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变迁

作品数:68被引量:106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李向平王元林梅萍林晓邱霞更多>>
相关机构:兰州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四川大学暨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武汉市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徘徊于菩萨与耶稣之间——崇祯宫廷信仰变迁及其影响
《国际比较文学(中英文)》2021年第4期699-713,共15页王启元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汉传佛教僧众社会生活史”(项目批准号:17ZDA23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项目“僧俗交往与晚明佛教史重构”(项目批准号18FZJ003)阶段性成果。
作为近世中国统一王朝君主的明季崇祯帝,曾尝试接近天主教,又因各种机缘回归本土信仰,这在国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对崇祯帝即位后信仰生活的考察,无疑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综合使用中西文献,考证崇祯帝从尝试接触到崇奉天主教的确切区间...
关键词:天主教 佛教 崇祯 九莲菩萨 汤若望 
清至民国河南归德府蝗灾与蝗神信仰变迁被引量:3
《学术界》2019年第1期142-151,240,共11页王正华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明清华北乡村经济研究及清华馆藏民间文书数据库建设"(批准号:18AZS002)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河南归德府位于华北平原地带,由于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清至民国时期自然灾害多发,其中蝗灾危害甚为严重。由此该地出现了对蝗神的崇拜,早在明代便修建了大量的八蜡庙,清朝中期更是出现了刘猛将军庙。晚清民国时期尽管庙宇被毁,但在民间...
关键词:归德府 八蜡庙 刘猛将军庙 蝗神信仰 
空间生产与信仰变迁——基于城镇化进程中上海香头的调查被引量:2
《东南学术》2018年第2期202-208,共7页刘大为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民间信仰研究"(项目编号:10&ZD113);华东师范大学2016年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培育资助项目(项目编号:YB2016008);广西高等学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项目编号:2016LSZ037)
城镇化是一种空间生产,是对神圣与世俗关系的再定义。作为民间信仰精英的香头,在城镇化过程中面对的挑战与适应,呈现了民间信仰方式变迁的内在逻辑。一方面,城镇化是一种物质的运作,对空间的界定以经济市场为标准,呈现一种神圣空间的人...
关键词:城镇化 空间生产 信仰转型 民间信仰 
非遗语境下当代民间信仰的生存策略与变迁被引量:2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5期13-17,共5页袁瑾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当代社会民间信仰状况研究"(16AZJ007)
非物质文化遗产化是当下民间信仰合法化的重要途径之一。非遗名录以权威的姿态将民间信仰事象纳入文化遗产的范畴,拓宽了民间信仰的社会生存空间。在申报过程中,民间信仰通过对自身文化要素的解释、取舍、重组等方式有意识地向主流话语...
关键词:民间信仰 非物质文化遗产 合法化 信仰变迁 
由恶变善:潮神伍子胥信仰变迁新探被引量:7
《安徽史学》2017年第1期33-38,共6页李金操 王元林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东南沿海多元宗教:信仰教化与海疆经略研究"(15AZS009)的阶段性成果
涌潮形成之初,潮神信仰即随之产生。因古人将钱塘潮、广陵潮形成的原因和造成的破坏归因于伍子胥冤死泄愤,故伍子胥最早被视为潮神时,其形象乃是凶神。不过,随着两汉以来士人对伍子胥忠孝形象的强调和人们对涌潮成因认识的提高,魏晋以后...
关键词:钱塘江 潮神 伍子胥 国家正祀 
试论彝族宗教信仰变迁与重建被引量:2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3期66-70,共5页王明贵 
作者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彝族传统经籍文学研究"(项目编号:12BZW139);作者参与的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黔西北濒危彝族钞本文献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12JZD01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彝族有共祖而无共神,是由于地理、历史、社会、文化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统一宗教信仰或重建共同精神家园,符合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通过多方努力重建彝族统一的信仰或共同的精神家园,是一个艰难而漫长...
关键词:彝族 统一信仰 重建精神家园 
20世纪中国的“信仰”选择及其影响被引量:9
《学术月刊》2012年第5期5-9,共5页李向平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研究项目“中国民间信仰研究”(10&ZD113)的阶段性成果
李向平认为,从辛亥革命开始的现代中国"革命"运动对当代中国的"信仰"变迁及其重建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源自于民国初年以"三民主义"为核心的"主义信仰"及其建构渐次成为"主义建构信仰"乃至"主义代替宗教"的政治思潮,深刻制约着现代中...
关键词:中国 “信仰”变迁 一人多信 信仰中国 
阿昌族女性信仰变迁与民族文化关系研究——以云南德宏梁河阿昌族为例被引量:4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第4期12-16,共5页曹路 
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阶段性成果:"少数民族女性信仰变迁与民族文化关系研究";项目编号:09XMZ029
受传统文化影响,阿昌族女性长期被边缘化于本民族文化继承主体的范围之外,然而随着社会生活现代化、市场化的发展趋势,阿昌族妇女的信仰以及妇女的社会地位也随之呈现出相应的变化。以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阿昌族女性信仰变迁为研究对象,...
关键词:阿昌族 女性 信仰变迁 民族文化存续 
城市化进程中的成都市藏族移民宗教信仰变迁被引量:2
《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2011年第3期46-50,共5页吴碧君 
作者主持的2010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我国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中的宗教发展状态研究>(项目编号:10CZJ016)的阶段性成果
移民是全球化、现代化、都市化的伴生现象之一。信仰主体的都市化必然带来该宗教的都市化。信仰环境变化是导致信仰表达形式变化之原因所在。制度空间直接影响信仰场景的都市化(或称复制)程度,进而影响信仰行为的结构变化。藏传佛教本...
关键词:城市化 都市藏族移民 变迁 
从萨满教到藏传佛教——蒙古族宗教信仰变迁的历程被引量:6
《青海师范大学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1-7,共7页艾丽曼 
2008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人口流动与文化公民身份>(批准号08BSH046)阶段性成果
蒙古族早期信仰萨满教,在后来帝国不断扩张的过程中,成吉思汗顺应政治形势的需要制定"兼容并包"的宗教政策,允许萨满教、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兼容并存,构成了蒙古族宗教的多元化。在征服吐蕃时期,鉴于宗教势力在吐蕃的巨大影响...
关键词:蒙古族 宗教信仰 萨满教 藏传佛教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