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活动

作品数:613被引量:644H指数:1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杨保军顾理平丁柏铨苏简亚陈力丹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安徽大学武汉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媒介化公共外交与中国外交话语的对外传播——基于中国驻英大使馆新闻活动的考察被引量:2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21年第3期27-72,5-6,共48页欧亚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健全重大突发事件舆论引导机制与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研究”(项目编号:20&ZD319)的阶段性成果
中国外交部门如何更好地向国际社会说明中国的外交战略与对外政策,为中国和平崛起争取更多的理解、认同和支持,是目前"西强我弱"的国际话语格局下一个带有现实焦灼感的重要命题。媒介化公共外交旨在通过影响媒体框架来争夺、获取与行使...
关键词:媒介化公共外交 媒体框架 中国外交话语 中国驻外使领馆 中英关系 
吕碧城《大公报》报人生涯的考察(1904-1908)被引量:1
《新闻春秋》2019年第6期11-16,27,共7页李静 余玉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近现代新闻职业共同体的肇始与演进”(项目编号:18BXW019)的阶段性成果
吕碧城是《大公报》第一位女编辑。1904年机缘巧合投身《大公报》,围绕开女智、强国家的主题进行了一系列新闻活动,并因文得名,创造了"绛帷独拥人争羡,到处咸推吕碧城"的盛况。1908年与《大公报》总理英敛之决裂,遂脱身《大公报》。纵...
关键词:吕碧城 大公报 新闻活动 新闻思想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重构话语体系探索
《青年记者》2018年第15期53-54,共2页张林贺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新新媒介’环境下报纸发展趋势及转型研究"(批准号:14AXW003)阶段性成果
新媒体背景下,借助新技术拓宽自身的传播和经营领域,将自身的优势发挥到最大化,成为党报的共识。党报依赖自身网站、微信、微博和客户端等新的社会化传播手段和人际传播工具来进行新闻活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传播渠道的再造,取得了...
关键词:媒体背景 党报 话语体系 重构 传播工具 经营领域 新闻活动 传播手段 
青年恩格斯的新闻活动和新闻传播思想——恩格斯为德国科塔出版社报纸撰稿的历史被引量:3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8年第1期5-15,共11页陈力丹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3&ZD182)
在马克思主义新闻实践的历史上,青年恩格斯的新闻活动应该是一段不能或缺、充满实践与思想活力的开篇。文章根据最新的材料论证了恩格斯20岁前后为德国最大的科塔出版社出版的日报《知识界晨报》《总汇报》撰稿的情形,梳理了他当时的新...
关键词:青年恩格斯 总汇报 知识界晨报 新闻价值 新闻时效 传播时空观 
民国时期中国共产党新闻宣传的五次转折及其动因分析被引量:3
《新闻大学》2017年第6期36-43,共8页倪延年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华民国新闻史"(13&ZD154);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华民国新闻史研究"(13AXW003)的系列成果之一
本文首先以国共两党关系变化为视角考察了从中国共产党诞生到民国南京政府终结近三十年间"民国时期"社会环境特点,在此基础上研究了该时期共产党新闻宣传的五次明显转折。研究发现:共产党在民国时期新闻宣传转变的主要动因是国共两党关...
关键词:共产党新闻活动 政党与新闻业 民国时期新闻史 
战时日本报界“皇道新闻观”的构建
《青年记者》2016年第8期102-103,共2页孙继强 赵婷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战时日本媒体法西斯化研究(1931~1945)"(项目编号:15BSS018)的阶段性成果
随着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日本逐渐陷入长期战的泥沼中不能自拔,日本国内悲观、厌战、怠工情绪蔓延。为改变局面,日本当局多次出台相关文件,要求宣传机构“巩固国内团结,振兴举国共赴困难之气概”,号召国民做好长期持久战的心理准备,以...
关键词:战时日本 皇道 日本当局 新闻观 战时体制 宣传机构 精神武器 军需工厂 新闻伦理 新闻活动 
从“职业报料人”看新闻活动主体的境遇变迁与身份变异被引量:5
《国际新闻界》2015年第1期89-100,共12页彭华新 
国家社科基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民生新闻发展走向研究"(13AXW014)项目成果之一~~
20世纪末,"报料人"作为一种重要的"新闻源"嵌入了新闻生产过程,成为事实上的"新闻活动主体"。但当时的"报料人"具有随意性和零散性。从对近年来一些大中城市的媒介实践观察,"报料人"完成了职业化转向,实现了体量上的群体化、队伍上的组...
关键词:职业报料人 新闻活动 身份变异 
风险社会视域下社会困难群体新闻活动中的不信任研究被引量:4
《新闻界》2014年第16期27-33,共7页李春雷 凌国卿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社会困难群体心理疏导与传媒引导机制研究"(12CXW016)
高风险社会,不信任并非是简单的信任反面的意涵,而是风险压迫下的一种情绪和心态的复杂表征。社会困难群体因其弱势在风险社会中首当其冲,而该群体不信任的泛化心态也为社会埋下了风险因子。本文从社会困难群体的社会信任缺场切入,借助...
关键词:不信任 社会困难群体 传媒 风险社会 
清末日本对华新闻活动考察
《大连大学学报》2013年第4期12-16,共5页刘爱君 姜明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6CXW002)
19世纪末至20世纪上半叶,日本在中国创办了大量报刊。以日俄战争为界,早期报刊在一定程度上同情中国革命,宣传维新改革,创办初期受到中国进步知识分子的欢迎;日俄战争后,伴随着日本对华军事扩张,大多数报纸以维护日本的在华利益,培植亲...
关键词:清末 日本 新闻活动 中日关系 
抗战时期国际新闻社在桂林的新闻活动被引量:3
《新闻与写作》2012年第1期74-76,共3页杨晓佼 
2008国家社科规划项目<抗战时期国共合作背景下桂林新闻事业史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号:08BXW003
抗战全面爆发后,桂林一度成为抗战时期大后方的文化中心,享有“桂林文化城”的美誉。据统计,当时集结在桂林的作家、画家、音乐家、戏剧家和新闻工作者等,多达1000余人.
关键词:桂林文化城 抗战时期 新闻活动 新闻社 国际 新闻工作者 文化中心 大后方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