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天下

作品数:310被引量:148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陈赟盛险峰吴欢沈星棣项兵更多>>
相关机构: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大学长江商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课题安徽省教育厅项目辽宁省教育厅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封建”的历史演变与中国思想史的阶段性征候
《学术界》2025年第1期171-184,共14页祁志祥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人’的觉醒:周代思想的启蒙景观”(21FZXB025)的衍生成果。
思想的产生和发展与其所依托的社会政治制度密切相关。“封建”是一个标志中国古代社会政治制度的关键概念。“封建”的本义是天子封邦建国,划地而治,与诸侯共享天下。它是原始“公天下”时代的产物。在中国历史上,“封建”经历了发生...
关键词:氏族封建 宗法封建 郡县制 半封建 公天下 家天下 
从传说到历史:中国上古国家诞生进程中政治伦理观念的阶段性发展
《岭南学刊》2023年第4期27-32,共6页张师伟 薄萧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的现代转换与创新发展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编号:22XZZ010)。
中国上古传说的源头无疑是神话传说,但传说在发展过程中发生了历史化的重大转变,传说的内容被归纳进了历史叙事的脉络中,并展现了其伦理化的内容倾向,在一定程度上开启了为国家出现准备伦理论说的端倪。这种端倪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国家...
关键词:中国上古 政治伦理观念 传说时代 家天下 
《公天下与家天下:大同、小康与儒家的社会理想》
《中国哲学史》2023年第1期85-85,共1页
天下大同,体现了中国古人对共有和共享的理想社会的向往,也影响了近代中国人对共和政治和社会主义的理解和接受。由《礼记·礼运》等文献所提出的“大同”“小康”的说法,可以深化我们对诸如贤能政治、禅让和世袭礼制以及亲亲、尊尊等...
关键词:近代中国人 公天下 认知途径 天下大同 共和政治 小康 概念的理解 
夏朝的建立与其早期国家形态被引量:9
《齐鲁学刊》2022年第1期38-42,共5页沈长云 
夏朝建立在古河济之间。其建立的途径,是夏后氏首领大禹通过率领在此地区居住的众多族邦治理洪水,从而树立起自己的权威,以至最终发展成为君临在众邦头上的专制国家的君主。夏代国家实际就是一个大邦统治下的众邦的联合体。所谓"夏人",...
关键词:夏朝建立 禹治洪水 家天下 内外服制度 国家形成标志 早期国家 
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伦理认同微探
《理论观察》2022年第1期12-15,共4页张飞 何正玲 
辽宁省教育厅2021年度科学研究经费项目(编号LJKR0226);辽宁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专项(编号M21sz004)。
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发展来看,各民族之间拥有着历史血缘的羁绊,这是天然的伦理纽带,同时"家天下"伦理观念虽然在市场经济社会下被冲淡了。这种思想观念依然存在于各民族的内心深处,伴随着历史的长河永续着,如中国的春节和古老的龙图...
关键词:中华民族共同体 伦理认同 “家天下”伦理观 血缘羁绊 民族符号 
从“族天下”到“家天下”——先秦公私观念的历史考察
《求索》2021年第6期89-95,共7页沈骅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秦汉农民身份演变的历史考察”(项目编号:15AZS008)。
对先秦时期公私观的考察应结合当时特定的社会背景。西周时期的"公",主要是确切的人指或物指,引申义为共有,与之相对应的是"族天下"的社会现实。春秋时期的"公""私"所指代的对象主要是各国国君和国内的卿大夫,双方的冲突也称为"公室"与...
关键词:公私 先秦 族天下 家天下 
“见其礼而知其政”:从周公制礼到秦行郡县被引量:1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4期59-69,共11页盛险峰 
我国素称礼仪之邦,古文明绵延不绝。这一特殊性的历史发展路径,可以从“礼”与“政”的关系来探讨:独特农耕文明孕育出的礼制,不仅有助于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形成,同时也为集权政治的产生提供了土壤。在这一演进的过程中,周公制礼和秦行郡...
关键词: 差等社会 法家 儒家 郡县制 集权政治 大一统 家天下 
中国近代思想中的“公天下”:以康有为著述为中心被引量:3
《广东社会科学》2021年第2期179-189,256,共12页陈涛 
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科研启动项目“家国重构的两条道路:中国早期社会学和民族学中的家族制度研究”(项目号2020YQNQD0097)的阶段性成果。
近年来,国内一批社会理论研究者把“家”看作中国文化有别于西方文化的关键。但这忽略了中国文化并不缺乏超越家的维度,尤其是“公天下”的理念。近代以来,正是康有为对公天下的言说,激活了儒家原本在公天下和家天下、仁与孝之间建立的...
关键词:公天下 家天下 大同   
“家天下”还是“天下一家”——重审儒家秩序理想被引量:9
《探索与争鸣》2021年第3期104-114,179,共12页陈赟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礼运学的综合研究”(18AZX009);江苏省公民道德与社会风尚协同中心和智库建设项目(2014);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科研创新计划重大项目“中国思想传统基因的奠基”(201701070005E00053);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古典思想研究”跨学科创新团队(2018ECNU-QKT010)
马克斯·韦伯将中国视为家产制官僚国家,而儒教则是官僚阶层的身份伦理,整个国家被视为皇帝的家产、官僚被视为家臣、人民被视为子民,由此出发必然导致以"私天下"理解"家天下",韦伯认为这种"私天下"抵御着作为合理化必要环节的权限分划...
关键词:马克斯·韦伯 家产官僚制 家天下 天下一家 民胞物与 
从《周易》婚恋思想看中国传统“家天下”的根基
《文学少年》2020年第29期0029-0030,共2页黄利金 
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基础能力提升项目:大学 生婚前婚恋伦理研究(2017KY0886)
“家天下”是中国传统的政治特征之一,这使得中华民族尤其重视“家”,作为经学之首的《周易》,从本体论的角 度进行了分析了中国重视家庭的原因,将“家天下”建基于其婚恋思想之上。《周易》从天地万物的生成“感”出发认为,男女相“感...
关键词:周易 婚恋  天下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