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花败酱

作品数:75被引量:308H指数:1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杨波陈英杰刘素香张铁军崔文燕更多>>
相关机构:佳木斯大学沈阳药科大学河南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吉林省教育厅“十二五”科学技术研究项目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败酱草治神经性皮炎
《家庭医药(就医选药)》2024年第4期54-54,共1页
鲜败酱草500克,洗净、捣烂,充分拌匀备用。使用时,用两层纱布包裹捣烂的败酱草涂搽患处。每日数次,每次揉擦2~3分钟,一般连续2~3周即可显效或治愈。四川彭州胡佑志成都中医药大学副研究员蒲昭和点评:神经性皮炎,中医称为“顽癣”,此症...
关键词:成都中医药大学 湿热毒邪 带根全草 燥湿 涂搽 虫类药物 黄花败酱 败酱草 
黄花败酱HPLC多组分定量控制及PCA、OPLS-DA联合GRA法综合质量评价被引量:2
《中国药师》2023年第12期510-518,共9页卢立欣 郑磊 李志明 宋超 
山东省中医药科技面上项目(2021M199)。
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黄花败酱中常春藤皂苷元、齐墩果酸、熊果酸、黄花败酱皂苷C、原儿茶酸、绿原酸、咖啡酸、秦皮乙素、东莨菪内酯、芦丁、槲皮素和山奈酚的含量,探索主成分分析(PCA)、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及灰色关...
关键词:黄花败酱 高效液相色谱评法 灰色关联度分析法 主成分分析 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 综合评价 
基于红外光谱法结合化学计量学鉴别中药材墓头回及其伪品的研究
《中医药学报》2023年第2期50-55,共6页王兰 魏梦凌 单圣男 解玫莹 杨青山 程旺兴 
安徽省重点研究和开发计划项目(201904a07020073)。
目的:建立红外指纹图谱结合化学计量学鉴别中药材墓头回及其伪品。方法:采集墓头回、白花败酱、黄花败酱和斑花败酱共50批药材的红外光谱,对光谱数据进行平滑、基线校正、纵坐标归一化、二阶求导等预处理,选取10个共有特征峰采用主成分...
关键词:墓头回 白花败酱 黄花败酱 斑花败酱 傅里叶红外光谱法 化学计量学 
黄花败酱茎秆二氯甲烷萃取相对人白血病细胞K562增殖及分化的影响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23年第1期25-32,共8页米乐园 李克晶 李珊 刘婷 柴晓静 张颖 李娟 
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1JRA661)。
目的:探讨黄花败酱茎秆乙醇提取物的二氯甲烷萃取相(DPSS)对K562细胞增殖抑制和诱导分化作用及其相关作用机制。方法:不同浓度DPSS(0、25、50、100和200μg/ml)分别作用于细胞24、48和72 h后,采用MTT法检测K562细胞增殖情况;应用流式细...
关键词:黄花败酱茎秆 二氯甲烷萃取相 K562细胞 诱导分化 细胞凋亡 
败酱草及其有效成分抗结直肠癌药理作用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6
《药物评价研究》2022年第7期1435-1439,共5页陈慧心 黄莹莹 李子欣 易丹 张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2104553)。
败酱草来源于败酱科草本植物黄花败酱Patrinia scabiosaefolia和白花败酱P.villosa的带根全草,其乙醇提取物在动物体内外实验中均表现出明显的抗结直肠癌作用,抗肿瘤的主要活性成分为黄酮类和皂苷类。败酱草抗结直肠癌药理作用机制主要...
关键词:败酱草 黄花败酱 白花败酱 结直肠癌 药理作用 作用机制 
败酱草清热消瘀治疮毒
《保健与生活》2022年第12期30-31,共2页王庆国 
败酱草为败酱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黄花败酱、白花败酱的带根全草。味辛、苦,性微寒,归胃、大肠、肝经,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祛瘀止痛之功。《本草正义》言:“此草有陈腐气,故以败酱得名。”兹就笔者临床所习用者记录如下。
关键词:带根全草 疮毒 消瘀 肝经 黄花败酱 微寒 消痈排脓 败酱草 
黄花败酱有效成分提取及其体外抗氧化研究被引量:1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20年第10期25-28,共4页刘伟 武贺 张巧群 秦锌悦 关晓暄 
为了探究黄花败酱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及体外抗氧化作用,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索氏抽提法提取黄花败酱黄酮和齐墩果酸含量,并对其提取物体外抗氧化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在以无水乙醇、试剂用量200 mL(10倍)、抽提时间6 h的条件下,齐墩...
关键词:黄花败酱 黄酮 齐墩果酸 抗氧化活性 
黄花败酱化学成分研究被引量:13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20年第5期783-791,共9页张旋 侴桂新 
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2019ZX09735-002)。
对黄花败酱Patrinia scabiosaefolia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采用硅胶、Sephadex-LH 20、制备等多种色谱分离技术进行提取分离纯化,然后应用波谱技术进行结构鉴定,从黄花败酱全草95%乙醇提取物中共分离得到2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8,9-dideh...
关键词:黄花败酱 败酱属 化学成分 8 9-didehydro-7-hydroxydolichodial 
黄花败酱三萜类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9年第18期50-54,共5页任慧玲 
黄花败酱是败酱科败酱属植物黄花败酱的根或带根全草,民间应用历史悠久。近年来,从黄花败酱中分离鉴定出多种三萜类化合物。现代药理研究证实,黄花败酱中的三萜类化合物为主要活性物质,具有抗菌、抗病毒、镇静、抗肝炎、抗肿瘤等多种药...
关键词:黄花败酱 三萜类化合物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黄花败酱总皂苷的HPLC-Q-TOF MS成分分析被引量:2
《广东药科大学学报》2019年第2期199-203,共5页陈淑玲 王晓玉 钟艳梅 李卫东 韩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81403179;81703816)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飞行时间质谱(HPLC-Q-TOF MS)对黄花败酱总皂苷部位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快速鉴别。方法采用ACQUITY UPLCTM BEH C_(18)(2.1 mm×50 mm,1.7μm)色谱柱,以乙腈-(0.1%甲酸,10 mmol甲酸铵)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
关键词:黄花败酱 总皂苷 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 成分分析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