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年

作品数:3071被引量:4028H指数:2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吴晋生张富祥朱文哲罗见今吴薇薇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山东大学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史学月刊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通史·通识·整体性:当下史学需要通识性眼光被引量:5
《史学月刊》2020年第7期19-22,共4页李振宏 
“通史家风”的提法始自章学诚,然却是对中国史学重视贯通古今、强调通识观念传统的概括。章学诚把这一传统追溯到司马迁:“郑樵生千载而后,慨然有见于古人著述之源,而知作者之旨,不徒以词采为文,考据为学也。于是遂欲匡正史迁,益以博雅...
关键词:《竹书纪年》 《通志》 别识心裁 章学诚 仓修良 成一家言 战国时期 文史通义 
论殷历纪年
《史学月刊》2016年第7期99-113,共15页刘坦 
殷历是中国战国时期形成的古代历法之一,假托以商汤十三年为纪元之首,并不等同于殷代之历,而且原本早已失传,在西汉末年刘歆的《世经》中存有部分内容的叙述。在东汉,殷历又被更改和添加内容,因此更不能作为考订夏商周历史纪年的依据。...
关键词:殷历 历史纪年 《世经》 图谶 
刘坦的《论殷历纪年》及其历史年代学思想被引量:1
《史学月刊》2016年第7期114-120,共7页乔治忠 
民间历史年代学家刘坦,针对唐兰、陈梦家二位先生运用所谓殷历论证夏商周断代年限,撰文以理清殷历的来龙去脉,指出殷历缺乏完整的历史纪年,且与《竹书纪年》并非同一体系,不能拼合使用。纬书中的殷历资料,更无利用价值。刘坦独特的年代...
关键词:刘坦 殷历 纬书 历史年代学 
《竹书纪年》与夏商周断代工程西周王年的比较研究被引量:5
《史学月刊》2006年第1期20-28,共9页张富祥 
今本《竹书纪年》中的西周年代大略承古本《竹书纪年》而来,但作了不少改动。其中最大的改动是周初武王、成王的在位年数误取刘歆《世经》的推排结果,以成王十八年为古本《纪年》所记西周年数共257年的上限,遂使武王克商年亦提前了24年...
关键词:《竹书纪年》 夏商周断代工程 西周王年 
试论越南《钦定越史通鉴纲目》的编撰及其若干问题被引量:1
《史学月刊》1995年第6期88-94,共7页戈振 赵海江 
试论越南《钦定越史通鉴纲目》的编撰及其若干问题戈振,赵海江越南阮朝史学家潘清简主编的《钦定越史通鉴纲目》(以下简称《纲目》)一书在越南正史著作中占有很突出的地位,在我国史学界中也享有颇高的声誉。这主要是:其一,该书续...
关键词:《通鉴纲目》 越南 《大越史记全书》 文郎国 国史馆 独立国家 史学方法 干支纪年 史学家 《大纲》 
范晔卒年辨正
《史学月刊》1995年第1期8-8,共1页韩杰 
范晔卒年辨正韩杰范晔,字蔚宗,南朝刘宋著名史学家和声韵学家,《后汉书》作者。关于范晔谋反被诛一事的具体时间,在萧齐以后修撰的史籍(今存者)中均有明确记载。沈约《宋书》卷5云:元嘉二十二年"十二月乙未,太子詹事范晔谋反...
关键词:《建康实录》 范晔 《宋书》 《资治通鉴》 《十七史商榷》 公元纪年 《南史》 对照表 《后汉书》 十二月 
魏惠王“畏秦”迁都大梁质疑
《史学月刊》1992年第4期20-23,共4页刘心健 
纵观我国历史,上自夏、商、周、下至元、明、清,近四千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每一个王朝或政权的立国建都或徙都,除考虑自然因素外,都受其社会因素即当时的客观形势和时代背景所制约。在正常情况下,建立的国都,有相当程度的稳定性,而不会...
关键词:时代背景 稳定性 河南省 正常情况 魏惠王 迁都 竹书纪年 公元前 发展进程 发展变化 
二里头文化与夏纪年被引量:2
《史学月刊》1990年第2期3-9,共7页庄春波 
本文拟用考古文化的14C 年代数据与文献记载的夏代纪年相对照,从年代学的角度探讨二里头文化与夏文化的关系问题。一目前关于二里头文化与夏文化的关系主要有四种意见:豫西龙山文化晚期与二里头文化一至四期是夏代文化;二里...
关键词:二里头文化 夏代文化 夏文化 竹书纪年 文献记载 豫西 考古文化 二里头遗址 今本 先商文化 
殷墟与洹水被引量:5
《史学月刊》1989年第5期3-7,共5页杨升南 
一问题的提出甲骨文被发现后,罗振玉从古董商人口中打听到甲骨出土的确实地点——河南安阳县西小屯村。他根据《史记·项羽本纪》“洹水南殷墟上”的记载,考订出小屯就是殷墟,这里曾是商代的都城所在地。随着甲骨出土的增多,特别是自192...
关键词:甲骨文 历史语言研究所 竹书纪年 项羽本纪 中央研究院 都城 洹水 偃师商城 安阳县 罗振玉 
从夏代各部族的分布和相互关系看商族的起源地被引量:4
《史学月刊》1989年第3期15-20,共6页刘绪 
据文献记载,当夏之时,黄河流域还存在许多部族,他们有着各自的活动地域,并相互接触和来往。因此,系统地整理和分析这类资料,可以从整体上了解夏代各部族间的相邻关系和分布状况,从中确定早期商族的所在位置。
关键词:商族 夏王朝 左传 黄河流域 文献记载 地理志 史记 豫东 竹书纪年 河南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