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室内乐

作品数:20被引量:28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艺术更多>>
相关作者:龚晓婷彭志敏吴家军郭鸣谷玉梅更多>>
相关机构:中央音乐学院沈阳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华东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美与时代(美学)(下)》《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当代音乐》《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音乐—书法媒介间性与音乐中的书法——以混合室内乐《归道》为例
《美与时代(美学)(下)》2024年第3期60-63,共4页向远航 
青年作曲家文子洋在混合室内乐《归道》中借鉴了中国书法艺术元素,试图将书法中的文字笔画、书势与音乐的音高、音响和音色进行关联,由此构成一种存在于音乐与书法间的隐蔽的媒介间性。作为“音乐中的书法”,《归道》一曲通过提取和解...
关键词:媒介间性 音乐 书法 归道 
基于亚洲传统音乐的再“创造”--混合室内乐《归道》创作札记被引量:1
《音乐生活》2023年第1期73-77,共5页文子洋 
《归道》是一部为韩国大笛(Daegeum)、伽倻琴(Sanjo Gayageum)、日本筝(Koto)、37簧笙、琵琶、古筝、二胡和弦乐四重奏而创作的室内乐作品。标题中的“道”字取自春秋时期哲学家老子的名篇《道德经》。
关键词:弦乐四重奏 室内乐作品 日本筝 春秋时期 创作札记 《道德经》 
暗水
《音乐创作》2022年第4期55-67,共13页王啸尘(曲) 
水,无形却有势。作品主要表达作曲者对“水”的想象。在乐器选择方面,使用中西混合室内乐的编制,将中国乐器笙、筝及中国打击乐器与西方管弦乐器结合,用风格不同但又有某种联系的多种乐器对作曲者心中“水”的意象进行表达与描述。
关键词:作曲者 管弦乐器 混合室内乐 打击乐器 乐器选择 
古老文化的现代折射——混合室内乐《长歌》中“微变”与“吟”的释义研究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22年第1期138-152,168,共16页王颖 
2018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中国当代室内乐创作中的民族乐器使用与音响音色研究”(项目编号:18YJC760093)阶段性成果;2018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中国协奏曲创作及其本土化发展研究》(项目编号:18BD056)阶段性成果
作曲家陈丹布创作的混合室内乐《长歌》(2011),灵感来自中国古典诗词歌赋。在文人艺术影响下,他一方面运用微变技法和乐器的人声化处理,表达细腻且略带忧伤的情感;另一方面,通过音色挖掘、织体设计、整体音色布局,体现出精致中不乏豪迈...
关键词:陈丹布《长歌》 混合室内乐 微变 吟唱 唐大曲结构 
音响结构思维下的时间、空间与瞬间变化--论李博混合室内乐《月光一城墙一散文诗》的结构融通路径
《中国音乐学》2021年第2期118-126,133,共10页张宝华 
2017年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一般项目“20世纪中国和声艺术发展史”(17BDU61)阶段性成果。
《月光一城墙一散文诗》是青年作曲家李博创作于2011年的大型室内乐作品。本文的行文结构与作品结构相呼应,第一部分分析了民乐音响体在以时间为准则的前提下,其材料构成和形态变化有哪些特点,以此总结其结构思维方式与创作构思的个性...
关键词:《月光一城墙一散文诗》 音色一音响结构 音高结构 角色化音响 时间与空间 
陈怡混合室内乐《气》中的民族音乐元素探究被引量:1
《当代音乐》2020年第12期147-149,共3页王欣怡 
华东师范大学2019年学术型研究生课程建设项目(YJSKC2019-30)。
美籍华人作曲家陈怡坚持使用当代作曲技法表达"文化母语",其混合室内乐作品《气》中吸纳了京剧、十番锣鼓、八板变奏等中国民间音乐元素,将这些音乐元素与数控等当代作曲技法结合,形成独特的音乐语言以诠释"气"这一抽象概念。本文将重...
关键词:陈怡 混合室内乐 十番锣鼓 八板变奏 五声性因素 
显性的符号与隐蔽的逻辑——贾国平室内乐作品《清风静响》研究被引量:1
《人民音乐》2020年第2期10-13,共4页郑艳 
2016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课题《中国专业音乐创作与传播未来发展研究》(课题编号:16JJD760003)阶段性成果。
中国当代作曲家、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教授贾国平先生在民族室内乐创作领域颇具影响力,多年来,贾教授致力于开拓民族乐器的演奏法、音色以及中西乐器相互融合的"混合室内乐",探讨建构音乐作品的新途径与新观念等相关问题,完成了《颓败线...
关键词:中央音乐学院 当代作曲家 演奏法 作曲系 贾国平 中西乐器 室内乐作品 混合室内乐 
混合室内乐创作审美中的“跨界”思维解读——以陈怡三重奏《宁》的作品分析被引量:1
《音乐创作》2017年第9期104-106,共3页邹鹏 
混合室内乐作品的创作中结合了丰富的艺术元素,在创作立意和具体的编配手法上均显现出独特的"跨界"思维。本文的研究以陈怡在2001年创作的三重奏作品《宁》为例,通过几个不同侧面来分析和思考如何在混合室内乐领域完成创新性的"跨界"尝...
关键词:混合室内乐 跨界 陈怡 《宁》 作品分析 创作审美 
陈怡三部混合室内乐作品的结构及其美学内涵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17年第2期112-120,共9页雷蕾 
从作品基本背景、作品结构、美学思想三个方面,对陈怡的三部混合室内乐作品进行探讨。五重奏《春夜喜雨》组合形式将我国传统诗歌结构和现代创作技法相结合,最大限度提高不同乐器之间的融合度,充分体现了具有我国诗歌结构特点的人文情...
关键词:陈怡 三部混合室内乐 基本背景 作品结构 美学思想 
原始与自然的呼唤——论新音色在混合室内乐《Mong Dong》中的表现与运用
《北方音乐》2017年第4期106-106,108,共2页刘晓玲 
《Mong Dong》是作曲家瞿小松创作于1984年的混合室内乐作品。该作品通过新人声主义的理念、常规乐器的“非常规性”运用与特性民族乐器的加入,创造了独具特点的新音色。本文通过研究《Mong Dong》中新音色的表现与运用,探究作曲家在作...
关键词:新音色 《Mong Dong》 瞿小松 原始 自然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