浑沌

作品数:652被引量:940H指数:1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理学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陈立群顾圣士刘华杰刘曾荣徐瑞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院西安交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地震科学联合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老子》思想的两个层次及其关系——兼及《庄子》对《老子》的扬弃
《社会科学论坛》2024年第6期211-226,共16页姜晓琨 
“道法自然”与“反者道之动”是《老子》道论的两大内容,与之相对应,浑沌无心的“清虚以自守”和分别意识下的“卑弱以自持”,是《老子》倡导的合道行为的两个方面,亦是其思想的两个层次。要理解老子的思想,需要以“清虚以自守”的究...
关键词:《老子》 思想层次 浑沌无心 分别意识 《庄子》 
混沌与神全
《老年世界》2024年第12期61-62,共2页塞音 
在《庄子》的内篇《应帝王》里,有这么一个故事:南海君主“條”与北海君主“忽”在混沌境内遇到了中央君主“浑沌”,“浑沌”帝热情招待了他们。南海君主与北海君主商议:人有七窍,可以听见好听的音乐,欣赏漂亮的美景,享受好吃的东西,闻...
关键词:浑沌 混沌 《庄子》 君主 北海 
从浑沌之境到礼法世界:先秦道家的秩序论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4年第12期25-26,共2页陈徽 
一、浑沌、生生与秩序道家的浑沌观念实源于老子。“浑沌”为叠韵联绵词,亦可作“混沌”。“混”与“浑”均有水流盛大之义,常互用。水大则泥沙俱起,故“浑(混)”引申有“浊”义,是日浑(混)浊。浑(混)浊意味着水与泥沙搅在一起、彼此不分。
关键词:浑沌 先秦道家 叠韵联绵词 
从浑沌之境到礼法世界:先秦道家的秩序论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5期104-114,共11页陈徽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道家政治哲学研究”(项目批准号:20BZX050)的阶段性成果。
在先秦道家关于世界秩序的思考中,浑沌概念可谓其逻辑起点。先秦道家将世界分为两种:浑沌之世和浑沌裂灭之世。浑沌之世(原始浑沌)是浑沌性、生生性与秩序性的自然统一,因而是无治之世,不存在有为或无为的问题。由于治者妄为,浑沌裂灭,...
关键词:先秦道家 秩序论 浑沌 无为 
导言
《建筑师》2024年第3期16-16,共1页 
《庄子·应帝王》中记载了倏、忽二帝为混沌大帝开窍的故事:南海大帝名叫倏,北海大帝名叫忽,中央大帝叫浑沌。倏与忽常在浑沌处聚会,浑沌殷勤地款待他们,倏和忽商量报答浑沌的情谊,说:“人人都有眼、耳、口、鼻七个窍孔用来视、听、吃...
关键词:浑沌 应帝王 混沌 马克斯·韦伯 
无为的力量
《青年博览》2024年第10期43-43,共1页洞见yimo 
庄子在《庄子·应帝王》中讲了一个故事:上古时期,南海的帝王叫條,北海的帝王叫忽,中央的帝王叫浑沌。和忽经常来浑沌这里相会,浑沌对他们俩很好。他俩就想报答浑沌,说:人都有七窍,用来视物、饮食、呼吸,唯独你没有,我们试着替你凿开。
关键词:浑沌 应帝王 上古时期 
《老子》上德、常德、广德、玄德对价值二元论的超越之疏解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24年第5期1-18,共18页赖锡三 
《老子》“上德”“常德”“广德”“玄德”等思想对价值二元论有着治疗与转化作用。通过对《老子》的上德、常德、广德、玄德进行探讨,并对章句进行疏解与融贯,我们可以认识到《老子》由“玄同之道”所领会延伸而来的“玄同之德”的内...
关键词:《老子》 和光同尘 知白守黑 上德 常德 广德 玄德 浑沌 袭明 
上海女郎(2003-- )
《长江文艺》2024年第6期112-126,共15页三三 
献给不存在的曹丽萍,“南海有个帝王叫黛,北海有个帝王叫忽,中央的帝王叫浑沌。”三根钉子楔进一桌酒席,杯中酒水轻轻晃动,抽烟的点上了火,闷头喝海参羹汤的放下了碗。底下早有人看破,小声叼一句,说的是《庄子》。朱文开只当未闻,继续...
关键词:浑沌 帝王 《庄子》 
上海女郎(2003-)
《花城》2024年第1期174-187,共14页三三 
献给不存在的曹丽萍“南海有个帝王叫黛,北海有个帝王叫忽,中央的帝王叫浑沌。”三根钉子楔进一桌酒席,杯中酒水轻轻晃动,抽烟的点上了火,闷头喝海参羹汤的放下了碗。底下早有人看破,小声叻一句,说的是《庄子》。朱文开只当未闻,继续讲...
关键词:帝王 三根 浑沌 
浑沌与知觉:庄子身体美学的现象学解读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4期73-77,128,共6页何艳珊 
2020年度教育部社科基金规划项目“汉传佛教典籍中的音乐审美理论研究”(项目编号:20YJA760021);2021年广东省高校思政专项课题“古代情感德育理论在思政教学中的应用研究”(项目编号:2021GXSZ170)
庄子哲学中的身体指的是躯体与心理、感官与理性尚未区分之前的“浑沌”整体。由于身体的原初知觉尚未形成清晰的主体意识,因而其所处的生存境遇并非物理意义上的客观世界,而是“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一体”的本原世界,相当于现象学...
关键词:身体主体 生活世界 不传之道 立象尽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