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过错

作品数:67被引量:28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蔡毓斌杨立新李仁真李瑞钦马廉颇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内蒙古大学福州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司法文件规定的损益相抵规则规范分析与具体适用
《判解研究》2023年第3期1-23,共23页杨立新 
北京市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重点研究项目“民法典实施中的疑难问题研究”(项目编号:21FXA00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一、损害赔偿之债的损益相抵规则在我国的建立和发展(一)我国民法典和以往民事法律不规定损益相抵规则的原因损害赔偿之债有两大赔偿规则,即过失相抵规则和损益相抵规则。1949年以来,我国民法重视过失相抵规则的适用,对损益相抵规则相...
关键词:损害赔偿之债 混合过错 过失相抵规则 侵权责任 赔偿规则 司法文件 合同领域 民法典 
主题:双方存在混合过错情况下,对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认定被引量:1
《中国检察官》2021年第12期72-77,共6页吴才文 郑岚清 
近几年来,车内乘客非法干扰机动车驾驶的事件频频发生,给社会公共安全秩序带来极大的危害。非法从事汽车客运的驾驶员违章行驶,并与车内乘客发生撕打,造成严重危害后果的,驾驶员应认定为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还是过失致人死亡罪,双...
关键词:非法汽车客运 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 法律责任承担 
污染环境罪罪过形式的确定
《岭南师范学院学报》2020年第2期88-95,102,共9页牛秉儒 
污染环境罪有其特殊性,行为人受经济利益的内心驱动,其行为往往表现出明显的负外部性特征。行为人对这种伴随性的污染环境的危害后果究竟是故意抑或过失心态,实践中做出区分的难度很大。基于现行法律规定的框架,确定过错推定责任原则下...
关键词:污染环境罪 罪过形式 故意 过失 混合过错 
在混合过错中教育机构的责任承担被引量:2
《人民司法》2020年第5期31-33,共3页李智 曹书瑜 
【裁判要旨】对于未成年学生在教育机构受到人身损害的,优先选择适用教育机构责任纠纷,未成年学生的年龄及民事行为能力与教育机构的责任一般成反比例,在认定教育机构过错中有必要适用或者借鉴国家教委教育规章或教育教学规范,注意防止...
关键词:未成年学生 民事赔偿责任 人身损害 混合过错 民事行为能力 教育机构责任 裁判要旨 教学规范 
侵权法视角下混合过错同与有过失的概念辨析被引量:5
《北方法学》2018年第6期35-43,共9页李仁真 廖博宇 
《侵权责任法》第26条被众多学者及实务工作者解读为关于“混合过错”的规定。而根据我国司法判决,“被侵害人对损害的发生也有过错”这一情形,既包括双方相互侵权,也包含被害人与有过失。由此可以看出,与有过失这一概念在我国民法...
关键词:混合过错 与有过失 侵权责任 《侵权责任法》第26条 
略谈侵权行为下混合过错的责任划分
《职工法律天地(下)》2018年第9期141-141,共1页徐威昂 
在基层法院,一般民事侵权赔偿纠纷案件比较多,而且基本上双方都是有过错,并且矛盾相对比较尖锐,如果过错程度划分不均,将直接产生责任的划分不公,势必引起当事人上诉、闹诉、缠诉,进而引发涉诉信访问题,不容忽视。
关键词:混合过错 划分责任 权利义务 
虚假登记损害责任之民行诉讼交叉问题的解决
《人民司法》2017年第13期79-83,共5页史智军 
因虚假登记引发的损害赔偿,权利人在选择民事诉讼还是行政诉讼时常陷入困境,实践中对此亦未形成统一认识。就虚假登记造成损害的原因而言,主要有四种:其一为完全的申请人过错,其二为完全的登记机构过错,其三为申请人和登记机构混合过错...
关键词:损害责任 行政诉讼 混合过错 登记机构 损害赔偿 民事诉讼 侵权责任法 统一认识 
行政赔偿诉讼中混合过错的认定与解释方法被引量:1
《法律方法》2016年第2期274-287,共14页黄娟 
在受害人自身和行政机关共同致损的侵权案件中,现有实践中部分法院将'混合过错'理解为过错归责的混合,并据此裁断行政机关承担全部赔偿责任,与有的法院主张根据致害程度承担部分损失之观点形成分歧。按照侵权原理和体系性解释,混合过错...
关键词:混合过错 行政赔偿 法律解释 按份责任 补偿责任 
机动车和非机动车混合过错发生交通事故致第三人损害的责任承担
《公民与法(审判版)》2015年第12期39-40,共2页张永辉 
裁判要旨 交通事故的发生系机动车和非机动车混合过错造成并导致第三人损害的,当事人请求由为机动车承保交强险的保险公司在责任限额范围内先行予以赔偿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保险公司就超出其应承担的部分向其他侵权人行使追偿权的...
关键词:非机动车 交通事故 混合过错 第三人 责任承担 损害 保险公司 人民法院 
老人意外受伤维权方略
《金秋》2014年第11期34-35,共2页张兆利 王晓芹 
在老年人的日常衣食住行中,由于体力、智力等方面的原因,一不留神遭受人身损害的事情常有发生——案例一:虽有警示标志,商场仍要为老人摔伤"买单"。2013年"五一"前夕,刘大妈到某服装自选商场购买了一件上衣,在通向一楼的电动扶梯上。
关键词:刘大 人身损害 意外受伤 电动扶梯 侵权责任法 后续治疗费 赔偿义务人 残疾赔偿金 赔偿责任 混合过错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