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意境

作品数:81被引量:44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艺术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黄玮王倩卿笑天李新娟肖美娜更多>>
相关机构:青岛科技大学南开大学景德镇陶瓷大学陕西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中流文教基金广西教育厅科研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尼古拉·费欣素描的线性美
《收藏与投资》2025年第1期179-181,共3页黄逸燚 
本文重点讨论与分析尼古拉·费欣的绘画作品当中的“美”。费欣的素描独具个人特色的线性美。其线条之美,不仅蕴含了西方画家对绘画的认识,更是中西方绘画的一种美妙融合。费欣的素描以线条著称,他通过对客观物体的形体轮廓进行细致的观...
关键词:线性美 绘画意境 情感表达 
伍蠡甫的绘画意境观
《艺术学研究》2024年第5期55-64,共10页李健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美学与艺术学关键词研究”(项目批准号:17ZDA017)阶段性成果。
伍蠡甫是中国现代意境理论建构的重要参与者,他立足于中国绘画讨论意境,提出两种观点:其一,意境是主观的具体化,有其特殊的形象,是意识形态的反映;其二,意境是客观存在的审美对象对艺术家、文学家的思想、情感所唤起的能动反映。伍蠡甫...
关键词:伍蠡甫 意境 绘画意境观 意识形态 中位哲学 意与法 
禅境与文心:牧溪绘画意境的构建
《美术观察》2024年第9期74-76,共3页呼志远 
禅宗的禅理、禅意、禅境在禅僧士大夫化、士大夫禅僧化的社会背景下,引导中国绘画以超自然、超社会、超世俗的理念,向着深邃的禅宗意境发展。以“墨戏”形式创造出的造型怪诞、笔墨粗放、情绪饱满的禅宗绘画,为中国传统绘画开创了一片...
关键词:禅宗 禅画 文人画 禅境 
“藏”“显”之间
《十几岁》2024年第27期80-80,共1页
“山欲高,尽出之则不高,烟霞锁其腰,则高矣。水欲远,尽出之则不远,掩映断其派,则远矣。”郭熙在《林泉高致》中这样说道。的确,绘画意境如此,为人处世亦是如此。正所谓,完即是缺,满则是溢:退就是进,少便是得。本期,我们探讨“藏”与“...
关键词:《林泉高致》 郭熙 为人处世 绘画意境 
2024年9-10月征文来啦!
《十几岁》2024年第24期F0003-F0003,共1页
写作材料:山欲高,尽出之则不高,烟霞锁其腰,则高矣。水欲远,尽出之则不远,掩映断其派,则远矣。郭熙《林泉高致》中的这句话,讲的是绘画意境的处理方法,于为人处世也有一定的启发意义。阅读了这段材料,你有怎样的感悟?请写一篇不少于800...
关键词:写作材料 为人处世 绘画意境 征文 启发意义 
陈淳写生花卉册页艺术风格解析
《艺术家》2024年第8期24-26,共3页张田伟 
陈淳在明朝中国画史上是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他在花鸟画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笔者对他的花卉册页深感兴趣,并进行了一些临摹和学习,因此想在此分享一些心得体会。本文从陈淳的生平经历、艺术观点以及绘画技巧和方法入手,结合他的具体...
关键词:花鸟画 写生 陈淳 生平经历 心得体会 绘画能力 册页 绘画意境 
中国山水画散论:西方进路
《第欧根尼》2024年第1期132-146,148,共16页基拉兹·佩林切克·卡拉维特 杜鹃(译) 
玉堂登掩春日闲,中有郭熙画春山。鸣鸡乳燕初睡起,白波青嶂非人间。这首11世纪中国诗人苏东坡的诗作(张安治,2002:107)揭示了他同时代的山水画家郭熙的绘画意境,后者不仅是杰出的艺术家,也是卓越的艺术评论家。三个世纪后的14世纪中叶,...
关键词:艺术评论家 张安治 郭熙 山水画家 中国山水画 苏东坡 绘画意境 14世纪 
用激情礼赞生命——记国画家康移风
《文艺生活(艺术中国)》2024年第6期28-37,F0002,共11页个三 
当代湘中娄底美术,以中国画最为突出,而王憨山、邹传安、康移风则是其地当之无愧的国画“三巨头”,各有擅场。王憨山先生走的是传统文人写意画的路子,形成了“重、拙、大”的笔墨语言;邹传安先生走的是宋宫廷画传统与中西色彩相结合的路...
关键词:笔墨语言 王憨山 国画家 文人写意画 宫廷画 中国画 造型手法 绘画意境 
传统绘画意境在数字艺术中的重构——“峡的女儿”系列创作解析被引量:1
《美术观察》2024年第4期158-159,共2页杨林通 
随着数字CG技术、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艺术在数字媒介领域得到了极大的扩展,关于艺术的思维方式也在逐步变化,产生了数字绘画艺术、数字影像艺术、数字雕塑、数字交互艺术等新的艺术形式。数字绘画是将数字技术应用于传统绘画的一种新...
关键词:计算机成像 数字绘画 数字艺术 数字媒介 数字技术应用 传统绘画 CG技术 网络通信技术 
孤寂的纯粹——体会八大山人的绘画章法意味
《文艺争鸣》2024年第1期207-208,共2页吉利 
绘画意境与品味的界定历来是非常重要的,大凡深入文化层面后自然地要把哲学、宗教、文学甚至实证科学的认知加以比较,找出它们内在的关联和彼此的推动作用,而意境与品味要受到如上诸多因素的影响,这一点毋庸置疑。单就哲学与宗教对艺术...
关键词:艺术作品 八大山人 实证科学 农耕时代 出世与入世 绘画意境 诸多因素 品味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