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善成性

作品数:29被引量:41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温海明向世陵祁海文张文智黄玉顺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湘潭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当代儒学》《中国哲学史》《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易传》x
条 记 录,以下是1-4
视图:
排序:
朱熹论《易传》“继善成性”——及其与孟子言性善的异同
《周易研究》2024年第5期67-76,共10页乐爱国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明清朱子学通史”(21&ZD051)。
《易传·系辞》所言“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历来为儒家所重视,诸家有不同的解读,至今仍众说不一。不同于古代大多数儒者将其与孟子言性善联系在一起,朱熹的解读强调二者的区别,理由有四:其一,《系辞》所言是就天地生成万物而言“纯...
关键词:朱熹 继善成性 孟子 程颢 性善论 
“继善成性”和“尽性至命”——论《易传》的“性与天道”思想
《江淮论坛》2019年第2期85-90,共6页张二远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7CZX024);安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SK2016A0562)
在论人性来源的先天领域,《易传》开创了以天道论人之善性的方法,提出了"乾道变化,各正性命"和"继善成性"的主张。天道主要表现为自然之天和道德之天的融合。在修德成善的后天领域,《易传》提出了"成性存存"和"穷理尽性以至于命"的主张,...
关键词:自然之天 道德之天   
王夫之是如何解释不善之性的产生的——以《易传》“继善成性”为视角被引量:2
《周易研究》2014年第5期18-24,共7页谭明冉 
王夫之的人性论是中国思想史上的奇葩,它以气一元论为基础,倡导"性相近论"或性可善可恶论,从而大胆承认有生来邪恶之人,进而从气化的角度解释恶是如何出现的。在王夫之看来,广义上说,恶源于阴阳变化中偶然因素;具体地讲,恶源于阴阳二气...
关键词:王夫之 《易传》 继善成性   
《易传》对戴震《原善》的影响被引量:1
《周易研究》2013年第2期41-47,共7页李畅然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孟子>与清代学术研究"(11CZX035)
《易传》对戴震《原善》在义理和话语两方面都具有明显而深刻的影响。《系辞》"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与"一阴一阳之谓道"分别为程朱和戴震建立各自的本体论提供了话语支撑。程朱与戴震从各自的哲学立场出发,对《系辞》的"继...
关键词:《易传》《原善》 一阴一阳 形而上下 继善成性 生生 易简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