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州湾事件

作品数:23被引量:31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柳宾贾菁菁孔祥吉舒文刘震更多>>
相关机构:青岛市社会科学院华东师范大学山东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复印报刊资料(中国近代史)》《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史学月刊》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团练与救国:戊戌维新时期团练自强思潮述论
《史学月刊》2024年第11期76-89,共14页崔岷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近代社会组织和国家基层治理文献整理与研究”(23&ZD248)。
在晚清自强话语的构建过程中,以团练谋求国家强盛的主张亦于19世纪70年代开始出现,并在甲午惨败和胶州湾事件后亡国危机的刺激下被更多官绅所鼓吹,从而形成一股引人瞩目的团练自强思潮。其间,旨在解答团练何以能拯救中国和如何办团方能...
关键词:团练自强思潮 晚清自强话语 甲午战争 “胶州湾事件” “百日维新” 
胶州湾事件中的一段疑云——德国欲谋占三都澳
《老照片》2023年第2期171-187,共17页李伟 
20世纪初,一位佚名的中国摄影师站在福建省福宁府宁德县城西边的山上,对着面前名曰三都澳的港湾,拍下了一幅照片。这幅照片后来被德国建筑师柏石曼(Ernst Boerschmann)收录进其名作——《中国的建筑与景观》。三都澳位于中国漫长海岸线...
关键词:深水良港 东南沿海 三都澳 通商口岸 福宁府 宁德县 台湾海峡 建筑师 
翁同龢与胶州湾事件
《晋阳学刊》2022年第4期48-55,共8页贾小叶 
胶州湾事件是近代中国重要的对外交涉事件之一,对晚清的政治、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翁同龢作为奉旨办理该事件的重臣,因对近代外交懵懂无知,既不了解德国的最终欲求,也不了解德俄之间的相互勾结,在整个交涉过程中,不明就里,处处被动。...
关键词:翁同龢 胶州湾事件 “别指一岛” 维新变法 
胶州湾事件的中德外交博弈—以翁同龢为中心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1期73-77,共5页李晓晨 张萌 
胶州湾事件中,针对清朝大臣李秉衡的任用、山东铁路修筑权及铁路沿线矿山开采权、赔款及租借胶澳问题,清政府与德国展开了交涉、博弈。在此博弈过程中,兼任总理各国事务大臣的翁同龢据理力争,虽在一定程度上获得某些有利于中国的条款,...
关键词:青岛 胶澳 胶州湾事件 中德外交 翁同龢 
胶州湾事件中清政府的对俄外交
《复印报刊资料(中国近代史)》2020年第8期28-42,共15页贾小叶 
德占胶州湾事件发生后,在“决不动兵”的战略决策下,清政府出于对《中俄密约》签订后中俄同盟关系的信赖,将联俄视为解决胶案的重要筹码,于是便有了李鸿章与翁同的联俄努力。然而,俄国围绕胶案的决策却始终没有顾及中俄同盟。从其国家...
关键词:清政府 胶州湾事件 联俄 拒俄 
胶州湾事件前的中德交涉与许景澄“卖国”考(1895-1897)
《复印报刊资料(中国近代史)》2020年第5期3-16,共14页贾菁菁 
胶州湾事件之前,中德就港口租借问题进行了长达两年的交涉。德国动用了各方人马,推进公私并进的多线外交。清政府倾向于联俄以自保,对德国的无理诉求一味机械回绝,并未足够重视。德国在所谓“和平外交”与“巴兰德一李鸿章”路线接连受...
关键词:胶州湾事件 中德关系 许景澄 金楷理 
胶州湾事件中清政府的对俄外交被引量:3
《历史研究》2020年第1期113-134,M0005,M0006,共24页贾小叶 
德占胶州湾事件发生后,在“决不动兵”的战略决策下,清政府出于对《中俄密约》签订后中俄同盟关系的信赖,将联俄视为解决胶案的重要筹码,于是便有了李鸿章与翁同龢的联俄努力。然而,俄国围绕胶案的决策却始终没有顾及中俄同盟。从其国...
关键词:清政府 胶州湾事件 联俄 拒俄 
晚清政府对胶州湾事件态度探研——以电奏电旨为中心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1期90-94,共5页刘凡 
1897年,德国强占胶州湾。事件之初,清廷以速结教案的方式解决争端,电报是其主要的通讯手段,电奏与电旨的时效性与突发事件的紧迫性相结合,使决策得以快速实施。当速结教案不能解决中德争端时,清廷内部爆发了和与战的争执,电奏以其便利...
关键词:电报 胶州湾事件 晚清外交 
胶州湾事件前的中德交涉与许景澄“卖国”考(1895-1897)被引量:2
《史学月刊》2020年第1期54-66,共13页贾菁菁 
胶州湾事件之前,中德就港口租借问题进行了长达两年的交涉。德国动用了各方人马,推进公私并进的多线外交。清政府倾向于联俄以自保,对德国的无理诉求一味机械回绝,并未足够重视。德国在所谓“和平外交”与“巴兰德—李鸿章”路线接连受...
关键词:胶州湾事件 中德关系 许景澄 金楷理 
从戊戌到丁卯的螺旋
《青岛文学》2019年第7期105-118,共14页李明 
1858年3月19日,清咸丰八年,戊午,夏历二月初五,康有为生于广东南海西樵山敦仁里延香老屋。1927年3月31日,民国十六年,丁卯,夏历二月廿八,康氏逝于青岛福山路天游园,葬李村象耳山。终年七十岁。从戊戌到丁卯,也就是从1898年到1927年的三...
关键词:康南海 吴郁生 康有为 胶州湾事件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