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托合同

作品数:96被引量:202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更多>>
相关作者:张淳唐晋伟王利明关涛樊静更多>>
相关机构:华东政法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南京大学西南政法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留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信托专项账户的认定及保全异议审查
《人民司法》2024年第22期105-108,共4页任静远 
【裁判要旨】针对异议人主张被保全的账户系信托财产专用账户,不应被人民法院保全,应当根据案件具体事实,遵循“外观一账户资金状况一严格实质判断”的审查路径予以判断。首先是外观判断,根据信托合同或资金托管合同确定被保全账户与约...
关键词:信托财产 专用账户 账户资金 实质性审查 异议程序 实质判断 信托合同 资金托管 
关于开展不动产信托登记制度的构想
《上海房地》2024年第4期30-32,共3页邓瑛 
信托制度进入我国已有二十多年的时间,我国信托行业从无到有,至今已进入多个领域。虽然《信托法》第十条的规定为不动产信托登记提供了最直接的法律依据,但我国仍未建立完整的不动产信托登记制度。建立和完善不动产信托登记制度既是促...
关键词:信托财产 信托登记 信托合同的记载 
金融机构收取咨询服务费的法律风险
《银行家》2024年第4期134-137,共4页李阿侠 
近年来,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降低中小企业融资成本的大背景下,金融机构(包括商业银行、金融租赁公司、信托公司等)收取咨询服务费是否合法有效受到格外关注。实践中,有的金融机构在与相对人签订主债权债务合同(金融借款合同、保理合同...
关键词:金融机构 金融租赁公司 债权债务 信托公司 中小企业融资 商业银行 咨询服务 信托合同 
论金融机构的适当性义务——以才某与中信信托合同纠纷案为例
《河北企业》2023年第12期152-154,共3页吕蔚佳 
金融机构的适当性义务是要求金融机构在了解客户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向客户推销与客户基本情况相匹配的金融产品,客户在充分了解金融产品风险的基础上自愿作出购买的意思表示。这是所谓的买者自负,卖者尽责,其中卖者尽责是买者自负的前提...
关键词:适当性义务 合格投资者 买者自负 卖者尽责 
国内保险金信托业务发展模式研究被引量:2
《上海保险》2023年第9期43-47,共5页杨雪美 高志超 
一、研究背景2023年,随着泰康保险首例保险金信托顺利理赔,保险金信托这项保险业务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知晓。保险金信托是指投保人在和保险公司签订保险合同后,以人寿保险单作为信托财产,再与和保险公司合作的信托公司签订信托合同,约定...
关键词:信托公司 保险公司 保险业务 保险合同 信托计划 信托合同 信托财产 到期日 
伞形结构化信托配资裁判规则的反思与续造
《财政金融文摘》2022年第5期76-78,共3页朱长明 
一、伞形结构化信托配资裁判规则的反思(一)伞形结构化信托合同是否有效伞形结构化信托合同是否有效的问题是案件审判的焦点问题,在合同有效性问题上不仅原被告之间存在激烈争论,甚至不同法院之间都存在着不统一的司法判决。否认伞形结...
关键词:强制性规定 合同效力 司法判决 合同无效 司法解释 裁判规则 信托合同 融资融券 
事实信托关系的认定及适当性义务审查的考量因素
《法庭内外》2022年第9期52-53,共2页江锦莲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托法》(以下简称《信托法》)规定设立信托应当采取书面形式,但当事人未签订书面合同并不当然意味着信托不成立。信托合同是否成立应以双方当事人是否存在信托合意作为判断标准,适用履行治愈规则。金融消费者既往投资...
关键词:书面合同 金融消费者 《信托法》 考量因素 书面形式 信托关系 信托合同 适当性义务 
刍论上市公司差额补足协议的法律性质及效力——上市公司针对信托计划差额补足的个案研究被引量:1
《中国律师》2022年第8期66-68,共3页朱剑宇 尚鑫(摄影) 
上市公司为信托合同提供差额补足的情况比较常见,司法实践对其性质和效力认定标准尚未统一。笔者认为,需从有无主债务(人)、有无从属性、有无追偿权三个重点来分析论证差额补足协议的法律性质。对于上市公司出具的差额补足承诺,即便构...
关键词:保证担保 追偿权 效力认定 上市公司 信托合同 从属性 司法实践 差额 
事实信托关系的认定及适当性义务审查的考量因素
《法庭内外》2022年第6期14-15,共2页江锦莲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托法》(以下简称《信托法》)规定设立信托应当采取书面形式,但当事人未签订书面合同并不当然意味着信托不成立。信托合同是否成立应以双方当事人是否存在信托合意作为判断标准,适用履行治愈规则。
关键词:书面合同 《信托法》 考量因素 书面形式 信托关系 信托合同 履行治愈 适当性义务 
未依约强行平仓时差额补足责任的认定案
《法庭内外》2022年第6期19-21,共3页丁宇翔 
信托合同之外的当事人提供第三方差额补足作为增信措施,只要不违反法律法规的效力性强制规定,应对当事人的意思自治予以充分尊重,其内容不符合法律关于保证的规定的,应根据承诺文件的具体内容确定相应的权利义务关系。
关键词:意思自治 权利义务关系 效力性强制规定 强行平仓 信托合同 法律法规 第三方 差额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