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情

作品数:2060被引量:363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更多>>
相关作者:潘健华孟祎军薛立祥孙亚范任开更多>>
相关机构:西安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家协会湖南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当代人的气质画像 你是哪种范儿?
《时尚北京》2025年第3期84-87,共4页刘玉琪 
气质,作为个体由内而外散发的独特韵味,深植于文化土壤,受时代思潮浸润。东西方文化对气质的认知差异,构成了其多元内涵的基础。中国文化中,气质常以“气韵”概括,强调内外兼修、形神合一,以内在精神为根本,外在仪态为表征。魏晋名士寄...
关键词:汉服 旗袍 审美意趣 寄情山水 认知差异 魏晋名士 时代思潮 形神合一 
宋朝的瘦风
《山花》2025年第3期140-148,共9页张佐香 
那时候赵佶是端王。他的日常生活是踢球、画画、写诗填词、练书法。艺术既是他的热爱,也是他的保护网。十六七岁的时候,他已经“盛名圣誉布于人间”了。如果按正常情况发展下去,他可能会成为历史上一个闲云野鹤、诗书画俱佳的王爷。他...
关键词:文艺青年 寄情山水 保护网 日常生活 幽居 诗书画 
绘景寄情类文言文阅读
《中学生阅读(中考版)》2025年第2期9-10,43,共3页霍锋利 
一、《三峡》阅读[甲](选文略,见课文《三峡》)[乙]西南山水,惟川蜀最奇。然去中州万里,陆有剑阁栈道之险,水有瞿唐滟滪之虞。跨马行,则竹间山高者,累旬日不见其巅际。临上而俯视,绝壑万仞,杳莫测其所穷,肝胆为之掉栗"。水行,则江石悍利...
关键词:文言文阅读 选文 《三峡》 无所得 
女子谁不爱“丁香”
《中国收藏》2025年第2期66-69,共4页戴学文(文/图) 
生活于明末清初的李渔才华洋溢,于文学、戏曲、景观设计等领域皆有成就。因其生活艺术与美学主张,后来经常被人尊奉为“生活美学大师”。李渔,号笠翁,浙江兰溪人。生于明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卒于清康熙十九年(1680年),早年秀才应举落...
关键词:美学主张 李渔 笠翁 寄情诗酒 浙江兰溪 美学大师 景观设计 明末清初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美术国画教学策略——以“寄情山水”一课的教学为例
《华夏教师》2025年第1期124-125,共2页陈春燕 
在当今教育背景下,核心素养的培养成为初中美术教学的重要目标。而国画凭借其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和精湛的技艺传承,在初中美术知识体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本文以人教版初中美术八年级上册“寄情山水”一课的教学为例,探索初中美术国画...
关键词:核心素养 初中美术 国画 
季凯风:营造集约审美与情感价值的宜居社区
《中国商人》2025年第1期76-77,共2页侯耀晨 宋照伟 季凯风 
"如果一个建筑能向观众和用户传递人类真切的情感和情绪,这样的建筑就是优秀的。"季凯风举例说,"苏州园林"就是这样的建筑群落,当时移居江南的达官贵人有着"把整个世界装进小小的园林"的审美追求,在有限的庭院和园林空间中营造了微缩版...
关键词:苏州园林 建筑群落 园林空间 宜居社区 寄情山水 自然美景 小中见大 庭院 
景为媒,情为魂——初中写作教学中寄情于景方法探究
《初中生写作(下半月)》2025年第1期0053-0055,共3页尹小露 
在美丽的自然景观中,总能找到心灵的慰藉与启迪。自古以来,我国的文人墨客便擅长借助景色抒发内心的情感,从山水田园诗到边塞风光诗,无一不展现出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国家的忠诚。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生活让人们越来...
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寄情于景”的技巧与应用
《初中生写作(下半月)》2025年第1期0017-0019,共3页高维 陈宏资 
借景抒情、以情写景是中国文人经常使用的写作模式。《诗经》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以漫天大雪的意象来写等待出征归来的丈夫的雀跃心情。古往今来,景物还是那些景物,但是书写者的心情变化了,就能带给读者完全不一...
笔墨寄情,美好遇见——《城市开发》与业界同人共贺新春
《城市开发》2025年第1期68-87,共20页
万象更新,悦赴新程。在新的一年,我们将继续秉承“服务政府服务行业服务会员”的理念,加强行业调查研究与自律引导,提高协会服务能力与质量,搭建更多交流平台,推动高品质住宅“好房子”建设,共同促进房地产行业止跌回稳健康发展。2025...
关键词:止跌回稳 房地产行业 事业有成 扬帆远航 高品质住宅 服务行业 交流平台 繁荣昌盛 
浣溪沙·寄情初冬夜
《老同志之友(下半月)》2024年第12期31-31,共1页赫安泽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