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卜辞

作品数:746被引量:1576H指数:2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邓飞朱彦民巫称喜李学勤赵容俊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郑州大学河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殷都学刊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殷商时期的“巫”及早期巫风习俗剪影
《殷都学刊》2025年第1期28-35,共8页田胜利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先秦两汉占丹辞研究”(16CZW034)阶段性成果。
甲骨卜辞中的巫字象两玉交错之形,玉往往被古人奉为灵物,从玉构形的巫字,是一种较为特殊的称谓。许慎《说文》中收录的古文巫字增加了口和手的构形符号,可能是对巫事神时往往会运用祝、舞这两种手段的反映。卜辞中巫的身份和功能具有多...
关键词:甲骨卜辞  身份 功能 流风 
《甲骨卜辞菁华》浅评
《殷都学刊》2025年第1期121-124,共4页李孝善 
《甲骨卜辞菁华》是由郭旭东教授主编的甲骨文选集,精选收录了约500版甲骨拓片。该书根据卜辞内容分为《军制篇》《战争篇》《商王名号篇》《气象篇》《天神篇》《祈年篇》《梦幻篇》和《风俗篇》八册,包括甲骨卜拓片的介绍、释文以及...
关键词:《甲骨卜辞菁华》 甲骨学 卜辞 
甲骨卜辞“体用合一”的文体观念
《殷都学刊》2023年第1期15-20,共6页李安竹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甲骨文对中华思想文化的影响和作用研究”(项目编号:17JZD045)阶段性成果。
甲骨卜辞是一种特殊的文体,它是占卜活动文本化的结果,具有固定的结构体式,并在占卜活动中不断重复,已初具文体“类分”意识;不仅如此,在具体的占卜叙述过程中,卜辞的言说方式也呈现出类别化倾向。总体来看,卜辞属于占体,在仪式行为中...
关键词:甲骨卜辞 占体 体用合一 辞尚体要 
甲骨卜辞档案说再辨析被引量:1
《殷都学刊》2022年第4期16-19,共4页王小茹 赵俊杰 
甲骨卜辞是是否为档案的争论持续不断,有学者提出分为“甲骨档案期”和“甲骨埋藏期”,值得重视。甲骨卜辞在商代埋藏相对散乱,同时埋藏的有很多无字甲骨和甲骨残片,根本无法让人查阅,并非档案。商代可分为“甲骨使用期”和“甲骨埋藏...
关键词:甲骨 卜辞 埋藏期 档案期 
甲骨卜辞“在/于+时间”的差异
《殷都学刊》2021年第2期34-40,共7页邓飞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以甲金文树库建构为基础的商代汉语句法体系的描写与阐释”(18BYY164);国家社科重大招标项目“殷墟甲骨文译注与语法分析及数据库建设”(17ZDA299);西南大学中央高校团队创新项目“古文字与出土文献研究”(SWU2009108)阶段性成果。
甲骨卜辞中"在""于"都可以与时间组合,但差异明显。从组合能力看,"在"明显弱于"于"。"在"基本上只与"月份"时间组合,与其他时间组合具有个案性质。"于"组合对象的范围比"在"广得多,组合能力强得多。从语用环境看,"在+月份"类时间形式不...
关键词:甲骨卜辞   时间 
论■与■所贞卜辞内容的异同
《殷都学刊》2021年第1期13-18,共6页康国章 杨铭洋 
2016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宾组卜辞中的人物、方国与重大历史事件关系问题之研究”(项目编号:16CZS04);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甲骨学大辞典”(项目编号:18ZDA303)子项目“考古与文物”;2017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诗经小学史研究”(项目编号:17YJAZH036)的阶段性成果。
宾组卜辞所见贞人有28位,常见的有■、■、古、争、内、亘、永等19位,其中、两位贞人所涉材料在宾组卜辞中所占的比例排在前两位。从具体的卜辞内容能够看出,、所担任占卜工作之着重点是不同的,其职能分工存在明显差异。
关键词:甲骨卜辞 贞人   
甲骨卜辞中所见商代的军事祭祀
《殷都学刊》2020年第3期4-10,共7页张海涛 
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2018SJA0858)“周代军事祭祀与军事文化探微”阶段性成果;无锡职业技术学院2018年度社科类教授、博士启动资金课题“战国军事祭祀研究”(BS2018-05)阶段性成果。
商代的军事祭祀类型众多,仪式繁复,贯穿于战争始末。商代军事祭祀活动已由较早的图腾崇拜发展到祖先崇拜,并把祖先神作为主要的祭祀对象,以此,对祖先神的祭祀贯穿于战争的各个时期,而上帝和自然神,并没有成为军祭的对象。商人对于神灵...
关键词:商代 军事祭祀 祖先崇拜 
论晚商的龟卜和信仰
《殷都学刊》2020年第3期11-18,共8页谢炳军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项目“甲骨文对中华思想文化的影响和作用研究(项目编号:17JZD045)”的阶段性成果。
在占卜实践中,晚商的贞人发现了“灵龟”之兆的灵验性;加之龟甲是来自远方的贡品而为王朝所宝重,所以龟甲在晚商成为占卜神物,建立起了甲骨并用的占卜新体系。占卜体系是为人神沟通而建立的。在占卜仪式中,晚商形成了甲骨文书写系统。...
关键词:甲骨卜辞 信仰知识 信仰体系 信仰文化 
甲骨占卜时间的选择倾向
《殷都学刊》2019年第2期58-67,共10页邓飞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以甲金文树库建构为基础的商代汉语句法体系的描写与阐释”(18BYY164);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重大项目“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文》之青铜器铭文的校理和注译”(SWU1809008);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创新团队项目“文字学”(SWU1709128)的支持
民间有“六戊日不占”的说法,说明占卜时间具有选择性。商代甲骨卜辞忠实地记录了殷商王室、贵族和宗室的占卜情况。这种占卜文化与《诗经》《尚书》《左传》《周礼》等记载的先秦占卜文化是一脉相传的。先秦传世文献有占卜时间选择的记...
关键词:甲骨卜辞 占卜时间 选择 
商代历法的困惑与复原被引量:2
《殷都学刊》2019年第2期145-152,共8页金宇飞 
以天文学方法对“大龟四版”、“乙酉夕月有食”、“己未夕皿庚申月有食”和“征夷方”等殷墟甲骨卜辞中的日期进行分析,并复原其日历,验证了殷历的月首初一为朔日,也验证了殷历确实如古籍所记载的是年首正月建丑,日干支比现行阴历要提...
关键词:历法 商代 复原 甲骨卜辞 天文学 关键词 四版 殷墟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