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义

作品数:27被引量:9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高胜林徐建云王瑞珊秦礼君郭彭冰更多>>
相关机构:福州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湖南大学徐州广播电视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演讲与口才(学生读本)》《学园》《中医文献杂志》《当代修辞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更换”义动词“易”“更”“换”的历时替换
《宜春学院学报》2019年第4期78-84,共7页张欣 
“易”“更”“换”这一组具有历时替换关系的常用动词,在汉语史的不同时期,其使用频次、搭配范围和组合能力等各方面的表现均有不同。通过选取先秦西汉、东汉至隋、唐五代三个时期口语性强的代表性语料考察发现,从先秦至隋,在表示“更...
关键词:常用词 “易” “更” “换” 历时替换 
浅说“萌”
《北方文学(中)》2015年第12期85-85,共1页王瑞珊 
网络新词“萌”自2010年出现流行至今,衍伸出许多新的意义和用法。本文从“萌”在汉语中的本义、“萌”之新义、“萌”之替换义出发,梳理其语义和语法功能,并结合社会环境,对其流行原因作简要探析。
关键词: 起源 本义 新义 替换义 流行原因 
单纯中见丰富——古代笑话中的美感特征
《学园》2014年第28期199-200,共2页徐琛 
笑话内容深刻、形式简短、表述生动,研究古代笑话的修辞就显得非常必要。单纯中见丰富是古代笑话修辞美感特征中比较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论述了古代笑话中普遍一般表现为一种修辞格,但不少笑话则存在着辞格综合运用的复杂多样的情况,...
关键词:古代笑话 修辞美感特征 单纯中见丰富 换义 婉曲 折绕 兼用 套用 连用 
双关辞格及其相似辞格辨析
《安徽文学(下半月)》2013年第6期118-119,共2页施芬芬 
在现代汉语修辞中,双关辞格历史悠久,是最常使用的修辞之一,历来为人们所推崇。但在实际使用中,析字、骂槐和换义这三种修辞的用法都或多或少地与双关存在着相似之处,因而本文将这三种修辞与双关进行了区分,以期人们在使用时能够消除误...
关键词:双关 析字 骂槐 换义 
闽南谚语辞格运用探析
《闽台文化研究》2010年第4期110-116,共7页李少丹 
福建省教育厅社会科学研究资助重点项目:<闽南谚语修辞研究>;(项目编号为JA09161S)阶段性成果
海峡两岸代代相传的闽南谚语是一座修辞艺术的宝库,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修辞格。闽南谚语中的修辞格不仅辞格类型多样,而且运用娴熟,不少谚语里还同时蕴有多种修辞格,构成修辞格不同形式的综合运用,不同修辞效果的辞格前后配合,交错使用,...
关键词:闽南谚语 修辞效果 修辞艺术 鲜明有力 虚实相生 换义 声音效果 句子形式 设问句 语音修辞 
巧换义,添语趣
《演讲与口才(学生读本)》2009年第9期14-15,共2页杨海亮 
所谓“换义”,是指利用词语、句子的多义性,在一定的语境中,将它们的甲义换成乙义,并使两种意义相互关联。换义是一种修辞方法,将它运用于言谈,往往可以给人出乎意料而又不悖情理的新奇感,从而使话语妙趣横生。
关键词:换义 修辞方法 多义性 新奇感 言谈 
“换义”“移意”辨略
《阅读与写作》2009年第1期28-29,共2页杨春海 
换义 对一个字词或句子,在一段话中变换其意义,前面用甲义,后面用乙义,使之发生变化的语言手法,修辞学上叫做换义。其情形有二:
关键词:换义 修辞学 句子 语言 
“换义”“双关”辨略被引量:1
《阅读与写作》2008年第6期22-23,共2页杨春海 
对一个字词或句子,在一段话中变换其意义,前面用甲义,后面用乙义,使之发生变化的语言手法,修辞学上叫做换义。其情形有二:
关键词:换义 双关 修辞学 句子 语言 
以改变换改变
《幸福(下)》2008年第4期41-41,共1页张小娴 
我们时常想,如果对方能够改变,我的日子就会好过点。先别说对方,你能够改变自己吗?你可以从今天开始放弃一样自己最喜欢的食物吗?你可以改掉一种习惯吗?你可以学习不再埋怨吗?你可以从今天起不再发怒吗?你能够不再自以为是吗?你能够减...
关键词:改变自己 凭什么 老样子 换义 以义 
以改变换改变
《北方人》2008年第7期29-29,共1页张小娴 
我们时常想,如果对方能够改变,我的日子就会好过点。先别说对方,你能够改变自己吗?你可以从今天开始放弃一样自己最喜欢的食物吗?你可以改掉一种习惯吗?你可以学习不再埋怨吗?
关键词:改变自己 老样子 凭什么 换义 以义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