形成了以华人为主的社会。在华人社会内部,普通民众面临着生老病死与子女教育等问题。殖民政府在自由主义思想的影响下,对华人采取了自由放任的态度,不太出面解决民众面临的问题,而宗乡会馆通...
关键词:英属新加坡 宗乡会馆 社会事业 职能 
跨国文化网络中的海外华人与中国侨乡——读《重建祖乡:新加坡华人在中国》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4期114-121,共8页史秋霞 周敏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5CSH006)
当跨国主义逐渐成为国际移民的生存方式时,有必要重新认识海外华人与中国侨乡之间的关系。作为经典之作的《重建祖乡:新加坡华人在中国》为我们了解海外华人跨国实践提供了新视角。该著作以两个不同地域宗族分支间所发生的经济与文化联...
关键词:海外华人 中国侨乡 跨国主义实践 道义经济 跨国文化网络 
《东亚礼貌研究》介绍被引量:1
《当代语言学》2015年第3期356-359,共4页Daniel Z.Kadar Sara Mills 夏登山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7批特别资助项目(2014T70050);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BFYY011)的阶段性成果
《东亚礼貌研究》(Politeness in East Asia)2011年由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主编为匈牙利科学院语言学研究所Daniel Z.Kadda教授和英国Sheffield Hallam大学的SaraMills教授。全书共11章,除引言和后记外,分为理论思考和实践探讨两部分...
关键词:匈牙利科学院 剑桥大学出版社 Sheffield 文化特性 母语者 朝鲜语 新加坡华人 真实语料 语言演变 现代汉语 
东南亚金融危机以来新加坡华人中小企业变化发展分析
《东南亚研究》2013年第3期78-85,共8页黄兴华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东南亚华族与其他移民族群国家认同;族别认同的比较研究"(08BMZ032)
在东南亚各国中新加坡是唯一华族人口占绝大多数的国家,华人经济在新加坡经济发展过程中一直占据重要的地位。本文以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以来新加坡华人中小企业变化发展为主线,对1997—2008年期间,新加坡华人中小企业变化和发展状况...
关键词:金融危机 新加坡 华人中小企业 变化发展 
社群整合的历史记忆与“祖籍认同”象征:新加坡华人的祖神崇拜被引量:12
《文史哲》2006年第1期14-21,共8页曾玲 
2005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海外华人宗教信仰研究:东南亚华人民间宗教之建构与现状"的成果之一;项目编号:05BZJ017;新加坡李氏基金
从宗教社会学的角度讨论海外华人的民间信仰,是目前国内学术界关注较少的课题。本文从新加坡华人的祖神崇拜切入,以新加坡蓬莱寺的六个姓氏庙为研究个案,考察跨境“分香”的祖籍神明如何在新加坡移民社会环境下“定居”即“再社群化”,...
关键词:新加坡 华人 祖神崇拜 社群整合 祖籍认同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