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林蛙

作品数:11被引量:50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生物学更多>>
相关作者:戴强王跃招张晋东王波戴建洪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兰州大学青海民族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青海科技》《广东农业科学》《动物学杂志》《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海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高原林蛙线粒体全基因组序列测定及系统发育分析
《生物学杂志》2023年第4期54-61,共8页张湑泽 董豹 哈金强 赵英 魏生楠 韦迎婷 
青海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0-ZJ-965Q);青海民族大学校级规划项目(2021XJGH15);青海省动物生态基因组学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项目(QHEG-2019-04)。
利用二代测序技术Illumina平台对高原林蛙(Rana kukunoris)线粒体进行低覆盖全基因组测序,对线粒体基因组进行获取、拼接与注释,获得高原林蛙线粒体全基因组序列,序列全长21 913 bp,主要包括tRNA基因(22个)、rRNA基因(2个)、CDS(13个)和...
关键词:高原林蛙 线粒体全基因组 序列分析 系统发育 物种分化 
青海海北发现一例淡黄色高原林蛙
《动物学杂志》2023年第1期159-160,共2页张湑泽 孙玉奇 彭飞 侯业茂 闻豪 
青海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2020-ZJ-965Q);青海省动物生态基因组学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No.QHEG-2019-04);青海民族大学校级规划项目(No.2021XJGH15);生态环境部生物多样性保护专项。
高原林蛙(Rana kukunoris)隶属于两栖纲(Amphibia)无尾目(Anura)蛙科(Ranidae)林蛙属,是青藏高原特有的两栖类动物(谢锋等2000)。高原林蛙背部多为灰褐色或棕红色,疣粒色略浅,其周围褐黑色,体侧散有黑色或红色斑,四肢具黑色横纹,雄蛙腹...
关键词:高原林蛙 两栖类动物 无尾目 两栖纲 蛙科 林蛙属 褐黑色 红棕色 
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两栖动物多样性及保护研究被引量:2
《青海科技》2022年第6期31-37,共7页张湑泽 彭飞 王海军 孙玉奇 侯业茂 
青海省自然科学基金(2020-ZJ-965Q);青海民族大学研究阐释二十大精神专题课题(ESDYJ24);青海民族大学校级规划项目(2021XJXS22);青海民族大学校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21-JYYB-014);生态环境部生物多样性保护专项。
两栖动物是环境变化的重要指示物种。为了解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两栖动物物种多样性,2018年6月和8月在青海湖周边选取高寒灌丛、高寒湿地、高寒草地三种生境,设置12条样线开展两栖动物监测。结果显示,青海湖地区两栖动物主要为花背蟾...
关键词: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高原林蛙 花背蟾蜍 物种多样性 两栖动物 
基于4个线粒体基因的不同海拔高原林蛙群体遗传多样性研究被引量:1
《四川动物》2022年第4期388-397,共10页郑海钱 徐志旺 徐康宁 李卉 李树然 张永普 
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项目(2019QZKK05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1971419)。
高原林蛙Rana kukunoris是中国特有的两栖动物,分布于青藏高原海拔2 000~4 400 m的湿润环境。为探究青藏高原的高原林蛙遗传多样性,将4个线粒体基因(COⅠ、cyt b、12S rRNA和16S rRNA)序列合并成联合数据集,对采自青海省4个海拔梯度(2 0...
关键词:线粒体基因 青藏高原 两栖动物 海拔 遗传多样性 
高原林蛙不同部位皮肤组织结构比较被引量:3
《动物学杂志》2018年第4期582-588,共7页张湑泽 彭飞 侯业茂 付林 沈迎芳 刘晶 孙玉奇 庞礴 都玉蓉 郭松长 
青海民族大学校级理工自然科学项目(No.2016XJQ04);青海民族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训练计划; 环境保护部生物多样性保护专项
高原林蛙(Rana kukunoris)是青藏高原特有的两栖类动物,已适应青藏高原高海拔低温、缺氧、强紫外线的自然环境。采用石蜡切片技术和H.E染色及扫描电镜技术对青藏高原东北部地区高原林蛙头部、背部、腹部、侧部皮肤结构进行观察。高原林...
关键词:高原林蛙 皮肤 组织切片 扫描电镜 
龙虱对高原林蛙蝌蚪生长和存活率的影响被引量:4
《广东农业科学》2013年第8期125-127,132,共4页阿舍小虎 张昌兵 阳小成 
高原林蛙是青藏高原东部高寒草甸上一种常见的两栖动物,其蝌蚪多生活于草甸上的季节性水塘里。设计试验检测了蝌蚪的捕食者(龙虱)的直接捕食与捕食风险对蝌蚪生长以及存活率的影响。蝌蚪被分别饲养于没有天敌(对照)、笼养天敌(捕食风险...
关键词:高原林蛙 捕食效应 捕食风险 发育可塑性 
若尔盖高寒湿地高原林蛙繁殖后期运动、家域和微生境选择被引量:9
《动物学报》2007年第6期974-981,共8页齐银 Zachary FELIX 戴强 王勇 杨勇 王波 王跃招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30470252);East Asia and Pacific Summer Institutes providedto ZIF by the United States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知识创新工程领域前沿项目(CIB-2007-LYQY-Q02)共同资助~~
我们于2006年7月对分布于青藏高原东部若尔盖高寒湿地的7只高原林蛙(Rana kukunoris)进行了追踪研究。Monte-Carlo模拟表明:在研究期内高原林蛙的运动是随机的,还没有开始迁移。高原林蛙的平均运动距离为7.1m,雌雄运动距离没有差异。95%...
关键词:两栖动物 高原林蛙 无线电遥测 家域 若尔盖 
四川省若尔盖季节性水塘周边高原林蛙夏秋季活动特征被引量:6
《Zoological Research》2007年第5期526-530,共5页齐银 Zachary Felix 戴强 王勇 刘莉 张强 王跃招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470252);East Asia and Pacific Summer Institutes provided to ZIF by the United States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知识创新工程领域前沿项目(编号:CIB-2007-LYQY-Q02)
影响无尾两栖类活动的因素很多,水体是最主要的因素之一。本研究采用样线法,分别于2006年7月和9月下旬对若尔盖季节性水塘周边高原林蛙(Rana kukunoris)的活动特征进行了研究。样线宽2m,长70-150m,采用十字交叉法,基本按照东、南、西、...
关键词:若尔盖 高原林蛙 季节性水塘 活动特征 
若尔盖湿地高原林蛙和岷山蟾蜍的日活动节律被引量:9
《四川动物》2007年第2期312-315,共4页张晋东 傅之屏 李玉杰 戴强 王波 王跃招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470252)
2005年调查若尔盖湿地的高原林蛙(Rana kukunoris)和岷山蟾蜍(Bufo minshanicus)的日活动节律,发现阳光充足时两栖类的活动性明显高于多云天气;高原林蛙成体、亚成体、岷山蟾蜍亚成体活动的最低气温为0℃、2℃、8℃;高原林蛙亚成体日活...
关键词:若尔盖湿地 高原林蛙 岷山蟾蜍 日活动节律 
若尔盖湿地3种无尾两栖类不同发育阶段的生态位宽度被引量:7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06年第5期665-668,共4页张晋东 戴建洪 戴强 张明 熊晔 李成 刘志军 王跃招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项目(KSCX2-SW-12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30470252;No.30070090)~~
研究了若尔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3种无尾两栖类,高原林蛙(Rana kukunoris)、倭蛙(Nanorana pleskei)和岷山蟾蜍(Bufo minshanicus)的成体和亚成体在7个生境因子(牧场性质、牛粪数量、植被高度、植被盖度、距水塘距离、地表温度、地...
关键词:若尔盖湿地 生态位宽度 高原林蛙 倭蛙 岷山蟾蜍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