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私观

作品数:227被引量:455H指数:1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王猛赵晓峰贺雪峰秦菊波周莉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湖南科技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中国思想中的重义传统
《学术探索》2024年第12期80-81,共2页陈乔见 
拙著《义的谱系》,副标题是“中国古代的正义与公共传统”。我从四个方面大致介绍:一是写作意图,二是研究进路,三是本书内容与结构,四是概括“义”的四条谱系。第一,该书的写作缘起,可以简单概括为:从《公私辨》到《义的谱系》。我在博...
关键词:写作意图 博士后 公私观念 现代诠释 研究成果 副标题 内容与结构 研究进路 
作者回应
《学术探索》2024年第12期94-96,共3页陈乔见 
首先确实要非常感谢四位先生!感谢他们对这本书的肯定和誉美,但更要感谢几位先生提出的批评,我获益匪浅。现在我做个简短的回应,因为问题非常多,就挑一些问题来回答。朱承教授这几年一直关注儒学的公共性问题,写了一系列的文章,所以他...
关键词:公私观念 公共性问题 五个方面 儒学 回应 感谢 文章 
沟口雄三对中国历史基体中“公私”观的论析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6期49-54,共6页张峥 
沟口雄三的“公私”观立足于对中国历史基体的自然展开论述,分析了“公”“私”对立何以形成,并在天的观念基础上,论证了“公私”观的三个层次,即社会性的“公”、政治性的“公”和天下的“公”。清末民初诸多重要概念的内涵需要以传统...
关键词:“公私”观 天下之公 国民权 个人主义 
处理好公与私的关系
《中华魂》2024年第12期41-42,共2页多因 
党章规定了党员要"克己奉公",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个人利益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核心就是要求党员正确处理公与私的关系.工作生活中,广大党员干部要树立起正确的公私观,在自律自省自警中明公私、知敬畏,堂堂正正做人,老老实实做...
关键词:公与私 公私观 自警 个人利益 克己奉公 做事 做人 
《管子》政治哲学中的公私观念
《古代文明(中英文)》2024年第3期72-79,158,共9页曾筱琪 田贺 
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国学重大项目“中国古代政治哲学的思想主题转换与观念体系建构研究”(项目批号:20GZGX06);吉林省博士和青年扶持项目“荀子‘理’的政治哲学研究”(项目批号:2022C031167)阶段性研究成果。
公私之辨是战国时期的焦点议题,《管子》作为战国中后期的重要文献,反映了诸子思想激烈争鸣与积极融合的特质,其公私观念一方面秉持法家立场,将公私对立的理论推向极致,以此诠释法的权威性、客观性;另一方面则吸收黄老道家思想,将天地...
关键词:《管子》 公私 政治哲学  
“举事不私”方能致公
《新湘评论》2024年第14期57-57,共1页唐剑锋 
《晏子春秋·内篇问上》中,有一句名言:“举事不私,听狱不阿。”意思是说,为国家办事时不能存私心,在处理案件时不能有所偏袒,强调做事要秉持正确的公私观。这也是老百姓评价这个官是不是好官,是不是公正无私、全心为民的标准。“举事...
关键词:处理案件 私用 晏子春秋 官德 公权 公私分明 公私观 严格自律 
中国为什么会选择社会主义——思考“生民社会主义”
《文化纵横》2024年第3期38-48,共11页孙歌 
民间伦理的生命力。“生民”这个概念来自《诗经·大雅·生民》,原本是跟后稷的溯源、祭祀、族群繁衍这些内容息息相关的。在历史传承过程中,,“生民”逐渐成为“百姓”的同义语,但它并不直接等同于“人民”。人民是一个与国家、民族直...
关键词:生民社会主义 公私观念 民间社会 
村治的“私”化:激发村民主体性的基础逻辑——基于水城区积分制实践的社会学阐释被引量:3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24年第3期74-84,共11页周恩宇 肖秋香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乡村振兴背景下西南民族地区传统规约的现代治理转型机制研究”(19BMZ075)。
当前乡村社会面临内生性治理力量式微的治理困境,主要表现为内生治理主体缺位、村民主体性缺失,由此阻碍治理有效乃至乡村振兴目标的推进。水城区的“诚信积分制”从村民主体视角出发,以清晰化逻辑将村级“公务”具象化为个体层面的“...
关键词:积分制 乡村治理 村民主体性 公私观念 
王船山《读通鉴论》公私观的伦理向度与价值指向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2期76-83,F0002,共9页王泽应 王梦然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1AZD105)。
王船山《读通鉴论》中的公私观对历史上的公私观作出了全面系统的批判性评析,并将公私从人的内在道德意识延伸至治国安邦、国家大义和文明延续的论域,使公私观包括个人修德、国家治理和文明发展诸方面的要义,将中国伦理文明的公私观发...
关键词:王船山 《读通鉴论》 公私观 
公私观念视角下一座乡村祠堂的诞生——基于对鲁中地区大窎桥村的个案考察
《民俗研究》2024年第2期30-39,157,共11页周连华 
山东省高等学校青创科技支持计划“乡村振兴视域下山东传统村落的传承保护与创新发展模式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祠堂是地方宗族社会当中历史文化与群体认同的核心公共空间,其被视为宗族的外在象征与情感纽带。近年来,居于鲁中淄博市淄川区大窎桥村的王氏宗族通过积极联合、协调村落多元力量,公私兼顾观念下复建起宗族祠堂,显现出北方村落多姓杂居...
关键词:公私观念 祠堂 宗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