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私财物

作品数:873被引量:439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赵秉志邓又天周旋王宗光丁军青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政法大学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华东政法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法学家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虚拟财产犯罪的教义学展开被引量:97
《法学家》2017年第4期44-57,共14页徐凌波 
作为财产性利益的下位形式,虚拟财产属于刑法意义上的公私财物,但侵害虚拟财产的行为并不一定符合现行刑法所规定的财产罪构成要件。对于虚拟财产侵害行为的讨论,不应将焦点集中于财物概念一隅,而应当重视审查具体行为方式的构成要件该...
关键词:虚拟财产 公私财物 盗窃 诈骗 计算机诈骗 
从司法解释析盗窃犯罪案件中的量刑空档
《法律学习与研究》1990年第5期67-68,共2页林城 
关于盗窃犯罪案件的最刑,我国刑法典第15l条规定,"盗窃、诈骗,抢夺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第152条又规定:"惯窃、惯骗或者盗窃、诈骗、抢夺公私财物数额巨大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
关键词:公私财物 有期徒刑 犯罪案件 盗窃集团 数额巨大 数额较大 刑法典 加重情节 判处无期徒刑 严重情节 
关于增设侵占罪的研究
《法律学习与研究》1990年第4期12-14,11,共4页
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将自己合法持有的公私财物非法占为已有的行为。在世界上许多国家,如苏联、朝鲜、阿尔巴尼亚、日本,联邦德国、美国、英国、意大利、瑞士、印度等国的刑法中都明文规定为犯罪。
关键词:普通侵占罪 数额较大 公私财物 非法占有 遗忘物 遗失物 贪污罪 情节严重 合法持有 侵占行为 
关于用恐吓信进行敲诈勒索问题
《法律学习与研究》1990年第3期88-90,共3页成国平 曹炳元 尹愚夫 
近年来,在敲诈勒索犯罪案件中,采取写恐吓信的犯罪方法进行敲诈勒索的案件时有发生,此种案件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作案手段诡谲,往往采用甲地投信,乙地收钱的办法,以逃避公安部门的侦查。
关键词:敲诈勒索罪 恐吓信 犯罪既遂 被害人 公私财物 非法占有 危害结果 行为人 情节加重犯 犯罪未遂 
建议我国刑法增设哄抢罪
《法律学习与研究》1990年第3期14-16,共3页余学群 
本刊今年第1期新辟"法官谈法治"专栏,征约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的中国高级法官培训中心首届刑事法律专修班法官学员对我国刑事法制建设方面的问题发表意见。本专栏受到了广大读者和有关部门的欢迎。近期该刑事法律专修班法官学员的...
关键词:我国刑法 公私财物 中国人民大学 非法占有 法官 侵犯财产罪 社会主义 犯罪活动 行为人 法律系 
浅析共同盗窃犯罪中的数额计算问题
《法律学习与研究》1988年第3期87-88,共2页黎美义 
盗窃罪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数额较大是构成盗窃犯罪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条件,数额巨大是对盗窃犯予以从重处罚的依据之一。既然数额问题对构成盗窃罪和对量刑问题如此重要,那么怎样计算盗窃罪中行为人...
关键词:盗窃犯罪 量刑问题 公私财物 从重处罚 首要分子 犯罪分子 概括故意 犯罪集团 综合说 共同故意 
对盗窃罪若干问题的研究
《法律学习与研究》1987年第6期34-37,共4页赵永林 黄新山 
盗窃罪是危害社会治安最严重、发案率最高的一种刑事犯罪。长期以来,盗窃犯罪活动十分猖獗,给国家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和人民利益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因此,必须运用法律武器予以严厉打击。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有关盗窃罪的刑事立法...
关键词:盗窃犯罪 从重处罚 情节恶劣 公私财物 社会治安 法定刑 盗窃行为 既遂犯 减轻处罚 行为手段 
窃取支票后到银行骗取现金应定何罪?
《法律学习与研究》1987年第6期91-92,共2页张继明 杨剑波 
被告人魏甲,女,23岁,某单位会计员。被告人魏乙,女,21岁,某服务站会计员。二被告人系姐妹。1986年5月下旬一天,魏甲与其妹魏乙在闲谈时,得知魏乙工作单位财会制度管理不严,出纳员某丙粗心大意,经常将放现金支票的办公桌抽屉钥匙放在桌...
关键词:现金支票 会计员 管理不严 财会制度 工作单位 欺骗手段 诈骗行为 公私财物 财务专用章 犯罪目的 
案例分析
《法律学习与研究》1987年第4期94-96,共3页
(一)对张保兴的行为,有人认为构成诈骗罪,理由是张是用涂改发票的欺骗手段,才从周庄乡第二砖厂骗走五千九百余元的。我认为张保兴的行为构成投机倒把罪。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以虚构事实或隐瞒事实真相的欺骗方法,骗取数额较大...
关键词:投机倒把罪 欺骗手段 隐瞒事实真相 公私财物 必要的共同诉讼 案例分析 诉讼标的 上诉不加刑原则 侦查人员 刑事诉讼法 
李某的行为应如何定性?
《法律学习与研究》1987年第3期87-88,共2页童建明 
被告人李某,男,42岁,某县农民。李某于1986年初承包了一乡办综合商店,因进货资金不足,找到同村社员田某,要田帮助筹借一万元现金,田答应帮忙。同乡的另一青年赵某,以帮助买物资为名,从县建筑公司骗取一张空白转帐支票,也找到田某要求帮...
关键词:综合商店 银行帐号 银行帐户 隐瞒真相 主体要件 公私财物 侵犯人身权利 欺骗手段 刑法分则 占为己有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