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离效果

作品数:396被引量:492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艺术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侯彦霞周宪唐俊杜彩杨文华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戏剧学院中国传媒大学河北大学武汉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上海戏剧x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再谈“社会问题剧” 从柏林剧团《布莱希特的鬼魂》说起
《上海戏剧》2023年第6期24-26,共3页陈健昊 
一一个鬼魂,布莱希特的鬼魂,在舞台游荡。^((1))由布莱希特创立的柏林剧团(Berliner Ensemble),将这一鬼魂带到了中国的舞台,于是中国观众有幸地感受了一场布莱希特式戏剧思辨的洗礼。布莱希特的戏剧理论与观念,深深烙印在这部《布莱希...
关键词:戏剧理论 布莱希特 撒切尔夫人 社会问题剧 帕瓦罗蒂 间离效果 鬼魂 陌生化 
间离效果下的讽喻回归 评音乐剧《贝隆夫人》被引量:1
《上海戏剧》2020年第1期33-35,共3页程梦雷 
1976年,安德鲁·韦伯(Andrew Webber)和蒂姆·莱斯(Tim Rice)创作了《贝隆夫人》的同名摇滚音乐专辑,并在1978年由百老汇传奇导演哈罗德·普林斯(Harold Prince)改编成音乐剧。这部剧自1978年伦敦首演以来,已有多个版本,包括1996年由麦...
关键词:领衔主演 麦当娜 贝隆 普林斯 音乐剧 间离效果 百老汇 同名电影 
小人国里的莎翁故事 评上戏木偶班创作的木偶剧《哈姆雷特》
《上海戏剧》2016年第6期11-11,共1页叶韵 
如何将莎剧这样的西方经典改编成中国艺苑中的另类表演形式——木偶剧?当莎士比亚的经典与中国的传统相结合时怎样才能各自取长补短呢?在观看完由上戏木偶班师生创作的木偶剧《哈姆雷特》之后引起了我的深思。木偶剧《哈姆雷特》只是...
关键词:《哈姆雷特》 小人国 莎剧 中国的传统 西方经典 中国传统戏剧 虚实对比 间离效果 跳离 戏剧观 
《情人的衣服》戏剧间离效果分析 彼得·布鲁克与布莱希特关于“间离效果”的对话
《上海戏剧》2015年第9期48-51,共4页徐熳 赵琳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项目编号:2014051301;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区域经济联合基金项目;项目名称:虚拟现实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应用研究;项目编号:GH141116河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河北省高等学校教育科学规划项目
德国戏剧理论家尤根·霍夫曼的后现代主义戏剧观强调戏剧的非线性、戏剧解构和反文法表演‘,这三大戏剧特性概括了当前西方戏剧的一种创作倾向,一种颠覆式的、去逻各斯的、反传统的戏剧模式充斥整个当代戏剧界。作为后现代主义戏剧的...
关键词:戏剧观 效果分析 后现代主义 戏剧理论家 西方戏剧 间离 衣服 情人 
“间离”无穷尽 观话剧《狗镇》和《三十九级台阶》被引量:1
《上海戏剧》2009年第12期6-7,共2页郭晨子 
1959年,黄佐临将布莱希特名剧《胆大妈妈和她的孩子们》推上了中国的舞台,并留下一句戏剧界的笑谈:“‘间离效果’把观众都间离到剧场外去了。”50年前,“间离效果”是那么的艰深晦涩、高深莫测,尤其是它似乎是在“反对”斯坦尼表...
关键词:间离效果 《狗镇》 台阶 九级 话剧 布莱希特 现实主义 表演体系 
来自德国的风——记法兰克福“无为”剧团上戏之行
《上海戏剧》1994年第1期36-37,共2页郭宇 
一群来自欧洲的戏剧艺术家、两台精彩纷呈的戏剧佳作,把整个上戏校园足足地热闹了好几天。这就是德国法兰克福“无为”剧团给我们带来的一股德国戏剧旋风;一股来自戏剧大师布莱希特家乡的旋风。使我们开了眼界,拓展了视野,让我们真正领...
关键词:布莱希特 德国法兰克福 四川好人 高加索灰阑记 间离效果 两台 中国古典戏曲 观众群 伽利略传 台上台下 
在东京与栗原小卷一席谈
《上海戏剧》1986年第5期13-14,共2页叶千荣 
今年六月中旬,我在东京看了日本俳优座剧团公演的布莱希特的话剧《四川一好人》。这个由千田是也先生导演、栗原小卷主演的话剧不但表达了布莱希特的作品所特有的辩证的哲理,更令人耳目一新的是,整个演出充满了非常活泼、明快的气氛。...
关键词:栗原小卷 布莱希特 同名小说 女演员 舞台剧 高加索灰阑记 间离效果 渡边淳一 莱希 苏联作家 
在中国舞台上展现布莱希特的诗意——关于《高加索灰阑记》的设计
《上海戏剧》1986年第1期37-38,共2页赵家培 
我喜欢布莱希特的戏剧,更喜欢布莱希特的戏剧思想。当要我为布莱希特这部最富有诗意和人道主义精神的作品在中国上演而设计布景时,对我这个刚刚开始工作的青年人来说,是既兴奋又担心的。
关键词:布莱希特 高加索灰阑记 陈顒 人道主义精神 间离效果 艺术语言 造型语言 假定性 创作阶段 戏中戏 
舞台“净化”小议
《上海戏剧》1979年第5期29-,共1页马前 
为了净化京剧舞台,改革检场,用闭上二道幕来搬动桌椅或变换简易景片,这是建国初在演传统戏时开始流行起来的改良办法,至今也已有三十年历史了。但是这个闭二道幕的办法其实并不高明。听说布莱希特看了梅兰芳的戏,很受启发。
关键词:二道幕 检场人 布莱希特 间离效果 观众注意力 十年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