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品德

作品数:952被引量:580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孙彤宋成鑫黄聘凌文辁高国希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郑州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理论与当代x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用传统文化唤醒沉睡的道德良知
《理论与当代》2016年第7期43-44,共2页高凌平 
中华传统文化内涵丰富,博大精深,它既包括了广大劳动人民的创造与历代圣哲学人研究探索的成果,也吸收了其他民族文化的精华,也涵盖了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传统文化对个人品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及社会公德都起着良好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道德良知 个人品德 家庭美德 促进作用 齐家治国平天下 人生观和世界观 道德修养 爱护公物 道德风尚 思想道德基础 
敬畏与规矩
《理论与当代》2016年第5期32-33,共2页陆岳 
中国有句老话,叫"举头三尺有神明",王日休《龙舒净土文》中写道:"公门里面好修行,半夜敲门心不惊;善恶到头终有报,举头三尺有神明。"神明是没有的。但"举头三尺有神明"所起的作用,从历史上看,是一个实实在在的行为约束,他在告诫...
关键词:龙舒净土文 行为约束 日休 党员干部 贵州人 守规矩 人民群众需求 个人品德 法律意识 个人修养 
构筑“道德高地” 争创“文明城区”
《理论与当代》2015年第11期37-38,共2页佟建安 
一、关于道德的概念什么是道德?在中国思想史上,道德是指调整人们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规范。在西方古代文化中,“道德”意为风俗和习惯。“道”,我们不妨把它理解为“道路”,可引申为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或人们遵循的行为准则、规矩、...
关键词:中国思想史 西方古代 行为规范 家庭美德 思想道德建设 个人品德 西秀区 家庭寄养 精神文明建设 村民收入 
“三严三实”的文化根基与现实意义
《理论与当代》2015年第8期24-25,共2页吴雁俊 
一个政党的治国方针、治国理念,必须根植于这个国家的文化血脉,发端于这个国家的历史沃土。唯其如此,这样的治党治国理念才有深厚的群众基础,才能为政党精英和人民大众所接受、所认同、所信奉。我认为“三严三实”是对中华优秀传统...
关键词:文化根基 意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 治国理念 治国方针 群众基础 个人品德 
做一个有用的人
《理论与当代》2015年第7期35-35,共1页赵尚彬 
德国著名哲学家康德说过:"世界上有两种东西能够深深地震撼人们的心灵,一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准则,另一件是我们头顶灿烂的星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国家丰厚的文化宝藏之一。数千年来,它一直是华夏儿女精神世界的支柱。我...
关键词:道德准则 精神世界 传统美德 中华民族 社会公德 职业道德 个人品德 家庭美德 
公民基本道德点滴谈
《理论与当代》2015年第6期32-33,共2页龙仲芳 
党的十八大报告将公民道德建设作为推进社会主义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强调了道德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2001年我国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以20字规范了我国公民基本道德,即:爱国守法、明理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
关键词:道德品质 团结友善 勤俭自强 社会舆论 爱国守法 内心信念 讲道德 知耻 品德素质 个人品德 
践行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坚持党性
《理论与当代》2015年第4期32-33,共2页幸雪梅 
一、践行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从个人抓起只要一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觉得太抽象,24个字也太多,不容易记牢,实际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传统美德的继承和发扬,我觉得我们应该立足最后这8个字,就是立足于做人,立足于个人...
关键词:个人品德 工作职责 党员干部 民族精神 不怕死 气场 民族歌舞 人民群众 目标责任 思想工作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