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文化

作品数:288被引量:398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艺术更多>>
相关作者:张景明李雪艳赵云川金少萍李宏复更多>>
相关机构:清华大学南京艺术学院中央民族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浅谈紫砂壶《长行无疆》的艺术表达
《陶瓷科学与艺术》2025年第2期175-175,共1页范洁 
紫砂壶创作在实现个性化的艺术性表现之时注重文化内涵的呈现,这既是艺术品必须达到的要求,也是紫砂壶在与茶文化联系的过程中形成的重要品质。在这件《长行无疆》的创作中,方正明快的四方壶造型与多样化装饰的配合使作品充分展现了紫...
关键词:紫砂壶 长行无疆 工艺文化 
新疆传统织物植物染色工艺文化价值研究
《上海染料》2024年第5期21-24,共4页曹旭 
新疆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新疆民间手工织物植物染料染色工艺文化研究》编号:2023CYS109;自治区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科研项目培育类项目《植物染料在新疆民间纺织品中的应用与传播》编号:ZJEDU2023P083。
从新疆传统编织历史概况入手,通过出土文物论述传统织物与植物染色的演进。对植物染色文化价值从生态、历史、人文与艺术的融合,视觉审美与生活美学的统一,以及实践性与审美趣味的结合三个方面,研究植物工艺文化价值。
关键词:传统织物 植物染色 工艺文化 
中式传统肉类菜肴特点及其工艺文化挖掘保护措施探究
《中外食品工业》2024年第18期105-107,共3页李玉峰 
中式传统肉类菜肴的制作工艺发展历史悠久,凝聚了数千年来中国人民的智慧。在此背景下,针对中式传统肉类菜肴文化的研究,缺乏与工艺文化,以及文化保护挖掘方面相关的研究。基于此,本文从中式传统肉类菜肴饮食文化挖掘的意义展开了论述,...
关键词:中式传统肉类菜肴 制作工艺 饮食文化 
山西快烧砂器工艺文化生态研究
《装饰》2024年第8期98-102,共5页李雨花 徐英 
快烧砂器是中国独有的陶瓷产品,多地快烧砂器被列为国家级非遗,山西地区是快烧砂器流传的重要节点。山西地处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交接处,其快烧砂器的生产流程体现了陶瓷业与当地冶铁业的交流,且在最终产品上也体现了当地钢铁文化的影响...
关键词:快烧砂器 山西地区 工艺文化 冶铁业 
乌珠穆沁毡绣工艺文化探析
《中国蒙古学(蒙文)》2024年第4期73-78,207,208,共8页木斯 王赫德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交融与互鉴视野下的蒙古族传统工艺研究”(编号:21CG190)。
锡林郭勒盟乌珠穆沁地区是蒙古族毡绣工艺保留较为完整的地区之一。乌珠穆沁毡绣工艺别致,色彩明艳,图案丰富,寓意深厚。本文基于乌珠穆沁毡绣工艺的实地调查资料,并结合诺颜山匈奴遗址出土的古代匈奴毡绣品残片与《元史》《蒙古风俗鉴...
关键词:乌珠穆沁毡绣 工艺 文化交融 
基于“苏作”工艺文化的南京博物院文创设计创新
《丝网印刷》2024年第13期5-9,共5页缪鑫昱 毛磊 
“2023年度江苏省社科基金课题青年项目苏作工艺文化梳理与创新设计研究”的研究成果(编号23YSC011);2023年度南京师范大学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新文科背景下可持续性设计方法与系列课程研究”的研究成果(编号2023XWK06);2022年度南京师范大学教改研究课题“以专业通识学习为中心的设计基础教学范式改革”的研究成果(编号2022NSD-JG063)。
“苏作”工艺作为江南文化的典型体现,久远的历史文脉与文化底蕴构成了其主要的开发价值。文章分析了“苏作”工艺文化的内涵与当下的文创设计的耦合,以南京博物院作为案例研究源,以此引领新一代的价值追求与精神导向。
关键词:“苏作”工艺 文创设计 创新 博物院 
旅游空间下的技艺:基于腾冲藤编的田野考察与反思被引量:1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3期22-33,共12页王运 陈艳 孙晓艳 
云南省社科艺术学项目“云南老字号传承与创新研究”(A2020YZ17);达州市基层治理研究中心2023年度科研一般项目“达州市中心城区危旧房改造中存在的问题与策略研究”(ZL2023-19)。
腾冲藤编制作技艺取材考究、工艺复杂,充分体现了藤编制作传统手工艺人的匠心与智慧。对腾冲藤编制作技艺而言,对这一地方性工艺,学界还鲜有系统的研究。文章以艺术人类学为总体视角,以田野调研为基础,以旅游空间生产为腾冲藤编传承与...
关键词:腾冲藤编 田野考察 旅游空间 工艺文化 
鹤庆白族银器工艺文化认同研究
《天工》2024年第10期15-17,共3页丁远亮 唐瑶璐 徐越 
玉林师范学院2023年度自治区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银以为荣——民族首饰创新设计”(项目编号:S202310606136);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卓越教师’背景下地方师范院校美术学专业课程设置与基础教育需求对接研究实践”(项目编号:2022JGA303);中国工艺美术学会2023年度工艺美术科研课题“芜湖铁画工艺振兴路径研究”(项目编号:CNACS2023-Ⅰ-32)。
鹤庆白族银器工艺是集体记忆与智慧的千年积淀,是白族优秀文化的代表。传统工艺的实用性、审美性、技术性和文化性使其具有构建文化认同的先天优势,通过研究白族银器工艺的区域性民族文化符号、历史记忆与社会认同以及手工艺人的身份转...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鹤庆银器 新华村 文化认同 
福州脱胎漆器的情感化设计策略研究
《福建理工大学学报》2024年第2期170-176,共7页林嘉敏 曾祥远 
福建理工大学科研项目(GY-Z23036)。
福州脱胎漆器是福州的地方文化名片,但其产业发展不容乐观,日益远离人们生活。大多数漆器设计停留在对传统技艺、色彩、造型等简单的表面元素运用上,并没有深入挖掘福州脱胎漆器所蕴含的丰富传统工艺文化。根据文化三层次理论,从器物层...
关键词:福州脱胎漆器 工艺文化 情感化设计 
工艺文化助力乡村振兴的行动路径研究——以从化罗洞工匠小镇为例
《智慧农业导刊》2024年第7期181-184,共4页吴秀娟 
2021年广东省青年创新人才项目阶段性成果(2021WQNCX136)。
对于集经济与文化于一体的乡村建设而言,在经济、文化与社会发展紧密联系的背景下,传统手工艺再生产的视角介入到农村的经济、文化建设,对于民生经济的促进和文化重构的意义重大。在乡村文化传承出现断层、乡村文化日渐式微的情况下,形...
关键词:工艺文化 乡村振兴 罗洞工匠小镇 行动路径 乡土记忆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