婉曲

作品数:191被引量:68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徐盛桓黄志刚黄瓅邵凌力张燕雯更多>>
相关机构:郑州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娄底职业技术学院宜春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看似寻常实奇崛--《记念刘和珍君》语言赏析
《语文教学通讯》2025年第5期39-40,共2页路庆华 毕泗建 
鲁迅先生是真正的语言大师,其语言背后潜藏着内心巨大的情感波澜。在《记念刘和珍君》一文中,鲁迅先生不露声色,四两拨千斤,达到了制敌于无形的效果。要想真正抵达《记念刘和珍君》语言的奥区,必须充分利用好替换法、删除法。
关键词:藏锋不露 表意婉曲 标点妙用 替换法 删除法 
质直中见婉曲,浅近中寓深远——部级精品课《涉江采芙蓉》品鉴
《语文教学通讯》2025年第1期51-54,共4页张健筠(执教) 陈琳(观察) 
创设真实情境、构建以学生实践活动为主线的课堂,能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形成关键能力并提升语文核心素养,真正体现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深度教学,让学生在真实的学习体验中感受文本“浅而能深,近而能远”...
关键词:实践活动 质朴自然 浅而能深 曲折表达 
徐灿和李清照词的比较分析
《汉字文化》2024年第20期73-75,共3页刘彩霞 
徐灿和李清照都是中国女性词史上的重要词人,她们有着大致相似的经历,富于才学,婚姻幸福,都经历国破家亡,女性词总体都是婉约风格,她们二人也不例外,但是性情、感受和表达方式的不同,决定了二人仍然有着不同的风格,而且经历方面大致相同...
关键词:徐灿 李清照 婉曲深隐 直抒 胸臆 
切类以指事--婉曲话语生成新论被引量:1
《外语教学》2024年第4期1-6,共6页徐盛桓 刘倩 
语言研究是一个过程的集合体。本研究作为婉曲话语研究过程集合体一员,认为婉曲话语的生成和运用分别由递归原则和离断原则规范,而婉曲话语的原用语同其婉曲表达的关系可用“切类以指事”理论析解。婉曲话语的运用可做出“否定之否定”...
关键词:婉曲话语 过程集合体 递归原则 离断原则 “切类以指事” 否定之否定 
《荷塘月色》中引用的婉曲传情被引量:1
《中学语文》2023年第30期54-55,共2页谭万 
朱自清在《荷塘月色》后半部分引用了六朝的一赋一曲,透过引用得以窥探作者内心深处不可言说的隐秘情感,有对自己所处社会时代的无限失望,有对旧俗消逝的遗憾,有对自由爱情的艳羡,有对江南的眷恋,文章因此具有了婉曲传情的艺术特征。
关键词:《荷塘月色》 引用 婉出传情 
婉曲多姿 巧拙相融——徐三庚《篆书册》艺术特征探析被引量:1
《青少年书法(青年版)》2023年第7期11-14,共4页郭书含 
徐三庚是清代碑学的代表人物之一,勤耕铁笔,汲百家之长。徐三庚晚年代表作《篆书册》具有结体正奇、婉曲多姿、笔法顿挫、篆隶相参等艺术特征。本文探析徐三庚的自我风格的形成源自多元的取法,既有邓石如、吴让之的圆润秀丽,也有《王象...
关键词:徐三庚 篆书 艺术特征 
谢朓诗与南朝政治风云的婉曲写照——从钟嵘《诗品》评谢朓“末篇多踬”谈起
《求是学刊》2019年第6期122-131,F0003,共11页袁济喜 张子尧 
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重大项目“四部之学与中国文学形态构建”(17XNL012)
钟嵘《诗品》对谢朓诗"多踬"的评价,意指其诗歌结尾文义郁结,似有难言之隐。该现象一以贯之于其创作中,并与南朝风云变幻的政局密切相关。谢氏少年所处的刘宋时期皇权加强,家族因政治事件受到打压,致使其形成敏感疑惧的性格;其青年所处...
关键词:谢朓 诗歌 南朝政治 恐惧心态 多踬 
咏梅抒怀 婉曲细腻——黄庭坚《虞美人·宜州见梅作》赏析
《课外语文》2019年第29期84-85,共2页孙晓利 
虞美人·宜州见梅作⊙黄庭坚天涯也有江南信,梅破知春近。夜阑风细得香迟,不道晓来开遍向南枝。玉台弄粉花应妒,飘到眉心住。平生个里愿杯深,去国十年老尽少年心。
关键词:黄庭坚 玉台 虞美人 少年心 宜州 抒怀 江南信 
借物抒情,情更婉曲——读《荷叶·母亲》学借物抒情被引量:1
《小雪花(初中高分作文)》2019年第10期25-27,共3页何子芳 
导言所谓借物抒情法,就是指把作者的思想感情寄托于对一事物的爱憎中,借物的形象含蓄地抒发情感。运用借物抒情法写作,关键是要找准物的特点与自己的感情的相通之处,使物与感情相通共融,这样才会使文章更婉约,更动人。下面,我们就以冰...
关键词:借物抒情 写作技巧 荷叶 抒发情感 相通之处 母亲 
高远情趣 行文婉曲——《肖申克的救赎》写作手法探析
《中学语文》2019年第27期78-79,共2页吴玉奎 高晓云 
《肖申克的救赎》是美国知名作家、导演、制片人斯蒂芬金的中篇小说。该部作品在出版十二年后经历了影视翻拍,影片展示的苦难意境与内蕴的自由希望真谛使其收获了巨大的成功,在人类影史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关键词:《肖申克的救赎》 写作手法 影视翻拍 知名作家 斯蒂芬 中篇小说 制片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