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育种

作品数:43被引量:106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毛传澡邱家驯王明军智海剑盖钧镒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大学南京农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福建农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农产品市场》《东北农业大学学报》《农业工程学报》《中国蔬菜》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中心资助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小麦抗赤霉病高效育种技术研究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自然科学》2024年第9期0182-0184,共3页李鲁莎 
小麦赤霉病菌(Fusarium oryzae)是一种全球范围内的重大小麦病害,对农业生产造成严重影响。该病菌产生的毒素对人类和动物的健康构成严重威胁,食用受感染的小麦可能导致中毒。全球气候变暖和农业实践的演变加剧了小麦赤霉病的蔓延,因此...
关键词:植物细胞工程 小麦 抗赤霉菌 育种研究 
基于人工智能的小麦高效育种信息交互系统构建被引量:1
《农业工程学报》2024年第13期117-123,共7页杨民安 孙雨 王凤超 杨晶 陈进 
上海市青年科技英才扬帆计划项目(20YF1447600);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引进人才基金项目(YJ2021-60);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协同创新基金项目(XTCX2023-22);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中青年科技人才发展基金项目(ZQ2022-6)。
小麦是人类社会重要的粮食资源之一,因此基于人工智能技术构建高效育种信息交互平台对于高质高产的小麦种植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高效育种信息交互平台的搭建关键在于核心数据的准确识别与分类,基于此该研究提出了一种Naive Bayes(朴素...
关键词:小麦 交互平台 Naive Bayes ADABOOST 育种交互 核心词汇 
西南山地玉米育种新一轮骨干自交系SCML0849的选育与应用被引量:2
《玉米科学》2024年第3期1-8,共8页潘光堂 杨克诚 李芦江 高世斌 沈亚欧 谭登峰 卢洪志 
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CARS-02)。
20世纪末,针对西南区21世纪初及可见将来对玉米品种与产业发展的迫切要求,遵循“生态育种”的基本原理,并基于前期“温带种质优良自交系是选育西南玉米强优势杂交种的最重要亲本自交系”的研究结论,定向合成了“REID种质育种用群体”。...
关键词:玉米 自交系 南北穿梭育种 定向高效育种 SCML0849 川单99 
小麦高产高效育种技术推广及新品种培育实践分析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农业科学》2024年第6期0171-0173,共3页廖中军 
小麦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产量的提升与品质的改善对全球粮食安全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小麦为人类社会提供了丰富的营养来源和经济价值,然而随着全球人口的不断增长、气候变化的日益加剧以及耕地资源的逐渐减少,小麦生产...
关键词:高产高效 育种技术 新品种培育 
信息化技术在小麦栽培高效育种中的应用被引量:2
《农业工程技术》2023年第26期54-55,共2页高春荣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其在农业领域的应用逐渐成为关注焦点。该文探讨信息化技术在小麦栽培高效育种中的应用,介绍了小麦栽培的重要性与育种挑战,论述了基因组学和基因编辑技术、遥感和无人机技术、物联网和传感器技术、大数据和...
关键词:信息化技术 小麦栽培 高效育种 基因组学 
信息化技术在小麦栽培高效育种中的应用被引量:4
《农业工程技术》2023年第2期85-86,共2页吕月霞 
该文简单介绍了农业信息化及其在现代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价值,并尝试围绕育种数据采集、育种进程及数据管理、育种数据综合模型评判、种质资源管理、小麦栽培监测与管理、可视化工具、大数据集成应用技术等方面,围绕基于农业信息化背景的...
关键词:小麦栽培 育种 栽培监测与管理 
华南籼稻高效育种——从“早晚兼用型”到“常恢兼用型”水稻育种被引量:10
《广东农业科学》2022年第7期1-7,共7页李宏 周少川 黄道强 王重荣 王志东 陈宜波 赵雷 龚蓉 潘阳阳 
广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水稻产业创新团队项目(2021KJ105);岭南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科研项目(NT2021001);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优势产业学科团队建设项目(202111TD)。
以华南籼稻育种为主题,综述育种效率高的“早晚兼用型”水稻育种和“常恢兼用型”水稻育种。早晚兼用型水稻育种在品种培育上成效显著,甚至影响了水稻的育种和生产模式;常恢兼用型水稻育种是对早晚兼用型水稻育种的继承和发展,并取得了...
关键词:早晚兼用型水稻 常恢兼用型水稻 常规稻 杂交稻 育种策略 
津强系列小麦系谱分析及高效育种体系研究被引量:3
《天津农业科学》2021年第6期5-7,共3页梁丹 刘丹 王从磊 胡子全 王红霞 时晓伟 许庆芬 冯刚 王建贺 
天津市科技计划项目(19YFZCSN00390)。
小麦品种‘津强7号’,‘津强8号’,‘津强10号’春小麦品种是由天津市农业科学院农作物研究所选育的系列强筋、早熟、多抗小麦新品种。通过对‘津强7号’,‘津强8号’,‘津强10号’系普分析及育种手段研究,结果表明,以表型清晰,遗传背...
关键词:小麦 津强系列 育种体系 种质资源 
基因组选配:基因组时代的高效育种被引量:4
《黑龙江畜牧兽医》2020年第24期61-64,175,共5页高振东 何俊 
湖南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NK2151);湖南省百人计划项目;湖南省畜禽安全生产协同创新中心项目(2018NK2081);长沙市科技计划重点项目(kq1801014)。
在过去的一百多年中,育种工作发生了巨大变革。通过表型选择(PS)遗传进展(ΔG)缓慢,基于系谱的传统最佳线性无偏预测(BLUP)法育种值估计不准确,全基因组选择(GS)是利用基因组信息估计育种值,提高了选择的准确度和强度,但上述方法都是基...
关键词:最佳线性无偏预测 全基因组选择 多目标育种 最佳遗传贡献选择 基因组选配 
“绿色革命”新进展:赤霉素与氮营养双重调控的表观修饰助力水稻高产高效育种被引量:8
《植物学报》2020年第1期5-8,共4页韩美玲 谭茹姣 晁代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No.2016YFD0100700)。
以半矮秆育种为代表的“绿色革命”极大地提高了作物产量,但也带来氮营养利用效率降低的严重问题。“绿色革命”主要基于调控赤霉素的代谢和信号转导而实现。前期的研究发现,赤霉素信号转导关键因子DELLA蛋白通过调控GRF4而负调控氮素...
关键词:水稻 分蘖数 氮利用效率 组蛋白修饰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