浑厚华滋

作品数:140被引量:59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艺术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高飞张学峰耀文星查律阴澍雨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艺术研究院安徽师范大学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馆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黑龙江省艺术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美术x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刍议黄宾虹的“宿墨”法创新与民族观念建构
《美术》2023年第10期72-82,87,共12页王惠玉 毛建波 
中国画以“笔墨”为核心渊源已久,黄宾虹在继承笔墨传统的基础上,对画史上原本很少被关注的“宿墨”进行了发掘与创新运用,从理论与实践层面上对中国画的时代困境进行了探索与回应,最终以“浑厚华滋”的艺术风貌与“五笔七墨”的画学思...
关键词:黄宾虹 五笔七墨 宿墨 浑厚华滋 民族性 
浑厚华滋 虚静沉逸——程大利山水画艺术论
《美术》2012年第12期60-65,2,共6页耀文星 
在我看来,程大利是当代画坛少有的具有土夫学者品质的艺术家之一。之所以这样说是基于两点:一是他的人品为他周围的人所散重;二是他的学问常为同道所认同。
关键词:程大利 艺术论 山水画 浑厚 虚静 艺术家 
浑厚华滋——一个俊伟磊落的艺术理想
《美术》2007年第9期22-22,共1页梁江 
从黄宾虹一生的历程看,他的艺术行程经历了师古人、师造化,融会贯通进而独创体格三阶段。而最能体现其炉火纯青造诣的,当属晚年所作,这是合逻辑的。
关键词:艺术理想 融会贯通 黄宾虹 
黄宾虹墨法谈被引量:2
《美术》1996年第1期29-31,共3页蒋正鸿 
黄宾虹以其毕生的精力创造出前无古人的笔墨。他继承历代画家所创造的笔墨传统,从形式符号开始进行抽象构成,深得天道变化的玄机,绘制出气势磅礴、元气淋漓的作品。他象春蚕三眠、成长、脱皮,屡经苦痛,始得笔墨之法。
关键词:黄宾虹 墨法 笔墨 浑厚华滋 抽象构成 形式符号 自然形态 画家 中国绘画艺术 意识形态 
朱峰中国画作品
《美术》1995年第7期42-43,共2页
中年画家朱峰(浙江兰溪人),自幼爱画,在部队服兵役时是执着的美术爱好者,1968年退役到黄山工作以后,是当地闻名的业余画家。1983年入南京艺术学院从刘海栗、张文俊教授进修两年。于此前后在沪、宁等地举办过以黄山风光为题材的画展。在2...
关键词:中国画 黄山画派 美术爱好者 浙江兰溪 张文俊 艺术学院 服兵役 气韵生动 浑厚华滋 图卷 
论黄宾虹的渍墨法被引量:1
《美术》1994年第9期40-59,共4页李达 
1940年,黄宾虹在《画谈》一文中论渍墨法说:“山水树石有大浑点、圆笔点、侧笔点、胡椒点,古人多用渍墨。精笔法者苍润可喜;否则侏儒臃肿,成为墨猪,恶俗可憎,识者不取。元四家中,惟梅道人得渍墨法,力追巨然。明文征明、查士标晚年多师其...
关键词:墨法 黄宾虹 用笔用墨 山水画创作 笔法 倪云林 元四家 浑厚华滋 笔墨 民族精神 
黄宾虹的影响与启示被引量:2
《美术》1994年第4期14-16,25,共4页刘曦林 
20世纪之前的清朝末年的山水画史,是以“南宗”山水画的顺延,特别是“四王”样式占主流的画史。从清末正宗山水画首当其冲地成为二十世纪“美术革命”的对象,不仅证实了传统山水画与二十世纪时代精神的不谐。
关键词:黄宾虹 影响与启示 传统山水画 二十世纪上半叶 李可染 中国画 20世纪 浑厚华滋 笔墨 美学思想 
试论黄宾虹的“道咸画学中兴说”被引量:10
《美术》1994年第4期26-30,共5页洪再新 
“我们为什么要关注往昔?” “因为我们对现实感兴趣。” 我们看黄宾虹先生对中国美术历史的关注,特别能体会到潘诺夫斯基所说的“现实”意味着什么。现实存在于历史之中,要真正认识现实就必须要超越现实。黄先生对自我这一现实的成功把...
关键词:黄宾虹 金石学 画学 道咸 常州学派 今文学派 浑厚华滋 《公羊传》 扬州八怪 知识结构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