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现象

作品数:3369被引量:2257H指数:1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维之刘建鸿王极盛葛鲁嘉任克勤更多>>
相关机构: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贵州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社会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水房歌手效应”:一种心理现象及其可能机制
《大众心理学》2024年第12期23-23,共1页阎书昌 
心理学和我们日常生活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很多心理学知识直接源自现实生活。这也要求心理学研究应该立足于社会生活实践。在大学校园里,经常会看到这种现象:学生,尤其是男生们在水房里“手脚并用”“大刀阔斧”地洗衣服,嘴也不闲着,哼...
关键词:洗衣服 社会生活实践 心理学知识 现实生活 心理现象 手脚并用 流行歌曲 大学校园 
为什么总是觉得自己不够美
《大众健康》2024年第8期32-33,共2页朱芯仪 张芸 岳涛 
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我们时常被各种信息包围,其中不乏关于美的定义和标准.比如:"离开美颜相机,整张脸都是问题!""宁可暴瘦,也不要成为一个胖子!"这些声音不仅反映了人们对美的追求,也揭示出容貌焦虑这一社会心理现象.
关键词:社会心理现象 美颜 美的追求 快节奏 
浅谈怎样在课堂中渗透健康教育
《师道(教研)》2024年第1期132-133,共2页邬丽芳 
近几年来,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也越来越引起教育及社会的关注,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家庭中的教育理念不断变化,孩子们受到了父母及长辈过分的溺爱和宠信,从而会出现了各式各样的身心变化现象。另一方面是受媒体网络影响及日益变化的...
关键词:媒体网络 心理现象 中小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问题 教育理念 身心变化 社会大环境 不良现象 
修辞之上——论王蒙小说的语言创新被引量:1
《当代作家评论》2023年第6期89-98,共10页王干 
一、感觉如潮:“受想行识”的交响索绪尔把言语活动分成“语言”(langue)和“言语”(parole)两部分。语言是言语活动中的社会部分,它不受个人意志的支配,是社会成员共有的,是一种社会心理现象。言语是言语活动中受个人意志支配的部分,...
关键词:言语活动 语言创新 个人意志 社会心理现象 语言写作 艺术个性 造句 索绪尔 
引导大学生养成积极的从众心理
《家庭科技》2023年第4期17-19,共3页周雨昂 
从众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心理现象。在甲型流感病毒流行之时,人们受到媒体宣传以及社会舆论的影响,不考虑自身的适用情况,大量囤积特效药奥司他韦,导致该药“一药难求”。这就是一个典型的社会从众案例。从概念上来看,从众指个体在群...
关键词:社会心理现象 媒体宣传 甲型流感病毒 从众心理 决策判断 社会舆论 大学生 奥司他韦 
马太效应与老子效应
《发现》2023年第7期19-19,共1页许骥 
1968年,社会学家罗伯特·莫顿提出了一个术语——马太效应,用以概括一种社会心理现象,那就是,相对于那些不知名的研究者,声名显赫的科学家通常会获得更多声望,即使后者与前者的成就是相似的。同样,在同一个项目上,声誉通常会给予那些已...
关键词:马太效应 社会心理现象 声名显赫 社会学家 
让“躺平”干部躺不住
《支部建设》2022年第36期31-31,共1页沈小平 
“躺平”是近年来兴起的网络热词,意指面对压力和挫折,不再奋力拼搏、渴求成功,而是缺乏信心、直接“躺平”,得过且过混日子。这是一种消极的社会心理现象。现实中,这种“躺平”干部在干部队伍中也不鲜见。一些干部推动工作热衷喊口号...
关键词:社会心理现象 讨价还价 网络热词 干部队伍 
文化与儿童和青少年期的羞法
《大众心理学》2022年第8期26-27,共2页万明媛 康廷虎 
羞是童年和青春期一个比较普遍的心理现象,也是一种重要的人格特质,其主要特征是过度谨慎、不安和较强的自我意识,且常常伴随着行为抑制。羞对个体社会认知和人际方面的表现具有普遍的影响。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童年和青春期的羞与更大...
关键词:儿童和青少年 心理现象 社会认知 自我意识 同伴关系 青春期 内化问题 人格特质 
“凡学家”一词背后社会心理现象的分析与思考
《艺术科技》2021年第11期152-153,共2页阮若桐 
“凡学家”一词是在网络环境下产生、流行、火爆起来的,其含义丰富,使用频率高,运用范围广,被网友们竞相模仿。网络热词在一定程度上是当下大众社会心理的真实写照,故本文从“凡学家”出发探讨其含义以及不同的表现形式,发现其背后折射...
关键词:“凡学家” 自我欺骗 社会风气 
安宁缓和医疗中的心理及社会评估被引量:5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21年第1期14-16,共3页秦苑 白露 
心理社会评估是安宁疗护工作的核心内容之一。本文以北京市海淀医院安宁疗护病房开展心理社会评估的经验体会为基础,阐述了心理社会评估的意义以及有效开展评估工作的相关要点,供开展安宁缓和医疗的医护人员参考。
关键词:临终关怀医疗 诊断技术和方法 心理现象 心理学 社会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