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神不安

作品数:90被引量:69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郑虎占祁慧霞牛天福李娟韩俊伟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泰一和浦(北京)中医药研究院有限公司山西省中医院山西省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基于《脾胃论》“安养心神调治脾胃论”辨治癌性疼痛的思路
《世界中医药》2024年第23期3722-3724,共3页张迪 郑红刚 花宝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2274609,82074338,82174465,82174463);中央高水平中医医院临床研究和成果转化能力提升项目-传承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专项(HLCMHPP2023012)。
癌性疼痛(癌痛)是肿瘤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西医三阶梯止痛法疗效有限,且不良反应较大。《脾胃论》中“安养心神调治脾胃论”的思想对指导癌痛治疗有一定价值。正虚毒结是肿瘤形成的基本病机,正气亏虚、心神...
关键词:《脾胃论》 中医 正气亏虚 心神不安 安养心神 调治脾胃 整体观念 癌痛 
耳鸣不止,试试自我按摩疗法
《老同志之友(下半月)》2023年第9期57-57,共1页汪志华 
耳鸣是一种在没有外界声、电刺激条件下,人耳主观感受到的声音,是发生于听觉系统的一种错觉,是一种症状而不是疾病。据调查,我国大约有10%的人出现过耳鸣,而60岁以上的老人有近60%患有不同程度的老年性耳鸣症。轻者耳畔仿佛有远处的蝉鸣...
关键词:听觉系统 老年性耳鸣 电刺激 汽笛声 主观感受 蝉鸣声 心神不安 
胃痛离胃癌有多远
《家庭医学(上半月)》2023年第3期62-62,共1页朱本浩 
陕西西安读者孙某来信说:近两三年我经常犯胃痛,平时就吃点胃药、止痛药。不久前,我听闻一位亲戚确诊胃癌,他最明显的症状就是胃痛。我很忧心,现在稍有腹胀、泛酸就心神不安。请问专家,“胃痛”离胃癌有多远?哪些胃痛可能癌变?有没有判...
关键词:胃痛 胃癌 陕西西安 心神不安 止痛药 
中医安神法可以调治心悸、失眠、心神不安
《自我保健》2022年第10期72-72,共1页崔松 
江苏省读者方先生问:有时候会莫名心悸,但检查没有发现心脏有什么毛病,中医怎么看心悸呢?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崔松答:心悸主要是体虚、情志、外邪等致病因素导致的心神不安。心悸的病机总体来说就是本虚标实,本虚...
关键词:感受外邪 气血阴阳亏虚 本虚标实 心神不安 体虚 安神法 内科主任医师 失眠 
立夏·小满
《中医健康养生》2022年第5期1-1,共1页
立夏是夏季的第一个节气,立夏后,万物进入了茁壮成长的阶段。随着气温的攀升,人体也逐渐受到暑热的影响,在此时容易感到心神不安。所以,养心成为了此时养生的重点。民谚云:“小满,江河渐满。”小满后,雨水渐增。在湿热的裹挟下,人体易...
关键词:肥甘厚味 防暑降温 湿邪 养心 民谚 心神不安 立夏 
经穴安神,让睡眠更香甜
《大众医学》2021年第2期76-76,共1页沈群 
失眠是由禀赋不足、情绪不佳、饮食不良、疾病、年迈等原因,导致心失所养、心神不安,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的一类病症。按时间分类,失眠可分为起始睡眠困难和终点睡眠困难。前者指不容易睡着和入睡慢,大多由生活紧张、忧虑、焦急和恐惧...
关键词:情绪不佳 正常睡眠 心失所养 禀赋不足 失眠 睡眠困难 安神 心神不安 
像对待领导一样对待父母
《职工法律天地》2020年第11期19-19,共1页
前些天,工作出了些差错,搅得我心神不安。那天晚饭后,父亲打来电话说:“明儿我去给你们送冬白菜,自家种的,你们不用买了,省点儿钱……”听了父亲的话,心烦意乱的我口气生硬地说:“这大冷天的,你折腾啥?两蛇皮袋白菜能值几个钱呀!”正在...
关键词:刷碗 心神不安 白菜 
合欢花,安神又解忧
《健康养生》2020年第9期13-13,共1页史凤萍 
《红楼梦》中,黛玉食螃蟹后觉心口微痛,宝玉忙道:“有烧酒。”这一壶酒就是用中药合欢花浸泡的。螃蟹性寒,合欢花性平、味甘,归心、肝经,能够舒郁理气,安神活络,对于黛玉的多愁善感也有独特的功效。《神农本草经》中曾言,合欢花“安五脏...
关键词:合欢花 肝经 《神农本草经》 安神 失眠 黛玉 心神不安 螃蟹 
夏季防暑全攻略
《上海支部生活》2020年第12期59-59,共1页
立夏是夏季的开始,进入夏天,自然界的阳气已经旺盛到了顶点,树木枝繁叶茂.花草丛生。所以立夏节气后,气温将会有显著的升高,人们也开始觉得气候炎热了起来。夏季在人体五脏中对应的是心,而夏季主火,火性炎上,发散,同时炎热的天气也会使...
关键词:火性炎上 气候炎热 阳气 心神不安 心气 发散 
“四时”皆宜的茯苓
《医食参考》2020年第3期51-51,共1页彭兴亮 
茯苓为寄生在松树根上的菌类植物,形状像甘薯,外皮黑褐色,里面白色或粉红色,经中医炮制为茯苓片或茯苓块入药使用。茯苓味甘、淡,性平,归心、肺、脾、肾经,有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的功效,常用于治疗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澹泄...
关键词:利水渗湿 痰饮 失眠 茯苓 四时 惊悸 肾经 心神不安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