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主体

作品数:45被引量:160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俞志伟石叶王晓华张艳艳程党根更多>>
相关机构:河南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深圳大学扬州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文学教育》《现代教育科学》《教育学报》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医美”:一个身体美学的“瑕疵”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2期47-54,共8页王耘 
“医美”是一个当代人类社会文化的“热词”,它既带有魔术般的科幻色彩,又尽显资本运作唯利是图的丑态。而通过对“医”字古义的还原,对“身体美学”“医美”等特定术语的分析,对医美之艺术呈像的摹写,对当代医美实况及其批判文本的回溯...
关键词:医美 身体美学 身体主体 身体形象 
探析舞蹈创作中身体主体的运用——以舞蹈《听,黎明》为例
《尚舞》2024年第20期63-65,共3页刘凯璐 
文章以法国哲学家梅洛-庞蒂的身体现象学为理论基础,结合舞蹈作品《听,黎明》,分析了身体图式与意向性、身体空间感与时间感在舞蹈创作中的实际运用。研究发现,身体主体的运用不仅有助于舞者深刻地表达舞蹈的主题和思想,还能有效地传达...
关键词:舞蹈创作 身体现象学 身体主体 运用 
舞蹈的身体之维--基于梅洛-庞蒂身体现象学的分析被引量:1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24年第3期168-173,198,I0003,共8页马国全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艺术学评价体系的理论与实践创新研究”(项目编号:21ZD11)阶段性成果。
身体是舞蹈的载体和基础,舞蹈最重要的是借助于身体这个媒介来表现。但这并不意味着舞蹈真正以身体的“在世存在”为本源,相反,大多数舞蹈在本质上仅把身体当作通向精神、社会、情感、神灵、个人遭遇等等的工具而进行身体之外的意义的...
关键词:舞蹈 梅洛—庞蒂 身体主体 语言 身体间性 
论《考工记》造物思想的身体主体性观念被引量:1
《山东艺术》2024年第2期52-59,共8页高波 
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先秦造物艺术思想的身体维度研究”(批准号:22CWYJ17)的阶段性成果
以《考工记》为代表的中国传统造物思想蕴含着独特的身体观念,将身体视为造物活动的主体。在身体主体性观念的基础上,《考工记》形成了“天时、地气、材美、工巧”的造物原则,并提出了符合身体条件和需要的造物目的以及造物尺度,从而建...
关键词:身体主体性 《考工记》 造物 
西方德性教化思想中“身体”的演进脉络探析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2期45-55,共11页冯昊青 朱哲成 贺凯杰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基于‘核安全命运共同体’视角的核伦理研究”(19BZX108)。
因循理性主义的逻辑演化,西方德性教化视域下的身体长期被贬作道德实现的障碍,德性教化也因此被异化为祛身化的智性学习。在近代身体现象学思潮的激荡下,身心二分的教化模式遭到了质疑与挑战。尼采、梅洛-庞蒂等学者将主体重构为灵肉圆...
关键词:祛身化 身体主体 具身德育 
创伤记忆与“隐忍”叙事——评《地久天长》的时空意识
《新疆艺术学院学报》2023年第4期89-97,共9页王晓旭 
河北省社科基金(项目编号:HB20YS032)河北影院空间文化形态考述(1896-2020)阶段性成果。
影片《地久天长》的叙事时间不是均质的,而是一段时间的“绵延”,呈现出断裂、反复且螺旋上升的特征,表征着创伤主体对时间的非持续性的感知;叙事空间具有“回荡”特征,创伤主体参与了空间的迁徙、先验性“存在空间”的影响、空间的回...
关键词:《地久天长》 时空意识 创伤记忆 身体主体 
从“意识主体”到“身体主体”:身体哲学视域下的主体教育审思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3年第5期88-89,共2页夏剑 
一、人作为“身体主体”现代主体教育从源头上来讲,就是一种基于作为意识或精神主体的人的教育,其实质追求最终必然落脚于人的意识或精神潜能的开发和培育,其典型表现就是重视知识的教育价值,重视理智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身体主体 人的教育 哲学视域 精神主体 意识主体 能力的发展 现代主体 典型表现 
浑沌与知觉:庄子身体美学的现象学解读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4期73-77,128,共6页何艳珊 
2020年度教育部社科基金规划项目“汉传佛教典籍中的音乐审美理论研究”(项目编号:20YJA760021);2021年广东省高校思政专项课题“古代情感德育理论在思政教学中的应用研究”(项目编号:2021GXSZ170)
庄子哲学中的身体指的是躯体与心理、感官与理性尚未区分之前的“浑沌”整体。由于身体的原初知觉尚未形成清晰的主体意识,因而其所处的生存境遇并非物理意义上的客观世界,而是“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一体”的本原世界,相当于现象学...
关键词:身体主体 生活世界 不传之道 立象尽意 
直面儿童的身体:作业具身面向的内涵与设计被引量:1
《现代教育科学》2023年第4期132-138,共7页张晓凤 纪锦华 
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中小学教师减负的时间困境与治理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022BJY023)。
当前的“双减”政策与具身哲学理论都指向了儿童的身体,反映在作业实践中,表现为作业的具身面向。作业的具身面向建基于身体主体的观念,旨在实现作业学习的“身体构成性意义”。作业具身面向的设计主要关涉身体意识、作业内容、具身交...
关键词:作业的具身面向 身体主体 作业设计 儿童 
从“意识主体”到“身体主体”:身体哲学视域下的主体教育审思被引量:6
《教育学报》2023年第3期16-27,共12页夏剑 
2022年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身体主体视域下劳动教育的价值逻辑与实践路径研究”(课题编号:22JYC00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现代哲学的“身体转向”所确立的“身体主体”概念及其主体哲学思路,颠覆了奠基于笛卡尔意识哲学的“意识主体”概念及其主体哲学思路。由此,深受后者影响的现代主体教育理论必然需要基于新的主体哲学视域进行重新审视。基于“意识主体...
关键词:现代主体教育 身体哲学 意识主体 身体主体 完整的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