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遗产

作品数:1999被引量:3271H指数:2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金磊吴葱朱光亚刘松茯蒋楠更多>>
相关机构:东南大学同济大学北京建筑大学天津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中外建筑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微气候视角下的国外建筑遗产保护相关研究综述
《中外建筑》2024年第12期129-135,共7页毛佳 张家浩 肖琪 冯星月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编号:5200817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52078223);华侨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编号:ZQN-919)。
建筑遗产长期处于自然环境中,微气候的波动变化对其保护具有深远的影响,不利的气候条件加速建筑遗产病害的产生,对建筑遗产的结构安全及艺术价值造成威胁。从既有研究可知,我国相关研究较少且不系统,缺乏统一的标准;国外建筑遗产微气候...
关键词:建筑遗产 微气候 病害 研究现状 标准 
工业建筑遗产的时代性与功能性特征解读——以哈尔滨市“156项工程”为例
《中外建筑》2024年第10期98-103,共6页唐晔 李子涵 
吉林艺术学院学术研究项目(编号:吉艺科字[2021]08号);吉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编号:JJH20240624SK);吉林省高等教育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编号:024O8016P4004S);吉林省高教科研课题(编号:JGJX24D0420)。
工业建筑遗产的时代性与功能性特征是理解和评价工业遗产价值的重要依据。通过对哈尔滨市“156项工程”的资料整理及工业遗产现状进行调研分析,结合建筑总体布局、装饰样式等内容,针对中国现代化工业建设初期工业建筑遗产的时代性与功...
关键词:工业建筑遗产 “156项工程” 时代性 功能性 
闽南石结构工业建筑遗产信息化展示研究——以泉州安溪茶厂为例
《中外建筑》2024年第8期91-99,共9页张家浩 朱威廉 费迎庆 卓凌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编号:5200817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52078223);华侨大学中青年教师科技创新资助计划(编号:ZQN-919);华侨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编号:HQHRZX-202312)。
通过BIM(HBIM)对建筑遗产信息的采集与管理平台建设,还原安溪茶厂的历史信息、记录文物价值与当地周边环境的地理信息。对石结构工业建筑遗产以及周边建筑群落建立不同层级的信息模型;依托不同时期制茶设备及生产线,针对本地各时代制茶...
关键词:石结构工业遗产 历史建筑信息模型(HBIM) 信息管理 科技价值 虚拟现实(VR) 
齐鲁大学中西合璧建筑特征研究
《中外建筑》2024年第7期127-133,共7页闫佳 王茹 
齐鲁大学作为中国最早的教会大学之一,其建筑有着鲜明的中西合璧特征。文章以齐鲁大学典型历史建筑为研究对象,通过史料汇总、案例对比研究以及实地调研,对齐鲁大学建筑的发展历史、平面结构、立面要素三个层面的内容进行梳理,对建筑的...
关键词:齐鲁大学 中西合璧 地域性 建筑特征 建筑遗产保护 
内蒙古土默特地区藏传佛教大殿壁画病害及预防性保护研究
《中外建筑》2024年第5期129-136,共8页杨文超 韩瑛 杨昌鸣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于病害机理分析的20世纪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策略整合研究”(编号:5197800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藏传佛教影响下的内蒙古传统聚落的形成与变迁研究”(编号:51968055)。
内蒙古藏传佛教壁画是内蒙古地域建筑遗产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通过对土默特地区藏传佛教壁画现状调查发现:现有病害主要是色彩层开裂、剥落等,地仗层开裂、空鼓,底层结构开裂和局部塌陷,造成以上病害的主要原...
关键词:藏传佛教殿堂建筑 土默特地区 壁画病害 建筑遗产 预防性保护 
内蒙古旧工业建筑中全民健身功能植入的适应性研究
《中外建筑》2024年第3期127-134,共8页王文静 吴迪 赵紫宇 
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面向公众需求的内蒙古工业建筑更新适应性研究”(编号:2020MS05030);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内蒙古中西部地区工业建筑遗产的有机更新”(编号:2015MS0531);内蒙古工业大学科学研究项目自然重点“内蒙古工业建筑遗产区域性整体保护研究”(编号:ZZ201914);自治区直属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边远落后地区工业建筑遗产更新适应性研究”(编号:JY20220288)。
内蒙古地区的旧工业建筑多位于生活区,结构稳定,空间可塑性高,目前大量闲置造成资源浪费,而适应性再利用可以挖掘其潜在的巨大价值,合理利用资源。研究基于大量实地调研,对内蒙古地区旧工业建筑特点及居民需求进行总结,在此基础上分析...
关键词:工业建筑遗产 城市更新 适应性 公众需求 全民健身 
基于气象数据对建筑遗产的微气候模拟及风险评估——以碧云寺为例被引量:1
《中外建筑》2024年第1期88-94,共7页陈家宏 
微气候的波动变化会对建筑遗产产生影响。使用实测、ERA5和MSN天气等三种不同类型的气象数据,以碧云寺为例,对建筑遗产的微气候进行模拟分析并做出初步的风险评估。通过实测数据发现温度和湿度波动较大的地方会有建筑材料的损坏。采用...
关键词:遗产保护 微气候 碧云寺 气候模拟 预防性保护 
湘潭文庙建筑遗产及其当代价值刍议
《中外建筑》2023年第9期101-104,共4页刘洣林 田长青 杨双英 
2023年湖南省社会科学成果评审委员会课题“湖湘传统建筑与文化研究”(编号:XSP2023YSC015);2023年度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湖南传统建筑营建技艺研究”(编号:2023JJ30037)。
湖湘地区传统文庙书院是湖湘文化孕育、产生、传播、发展的重要物质空间载体,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社会价值。以明清时期的湘潭文庙建设与发展演变为切入点,对湘潭庙学形制演变以及细部构造深入研究,阐述其建筑的空间特色与艺术价值。同时...
关键词:湘潭文庙 建筑遗产 传统文化 当代价值 文庙形制 
嵌入PBL教学法的历史遗产课程教学设计研究--建筑遗产保护人才培养与探索被引量:1
《中外建筑》2023年第1期47-53,共7页宋盈 童淑媛 李哲 罗明 
2021年度中南大学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编号:2021JGB040);2020年中南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编号:2020jy102-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2022年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规划重点课题(编号:22SJ0303)。
通过对中南大学《历史遗产保护与利用》课程建设的情况说明,阐述了立足国家需求、学科构建和人才培养一体发展的内在逻辑,整体推进遗产保护人才培养的重要性。文章介绍了该课程的教学总体设计、创新教学设计思路以及形成性课程评价的构...
关键词:历史遗产保护 PBL教学法 教学设计 培养目标 
以在地为导向的乡村建筑遗产人才培养教学改革与实践
《中外建筑》2022年第8期117-121,共5页郭龙 徐琪歆 
2021年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编号:21SKGH160);四川美术学院教改项目(编号:2019JG23)。
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近年来各地高校积极相应国家号召,结合自身专业特点投入地方乡村建设事业,从多个角度展开乡村研究与实践活动。基于这一背景,文章以“在地”为导向,结合项目工作室教学实践与地方乡村建设需求,从“在校...
关键词:在地教学 在场营造 社会实践 乡村遗产 教学改革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