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主义

作品数:544被引量:602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耿云志张永泉秦林芳梁景和秦弓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青蓝工程”基金资助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借笔墨而说理,以山川为代言——再议石涛及“一画”
《中国书画》2024年第12期29-29,共1页刘墨 
我经常会写一些推荐书目给朋友,《石涛画语录》是必须读的。1696年底,石涛定居于扬州,潜心于绘画理论的著述。1700年,著名的《画语录》完成了。全书共分十八章:第一章最为重要,石涛在法自我立和绘画“从于心者”的基础上推出了“一画”...
关键词:推荐书目 个性主义 复古主义 十八章 绘画理论 《画语录》 问题和方法 石涛 
童心卓吾
《散文(海外版)》2023年第8期39-46,共8页李晓东 
一博士论文写《个性主义与中国文学现代化》,从王学左派寻找梳理思想资源,对李赞的生平和思想下过一些功夫。但时日既久,杂事殊多,卓吾先生便渐渐远去,面目模糊,只留下“童心说”“童心者,最初一念之本心也”等些许常识。不料,在泉州小...
关键词:博士论文 个性主义 王学左派 童心 
“超人/庸众”思维模式下的爱情悲剧——重读《伤逝》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23年第3期50-54,共5页徐燕来 
《伤逝》中的爱情悲剧,反映了鲁迅先生个性主义启蒙思想的认知特征。在“超人/庸众”启蒙框架中,遵循爱情逻辑的子君,当她从“庸众”成长为“战士”时,她得到了爱情。当她从“战士”蜕变为“庸众”时,她的爱情便因偏离启蒙而成了悲剧。...
关键词:《伤逝》 爱情悲剧 个性主义 
女装风格解析
《纺织服装流行趋势展望》2023年第1期32-39,共8页
充满挑战的市场环境依旧存续,但春夏的生机与活力为女装设计奠定了积极乐观的开放性氛围,克制主义设计与个性主义设计并存,趣味化理念渗透进各类风格。现代社会,女性担任的角色更加丰富多元,自信无惧的表达柔和而充满力量。
关键词:个性主义 女装设计 理念渗透 趣味化 积极乐观 开放性 丰富多元 
个性主义、阶级立场与人民本位——论郭沫若的儒家文化观与孔子形象的书写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2023年第1期272-284,共13页刘进才 范桂真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百年中国文学孔子形象书写及演变研究”(19AZW019);河南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支持计划(2023-CXTD-10)的阶段性成果
1915年9月,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和科学的大旗向中国传统文化进行猛烈轰击,孔子学说被视为维护传统专制的符号。而此时的郭沫若正在日本冈山第六高等学校学习,因极度的神经衰弱症而悲观绝望,以致萌生了自杀的念头。偶然在日本旧书店买来...
关键词:个性主义 孔子学说 孔子形象 神经衰弱症 中国传统文化 悲观绝望 旧书店 人民本位 
童心卓吾
《人民文学》2023年第3期144-152,共9页李晓东 
一博士论文写《个性主义与中国文学现代化》,从王学左派寻找梳理思想资源,对李势的生平和思想下过一些功夫。但时日既久,杂事殊多,卓吾先生便渐渐远去,面目模糊,只留下“童心说”“童心者,最初一念之本心也”等些许常识。不料,在泉州小...
关键词:博士论文 个性主义 王学左派 童心 
“中期鲁迅”研究议
《新华文摘》2023年第2期96-99,共4页邱焕星 
一必要性:从“两阶段论”到“中期鲁迅”既往的鲁迅研究,一般以1928年的革命文学论争为界,将鲁迅分成前后两个时期,前期的主题是“思想启蒙”,后期的主题是“共产革命”。这个看法最早的系统概括是由瞿秋白在1933年提出的,他将鲁迅道路...
关键词:革命文学论争 个性主义 鲁迅研究 三闲集 思想启蒙 阶级论 瞿秋白 鲁迅道路 
奇峰与楷范——读《〈鲁迅杂感选集〉序言》札记
《鲁迅研究月刊》2022年第3期37-45,共9页陈漱渝 
《〈鲁迅杂感选集〉序言》是作为革命家的瞿秋白在避难期间仅用三、四个晚上写就的学术论文,也是鲁迅研究史上的经典之作。此文从社会政治的角度研究鲁迅的杂文创作和思想发展,得出了一些为鲁迅本人首肯的结论,产生了重大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政治鲁迅 鲁迅杂文 进化论 阶级论 个性主义 集体主义 
鲁迅:用思想叩击纯粹
《汉字文化》2021年第S02期140-141,共2页赵加文 
鲁迅的思想可以概括为个性主义和人道主义两个方面。人道主义是个性主义的延伸。两者的共通之处在于关注"人"——关注"人"的思想与精神,关注个体与群体的人格。鲁迅个性主义延伸为人道主义的历程,反映了鲁迅关注"人"的历程。究其目的,...
关键词:鲁迅 个性主义 人道主义 “人” 
集体主义语境下的个性主义诉求——也论“延安文艺新潮”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5期12-25,共14页田建民 
河北大学燕赵文化研究重大项目(2020Z06)。
把1940年代初出现在延安的暴露性文学潮流称为"延安文艺新潮"是不合适不确切的。因为这股潮流并不"新",它其实是五四启蒙文学传统在特殊历史语境下的延续或再现。尽管这些暴露性作品表现了以科学理性反对封建保守的现代意识,反映了特定...
关键词:延安 文艺 新潮 个性主义 集体主义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