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气行水

作品数:55被引量:83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刘雅华闫晓楠潘勤陈锐王雪更多>>
相关机构:天津中新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辽宁中医药大学广西中医药大学长春中医药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实用医药》《中国社区医师》《中国医药科学》《中医药临床杂志》更多>>
相关基金:山东省中医药科技发展计划项目辽宁省科学事业公益研究基金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中药温阳化气行水塌渍联合微波热疗治疗癌性腹水患者临床观察
《辽宁中医杂志》2025年第3期108-112,共5页张光 刘泽生 解晓芳 李鑫 李艳孔 
张家口市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121051D)。
目的观察中药温阳化气行水塌渍联合微波热疗治疗癌性腹水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就诊于张家口市中医院的102例癌性腹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1例。对照组给予静脉化疗后实施局部微波热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
关键词:癌性腹水 中药塌渍 微波热疗 温阳化气行水 
《伤寒论》脐旁动气的证治思路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24年第1期37-41,共5页罗婧涵 袁慧敏 李奥柔 郑丰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82374321);北京中医药大学“揭榜挂帅”项目(No.2023-JYB-JBZD-035)。
“动气”指以肚脐周围跳动为特征的病证,首见于《难经》。《伤寒论》中的“脐上筑”“脐下悸”“心下悸”皆属动气范畴。通过整理《伤寒论》对脐上悸、脐下悸的治疗思路,总结出动气的病机为心、脾、肾三脏阳气虚衰,气化不利,而致水饮内...
关键词:脐旁动气 伤寒论 保命四气散 温阳化气行水 气机升降 
化气行水五苓散
《医食参考》2023年第7期26-26,共1页韩德承 
处方来源,五苓散处方源自《伤寒论》,由泽泻、茯苓、猪苓、白术、桂枝等五味药组成。其中泽泻为主药,重用其利水渗湿的功效;辅以茯苓、猪苓之淡渗,加强利水功能,且健脾阳,以助运化水湿;佐白术健脾;桂枝温阳化气,解表散邪。五药合用,共...
关键词:化气行水 运化水湿 小便不利 利水渗湿 重吸收 呕逆 五苓散 湿肿 
基于阴阳学说辨证论治风湿性心脏病心力衰竭
《河北中医》2023年第5期835-838,共4页刘延青 刘红军 孔令伟 
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项目(编号:首发2018-3P-7045)。
阴阳为自然界的变化规律,具有阴阳属性的气称为阴气、阳气,阳气在人体的生命活动中起到主导作用。肾阳为心阳之根,心主血脉则是心气、心阳的作用。风温性心脏病心力衰竭多为肾阳心阳亏虚,不能温养脾阳,水饮上凌心肺所致。从典型病案进...
关键词:心力衰竭 风湿性心脏病 阴阳 温补脾肾 化气行水 中药疗法 
小议苓桂剂与温阳化气行水法的运用被引量:1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2年第2期81-83,共3页李婕 宋文采 
此文以苓桂术甘汤为切入点,从上焦病证、中焦病证、下焦病证3个方面入手,纵览《黄帝内经》时代至近代医学典籍,对前人应用苓桂剂的病症进行深入探讨,并对苓桂剂证阳虚水停之病机及其作用机制进行分析,认为苓桂剂作用关键在于桂枝(或肉桂...
关键词:阳虚水停 苓桂剂 温阳化气行水 经方 
痰饮病临床应用心得
《医师在线》2021年第7期38-38,共1页张文青 
所谓“百病皆因痰作祟”,现代临床痰饮为病者较为多见。《素问•经脉别论》曰:“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此为正常水液运化过程。《金匮要略》继承了《内经》的思想,从脾...
关键词:通调水道 经脉别论 化气行水 脾气散精 气化失司 痰饮病 水精四布 病因病机 
真武汤辨治阳虚水泛型儿童抽动障碍探讨被引量:9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21年第1期54-57,共4页徐向青 
国家第四批优秀中医临床人才项目(编号:J20184832009);2018年山东省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批文号:鲁卫中发展字〔2018〕1号)。
提出儿童抽动障碍病机为阳气虚损、水气内停,可予真武汤辨治。指出儿童元阳不足,阳气虚损,则无以养神柔筋;阳虚推动温煦无力,水液代谢敷布失常,水气客于筋脉肌肉,筋脉挛急,则肌肉抽动;水气上扰,蒙蔽神明,则出现精神障碍。儿童抽动障碍...
关键词:真武汤 阳气虚损 水气内停 儿童抽动障碍 温补脾肾 化气行水 
《金匮要略心典》论痰饮浅析
《中医文献杂志》2020年第5期59-59,共1页
《金匮要略心典》为清代医家尤怡所撰,成书于雍正七年(1729年)。《金匮要略!痰饮病脉证并治第十二》是《金匮要略》中条文较多、内容较丰富的篇章之一,其证候、病程发展变化也相对较为复杂。现将尤氏对痰饮病的见解阐释如下。1.水在五脏...
关键词:欲饮水 运化功能 脉证并治 痰饮病 清代医家 《金匮要略》 病程发展 化气行水 
温肾健脾、化气行水法对慢性肾小球肾炎脾肾阳虚证患者肾脏纤维化相关指标的影响被引量:15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年第4期719-722,共4页蔡小红 于秀梅 
山东省中医药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011-304)
目的探讨温肾健脾、化气行水法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脾肾阳虚证患者肾脏纤维化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方法将2013年3月-2014年3月我院肾内科门诊就诊的60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各30例。观察组口服温肾化气丸进行治...
关键词:慢性肾小球肾炎 脾肾阳虚 温肾健脾 化气行水 肾脏纤维化 
补肾名方金匮肾气丸
《保健与生活》2018年第13期45-45,共1页沈宁 
我们在药店里经常看到的金匮肾气丸是根据千古名方“济生肾气丸”发展而来的。金匮肾气丸的主要功效是温补肾阳、化气行水,治疗肾阳虚水液代谢失常、水湿内停所引起的病症,目的在于恢复“肾主水”的生理功能。
关键词:金匮肾气丸 温补肾阳 名方 济生肾气丸 化气行水 代谢失常 水湿内停 生理功能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