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本位

作品数:102被引量:199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陈宁杨霆范海燕刘韶华郑定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厦门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中国为何能够统一
《读写月报》2024年第25期1-1,共1页 
韦政通是中国台湾一位高产的学者,他的《中国文化概论》至今仍在海峡两岸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在书中,韦政通提出传统中国文化有“十大特征”:独创性、悠久性、涵摄性、统一性、保守性、崇尚和平、乡土情谊、有情的宇宙观、家族本位、重...
关键词:经典教育 韦政通 家族本位 传统中国文化 书同文 重德精神 《中国文化概论》 海峡两岸 
深度解读《乡土中国》(四)——家族与宗法制度(上篇)
《中学语文》2022年第14期60-62,共3页何为 
随着社会剧变,家族组织和国家政权合二为一的组织形式解体,宗法制度逐渐远离国家政权的结构和权力,沦为乡土社会各个家族都具备的社会形态。以宗族为单位聚居是乡土社会的主要结构形式,“中国古代的政治是家族本位的政治。”乡土社会的...
关键词:家族本位 宗法制度 社会形态 
“家族本位”伦理:清代律法的主体性定位
《中华历史与传统文化论丛》2021年第1期183-192,共10页吴留戈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地重大项目“当代哲学发展趋向与人类文明形态的哲学自觉”(17JJD720003)阶段性成果
中国传统社会的价值取向不仅体现为对于国与君的“忠”,而且体现为对于家与父的“孝”。“国”与“家”作为两种内在关联又具有不同性质的生活场域,以血缘人伦关系为枢纽,使单个的“个体”将自身融合于社会群体之中,在社会的人伦关系网...
关键词:家族本位 中国传统社会 人伦关系 生活场域 价值取向 主体性 价值及意义 社会群体 
古罗马家父权与中国家父权的差异及其文化成因
《民间法》2021年第3期527-542,共16页安宇 
在古罗马和古代中国的发展历程中,以父系血缘为纽带组合成的基本社会单元——家,在两种社会中均扮演了重要角色。而作为享有家内最高权力的男性家庭成员——家父,都处于家内关系的核心地位。尽管从权力内容等方面来看,古罗马家父所享有...
关键词:家父 家父权 家族本位 个人价值 
历程·特征·地位·价值:对中国传统伦理文化的宏观审视——以张锡勤先生的中国传统伦理文化观为中心
《学习与探索》2021年第9期29-35,共7页柴文华 段澜涛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研究”(2015MZD014)。
张锡勤先生是著名的中国近代思想史家和伦理思想史家,为我国及龙江的文化事业贡献了毕生精力。先生的中国传统伦理文化观大致形成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又有所补充和深化。先生提出了中国传统伦理文化发展的五阶段说:先秦、两汉、魏...
关键词:中国传统伦理文化 张锡勤 中国传统伦理文化观 家族本位 
唐律礼法合一的特点
《法制博览(名家讲坛、经典杂文)》2021年第3期175-176,共2页王瑞敏 
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的最繁荣的时期,诚然以唐律为代表的《唐律疏议》是中华法系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法典,唐律不但承先秦法制之精华而且又开宋元明清法制之先河,这其中就以唐律中的礼法结合最为有代表性;并且唐律对我国构建法治社会也...
关键词:礼法结合 家族本位制 一准乎礼 宽仁慎行 
个人破产制度嬗变
《中国律师》2020年第7期64-65,共2页张燕 
古来个人破家纾财,家属尚不能免责,遑论个人。自西汉以来,中国采取重农抑商政策,礼法社会根植于农业之上,社会结构以农业为基础,多数农民聚其家族,耕其田畴,形成家族本位,天下之本为家,一人之债,举家偿还,习为惯例,典章制度亦淋漓浸染...
关键词:《唐律》 重农抑商政策 家族本位 违契不偿 杂律 唐律 青萍之末 天下之本 
民国民法典施行前的“集居独立”论争考释
《复印报刊资料(法理学、法史学)》2019年第8期96-101,共6页李伟 张雪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2018M632648);司法部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专项课题(16SFB5006)。
民国时期的民法典亲属编编纂过程中,对于应否保留家族制存在歧异,1930年南京国民政府所制定的民法典亲属编则专设《家》一章。立法委员楼桐孙在亲属编通过后、施行前,提出"集居独立"的观点,即形式上"集居"、人格上"独立"。这一观点与亲...
关键词:亲属编 集居独立 个人本位 家族本位 
内需化选择与合理性生存:社会工作求助关系的认同前景——基于结构家庭本位主体转型的时代背景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社会科学》2019年第7期90-91,共2页李安麒 
社会工作“以人为本”、“尊重个体的发展价值”理念是其向以“家族为本”的中国渗入内化的阻碍之一。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西方文化与中国文明交流互通,使我国出现传统的“家族本位”开始向“现代化家庭”转型的趋势。此时社...
关键词:以人为本 家族本位 社会工作 合理化 
民国民法典施行前的“集居独立”论争考释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2期93-99,共7页李伟 张雪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2018M632648);司法部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专项课题(16SFB5006)
民国时期的民法典亲属编编纂过程中,对于应否保留家族制存在歧异,1930年南京国民政府所制定的民法典亲属编则专设《家》一章。立法委员楼桐孙在亲属编通过后、施行前,提出"集居独立"的观点,即形式上"集居"、人格上"独立"。这一观点与亲...
关键词:亲属编 集居独立 个人本位 家族本位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