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式学堂

作品数:707被引量:563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吴洪成袁轶峰王冬凌杨银权张立程更多>>
相关机构:华东师范大学河北大学华中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保定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历史教学(下半月)x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论清季学堂奖励出身制
《历史教学(下半月)》2008年第12期55-55,共1页左玉河 
科举制是古代中国之抡才制度,而新式学堂体制则是近代育才制度,两者在性质及功能上存在很大差异。清季科举制度废除前后实行的学堂奖励出身制。
关键词:科举制度 清季 奖励制度 新式学堂 古代中国 出身 育才 近代 制度设计 性质 
略论晚清家庭的变动被引量:8
《历史教学(下半月)》1998年第1期16-19,共页徐永志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社会历史的发展进程表明,任何一种人类社会都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家庭既反映社会的经济基础,又反映社会的上层建筑,它比较全面地表现社会生活的基本现象.随着社会历史的变迁演进,家庭也会或多或少地发生不同...
关键词:直系家庭 自然经济 家庭结构 家庭功能 家庭关系 教育功能 历史教学 晚清时期 基础和上层建筑 新式学堂 
《西方文化的传入》教案
《历史教学(下半月)》1994年第8期45-49,共5页冯培兰 
一、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早期维新派的思想及影响,严复的思想及影响,李善兰、华蘅芳、徐寿、詹天佑、冯如的主要事迹;洋务运动时期的新式学堂与京师同文馆;戊戌变法时期的新式学堂与京师大学堂;清末科举制的废除与新教育制度的建立...
关键词:新式学堂 京师大学堂 京师同文馆 洋务运动时期 西方文化 华蘅芳 戊戌变法时期 维新派 教育改革 教育主张 
清末废科举兴学堂被引量:1
《历史教学(下半月)》1993年第4期32-34,共3页冯培兰 
我国的传统教育到20世纪初年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其中影响最大的要算废科举、兴办学堂了。这是我国由传统教育向近代教育转化的关键性步骤。而“新政”的推行,为科举制的废除、学堂的兴起创造了机会。清政府利用政权的力量,促成了中...
关键词:废科举 近代教育 传统教育 关键性步骤 科举考试 新式学堂 经济特科 私人办学 中学堂 资产阶级革命派 
湖南时务学堂二题
《历史教学(下半月)》1990年第5期39-41,共3页蔡开松 
一、时务学堂的创办经过1895年甲午战争惨败,惊醒了中国朝野士人,“兵战不如商战,商战不如学战”,成为一时士论;早期维新人士提出的废科举、兴学校的呼声此时更为强烈。1896年(光绪二十二年五月初二日),刑部侍郎李瑞芬上《请推广学校折...
关键词:湖南时务学堂 陈宝箴 维新人士 湖南巡抚 地方督抚 光绪二十二年 刑部侍郎 京师大学堂 奏请 新式学堂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