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纯铜

作品数:36被引量:78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相关作者:朱达川陈家钊刘相法涂铭旌武玉英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大学四川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国营建中化工总公司更多>>
相关期刊:《物理测试》《材料导报》《材料保护》《机械工程材料》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高校创新团队支持计划辽宁省博士科研启动基金宁波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低温对ECAP纯铜性能与组织的影响被引量:1
《功能材料》2020年第6期6190-6194,6220,共6页薛海平 刘平 刘新宽 陈小红 李伟 马凤仓 周洪雷 张柯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771119)。
研究了温度对铜ECAP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对比了低温和室温变形后的组织异同。结果表明:相对于室温ECAP,低温样品的硬度略微提高。通过对比金相组织发现,在低道次时,低温条件明显阻碍了晶粒变形,高道次时抑制了室温高道次常出现的动态再结...
关键词:等通道转角挤压 工业纯铜 组织与性能 低温 
约束式冲击制备高强高韧工业纯铜
《新疆有色金属》2020年第1期106-108,共3页王海丽 李小刚 胥珊娜 王奇 屈启蒙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1810705016);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2019JQ-818);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18JK0622)。
本工作将样品置于约束模具中,使用高速冲击的方法,制备了一种高强高韧T3工业纯铜,真实抗拉强度达到741 MPa,颈缩开始真应变为20.2%。而同等压下率的冷轧样品,抗拉强度为350 MPa,颈缩开始应变为7.9%。冲击纯铜的加工硬化指数为1.99,显著...
关键词:高速变形 工业纯铜 力学性能 高强 高韧 
La添加对工业纯铜室温成形性能的影响被引量:2
《稀土》2018年第3期80-87,共8页刘劲松 孟凡硕 陈岩 张士宏 李海红 
中国科学院第二批支撑服务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行动计划专项支持项目(46300378-5)
对TP2、TU以及加稀土铜铸坯在室温低速率压缩条件下的成形性能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三种材料在不同应变速率以及应变量条件下的力学性能与其组织变化之间的关系。采用(Optical Microscope)OM及(Scanning Electrical Microscope)SEM对...
关键词:工业纯铜 室温压缩 剪切带 第二相粒子 成形性能 
工业纯铜极薄带轧件的微尺度效应被引量:3
《金属热处理》2018年第2期96-100,共5页万映铭 常仕博 宋孟 多依丽 李婧 刘相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374069);辽宁省博士启动基金(20131062);辽宁省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201510148055)
利用自主研发的微型异步轧机,制备出工业纯铜极薄带材。通过拉伸试验、微观硬度测试、显微组织观察和XRD检测研究了极薄带的机械性能随厚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极薄带抗拉强度和硬度值随样品厚度减小,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规律,即出...
关键词:异步轧制 极薄带 微尺度效应 位错密度 
模具限制作用对工业纯铜模压变形影响的实验与理论研究被引量:2
《塑性工程学报》2017年第6期143-150,共8页王宗申 管延锦 魏修亭 朱光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605266)
以工业纯铜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工艺实验研究了模具限制作用对模压变形材料的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然后,基于位错理论建立了耦合模具限制作用的材料流动应力演化模型,对模压变形纯铜的流动应力、位错密度以及晶粒尺寸等随应变的...
关键词:模压变形 剧烈塑性变形 模具限制作用 位错理论 工业纯铜 
多向挤压对工业纯铜组织和性能的影响被引量:5
《有色金属工程》2016年第3期8-12,25,共6页占栋 申小平 李大乔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2012ZX04010101)
对工业纯铜在150℃条件下进行多向挤压,研究多向挤压工艺对纯铜组织和性能的影响。随着挤压道次的增加,材料晶粒得到明显细化,最终得到晶粒尺寸为微米级的等轴细晶组织。材料的显微硬度和抗拉强度在低道次挤压时迅速上升之后趋于饱和,...
关键词:材料科学与工程 工业纯铜 多向挤压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工业纯铜二氧化硅渗硅层耐蚀性研究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2016年第1期5-9,共5页李晓静 高永亮 郝瑞 于萍 李睿 
浙江省博士后科研择优资助项目(BSH1302058);宁波市自然科学基金(2014A610012);宁波市金属材料精密塑性成形重点实验室(2014A22003)
为改善纯铜表面性能,提高使用寿命,以二氧化硅为渗剂,采用粉末包渗技术对工业纯铜进行渗硅处理。制备的渗硅层中有Cu_(0.83)Si_(0.17)、Cu_9Si、Cu_(6.69)Si等相产生,渗层最高显微硬度可达349HV0.05,约为基体的5.80倍。研究不同环境下...
关键词:工业纯铜 渗硅层 耐腐蚀性 抗氧化性 
工业纯铜渗铝层的热处理工艺
《材料热处理学报》2015年第S2期198-202,共5页李晓静 高永亮 杨力辉 郑顺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401183);浙江省公益技术应用项目(2014C31113);浙江省博士后科研择优资助项目(BSH1302058)
首先采用粉末包埋法对工业纯铜进行渗铝,为进一步提高渗铝层强化效果,采用固溶处理、时效、深冷处理等多种工艺对工业纯铜渗铝层进行热处理。对热处理后的渗层的组织结构、硬度、耐磨性、耐蚀性及抗氧化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渗...
关键词:工业纯铜 渗铝层 热处理 
工业纯铜渗硅层冲蚀磨损性研究被引量:2
《金属热处理》2015年第6期45-48,共4页赵斌 李晓静 乌仁娜 袁硕 李青晓 李睿 李博 王文青 
浙江省公益性技术应用研究(2014C31113);宁波市自然科学基金(2014A610012)
以SiO2为渗剂,对工业纯铜进行粉末渗硅。渗硅层有Cu0.83Si0.17等新相产生,渗层的显微硬度最高达到349 HV0.05,约为基体的5.1倍。冲蚀磨损性能测试表明,随转速增加、冲蚀液水砂比增加,试样的磨损量均增加,渗硅试样比纯铜试样的耐冲蚀磨...
关键词:工业纯铜 二氧化硅 渗硅层 冲蚀磨损. 
工业纯铜极薄带异步轧制的织构演变
《热加工工艺》2015年第9期37-40,共4页宋海涛 宋孟 杨德胜 关德满 李婧 刘相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374069);辽宁省博士启动基金项目(20131062)
在轧制过程无退火处理的条件下,通过同步轧制和异步轧制将工业纯铜从5.8 mm轧薄至20μm。采用取向分布函数和取向线分析方法研究了轧材织构的演变规律。结果表明:均匀退火后的原料初始织构主要为旋转立方织构{100}<011>,在剧烈塑性变形...
关键词:工业纯铜 极薄带 异步轧制 织构 尺寸效应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