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黎断裂带

作品数:14被引量:108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杨攀新和钟铧杨德明王天武任金卫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震局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地质找矿论丛》《矿物岩石》《岩石学报》《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土资源部地质大调查项目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攀登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嘉黎断裂带中段流域地貌形态指数与新构造活动特征
《地震》2024年第1期1-18,共18页黄峰 熊仁伟 林敬东 赵峥 杨攀新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2018IEF010101,CEAIEF2022030201)。
本文以嘉黎断裂带中段(尼屋乡—古乡段)为研究对象,利用30 m分辨率的SRTM DEM数据,提取435条支流流域标准化陡峭指数(ks)、 43条支流河谷宽高比指数(VF)、 55个流域面积-高程积分指数(HI)、 10条支流河道纵剖面和裂点。依据不同河段的...
关键词:地貌指数 河流纵剖面 嘉黎断裂 新构造运动 
西藏嘉黎断裂带沿线高位链式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分析被引量:12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21年第3期51-60,共10页万佳威 褚宏亮 李滨 高杨 贺凯 李壮 李艺豪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DD20211540)。
西藏嘉黎断裂带沿线高位链式地质灾害十分发育,多次在易贡藏布、帕隆藏布及雅鲁藏布江下游造成流域性灾害链破坏,如易贡高位滑坡灾害链、古乡高位泥石流灾害链、尖母普曲高位崩塌灾害链、米堆冰湖溃决灾害链等。本文基于实地调研,并结...
关键词:嘉黎断裂带 高位链式地质灾害 成灾模式 孕灾条件 成因 
嘉黎断裂带活动性研究进展被引量:16
《地球与行星物理论评》2021年第2期182-193,共12页李鸿儒 白玲 詹慧丽 
王宽诚教育基金会资助项目(GJTD-2019-04);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资助项目(2019QZKK07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761144076)。
嘉黎断裂是一条横贯青藏高原东南部的大型走滑断裂,在印度和欧亚板块碰撞前后通过调整应力平衡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根据前人对嘉黎断裂的研究成果,从地质学和地球物理学的角度,系统地总结分析嘉黎断裂带构造背景、壳幔结构、晚第四纪和...
关键词:青藏高原东南缘 嘉黎断裂 走滑速率 地震活动 分段差异性 
藏东南帕隆藏布现今河流地貌特征及其晚第四纪演化被引量:2
《地质科学》2019年第4期1062-1084,共23页央金拉姆 季建清 徐芹芹 王昌盛 苏君 涂继耀 彭玉恒 邵媛燕 钟大赉 米玛次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1472175)资助.
河流沉积与地貌对构造与气候的变化极为敏感,可记录区域构造活动、气候变化和环境演变等多方面的丰富信息.由于独特的构造背景与气候条件,帕隆藏布不仅成为雅鲁藏布水系水量最大的支流,而且其流域在藏东南地区占有重要的地位.帕隆藏布...
关键词:帕隆藏布 河流地貌 嘉黎断裂带 末次冰期 地表过程 
青藏高原中南部格仁错断裂晚第四纪活动性及区域动力学意义
《国际地震动态》2015年第7期44-46,共3页杨攀新 
青藏高原的隆升和变形机制,一直以来是国内外地学工作者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20世纪70年代,通过对美国Landsat卫星遥感影像的解译,奠定了青藏高原构造基本框架。但是大规模对青藏高原形成和演化进行详细研究还是在近30年,通过大量...
关键词:青藏高原 格仁错断裂 申扎-定结裂谷 吴如错断裂 班公湖-怒江缝合带 喀喇昆仑-嘉黎断裂带 盆地模式 构造地貌 古地震 构造动力学模式 
西藏中南部格仁错断裂张剪性质及其区域动力学意义被引量:10
《地球物理学报》2012年第10期3285-3295,共11页杨攀新 陈正位 张俊 任金卫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0210240201;02091412);973计划(2008CB425701)共同资助
喀拉昆仑—嘉黎断裂带(KJFZ)是青藏高原中南部一条规模宏大断裂带,因其是青藏高原向东运移的南边界,其构造展布和活动性质与高原隆升、侧向挤出和东西向伸展等科学问题关系密切,也是研究高原变形机制和地球动力学重要场所.本文选取该断...
关键词:格仁错断裂 喀喇昆仑—嘉黎断裂带 青藏高原 动力学模型 
西藏纳木错—嘉黎断裂带铜多金属矿化特征及找矿模型
《地质找矿论丛》2012年第2期162-167,共6页付少英 郭强 许国利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编号:200310200005)资助
西藏纳木错—嘉黎断裂带是狮泉河—申扎—嘉黎结合带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断裂带为区内的控岩控界断裂,具有规模大、切割深的特点,是西藏念青唐古拉山地区铜多金属成矿的重要导矿构造。断裂带西起纳木错,东至嘉黎县城以东,全长320km以上,...
关键词:纳木错-嘉黎断裂带 控矿断裂 矿化特征 找矿模型 西藏自治区 
西藏门巴地区嘉黎断裂带变形特征及演化被引量:5
《世界地质》2011年第4期585-592,共8页胡波 李泊洋 张明 张兰玲 
国土资源部地质调查项目(200213000013)
地质剖面测量和区域构造解析方法研究表明,嘉黎断裂是一条多期活动并在不同时期显示不同性质的、有着长期发展历史的深大断裂。在晚三叠世—侏罗纪时期,班公湖—怒江洋盆南侧比如弧后盆地发生裂解,此时的嘉黎断裂应是北倾的正断层,控制...
关键词:嘉黎断裂带 变形特征 演化 西藏门巴 
地质学
《中国学术期刊文摘》2008年第3期116-131,共16页
青藏高原古近纪-新近纪隆升与沉积盆地分布耦合;临夏盆地晚渐新世沉积物中坡缕石的发现及其环境气候意义;东昆仑及相邻地区中生代-新生代早期构造过程的热年代学记录; 嘉黎断裂带两侧晚新生代差异隆升的磷灰石裂变径迹纪录;西藏米林...
关键词:地质学 磷灰石裂变径迹 古气候意义 差异隆升 晚新生代 嘉黎断裂带 分布耦合 沉积盆地 
嘉黎断裂带两侧晚新生代差异隆升的磷灰石裂变径迹纪录被引量:7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07年第5期615-621,共7页向树元民 马新民 泽仁扎西 巴桑次仁 
中国地质调查局综合研究项目(No1212010610103);区调项目(No20031300002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40672137)
对嘉黎断裂带两侧的磷灰石裂变径迹年代学测试表明,断裂带北侧的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在5.6~11.7Ma之间,属中新世晚期;断裂带南侧的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明显较小,6个样品中有5个样品的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在4.0~5.9Ma之间,属上...
关键词:嘉黎断裂带 晚新生代 磷灰石裂变径迹 高原隆升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